合唱团作品的训练感悟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团声音的训练关键是指导心中对声音的要求,也就是说指导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声音。合唱队员的声音要符合歌曲情感的声音,当然离不开气息的支撑,有了气息的支撑,声音才能更集中,音准更有把握。
  【关键词】合唱;作品 ;训练感悟我从2000年5月开始接触合唱。真正参与其中,才发现合唱里面的学问有很多需要我不断地努力学习,用心琢磨。十几年来,我指导的合唱团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下面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合唱作品的训练谈谈我的经验,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合唱团声音训练
  关于合唱团声音的训练,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指挥中心对声音的概念。也就是说,指挥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声音?你认为什么样的声音才是正确的?对于这一点你见过个别根本就不懂音乐的指挥,我问:“你自己不懂声乐,如何训练合唱团的声音呢?”他告诉我:“在平时就告诉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声音。有时候要找一些声音样本放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而且,他们在描述声音的时候用的语言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像原来贵阳陈荣指挥,他在给我们排练一首高原我的家歌曲的时候,竟然给我们讲述一个电影画面,然后要我们用声音将那个画面描述出来。因此,我觉得用什么声音歌唱不但重要,更重要的是,你的合唱队员的声音必须是符合歌曲情感的声音。当然气息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了气息的支持,声音才能更集中,音准才能更有把握。
  1、关于气息的训练方法:
  首先要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吸气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吸气方法,才能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运用气息。训练的时候,要吸气和呼气分开来练习。等学生掌握了之后再结合起来训练。
  吸气训练方法:
  ①让学生弯腰体会气息正确吸到腰围的感觉。
  ②用闻花香的方法感觉正确的缓吸方法。
  ③用吓一跳的感觉体会急吸的正确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吸气不一定要吸非常多,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吸气。这样吸到的气息才能正确地运用。
  训练呼气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打嘟噜的方法唱歌,这样可以训练声音和气息的结合。不过,打嘟噜也要注意发声方法,可以将你想要的共鸣和打嘟噜结合起来训练。
  ②用附点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来训练呼气。
  ③用强弱交替或渐强来训练呼气。
  2、关于歌唱方法:
  歌唱方法一直存在争议。起争议点主要是声音的靠前和靠后问题,以及共鸣的位置问题。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流派,打击都在努力追求气息的正确运用和喉头的打开,安放和稳定。可以说,如果你的声音有了气息的支持,你的喉头是稳定的,你的声音就不会难听。至于共鸣的位置则主要与声音的色彩关系非常大。你大可以根据歌曲的需要,这首歌曲运用面罩共鸣,而另一首歌曲则用咽管、喉管加气管的共鸣;可以用混声发声,也可以用真声来发声。在气息和喉咙的打开放下以稳定方面下一番工夫,其余的就是主要看指挥需要什么样的声音去完成作品了。
  气息和声音的训练只是合唱排练中的一步,更多要做的工作还在作品本身。
  二、合唱作品的案头工作
  一个指挥在拿到合唱作品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案头工作,这是合唱指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将这个环节的工作做充分了。该作品就一定能完成得好。反之,如果这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不管合唱团的声音是多么好听,服装师多么美丽,舞蹈动作多么引人注目,但对作品的演绎还是很难达到完美的。
  合唱作品的案头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在你拿到作品之后,你首先要去分析该作品的背景和风格。在这两方面都确定好了之后,再分析作品的结构,了解每一乐句、,每个和声、每个节奏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2、指挥要熟练演唱每一个声部,找出每个音部中演唱的难点和重点。最好还是预先设定好的气口。这是准确演唱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指挥要背出作品的总谱,要熟悉各个声部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排练的第一时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排练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根据作者的意图、作品的风格来追求声部的层次与平衡。要明确整首作品中哪个地方需要突出哪个声部,以及各声部强和弱的细节安排等等。
  5、指挥至少要在头脑里构思排练的方法和计划。一定要提前备好课,这样才能提高合唱训练效率。
  以上都是属于合唱指挥的案头工作,是在合唱训练之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有些指挥拿到一部作品之后不预先做好案头工作,而是在排练时才是边指挥边考量作品的处理,这样的指挥既浪费时间,也是不可能将作品表达完美的。
  三、合唱作品的排练
  完成了对作品的分析,也确定了具体的排练方案和计划之后,就可以进行合唱团的排练了。
  1、歌曲的学习。
  有的指挥总是很心急,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就要将作品唱好,这种心态是不可取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排练时,应该让孩子们学习歌曲里出现的每一点新的音乐基础知识,要准确地把握好歌曲中每一乐句和乐段的旋律和节奏,然后再一步步往下练习。我国著名的合唱指挥马革顺先生又一次在辅导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童声合唱团的时候,他是一小段一小段地往下辅导,在前一小段没有达到要求之前绝不会往下走。慢慢地,孩子们越唱越好,等到两个月之后正式表演的时候,观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孩子们唱出来的
  2、音准的训练。
  我认为音准的训练关键在于指挥的耳朵,指挥只要一听到出现音准问题就要马上停下来,分析为什么会要出现音准问题,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音准和学生的气息有关,当气息不足的时候,容易偏低;当气息太冲的时候音容易偏高。音准还和歌唱状态有关,当情绪低落的时候,或是疲劳的时候,音容易偏低;当心情激动的时候,音容易偏高。音准还和发声方法有关,当喉头用力的时候,音容易偏高。关于音准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建议大家去看看杨鸿年教授写的《童声合唱训练学》,里面有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法。
  3、节奏的训练。
  节奏是音的长短关系,包括节拍和速度两个概念。我发现,许多合唱团在训练作品的时候,一般都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在演出的时候,就出现了抢节奏或是越唱越快的现象。因此,指挥在排练作品时,一定要在节奏方面非常严格地要求学生,做的准确、规范,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指挥要求高,学生才能唱得好。
  有些老师以为一个合唱团演唱多个声部需要几个老师分别训练,然后再合在一起就行了。这不是一个好方法。我们需要做的是训练学生的声部独立能力。其方法是:
  ①在孩子们演唱某首歌曲的时候,老师同时演奏不同的旋律。
  ②用卡农的形式来训练声部独立能力。
  ③和声音的训练。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训练,你的学生的声部独立能力就建立起来了。
  4、整体作品的训练。
  排练中音准、节奏、气息、音色都基本符合要求了,接下来就是指挥就要在作品的结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意境等方面下工夫了。
  ①句子的划分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步工作指挥已在前期做好了,在排练时就是要求合唱队员把每个乐句都要唱得完美而清晰,切忌把一个乐句演唱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这也就要求指挥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循环呼吸的方法,才能做到即使唱再长的句子,也演唱得完整而流畅。
  ②作品的感情层次。音乐又如戏剧、电影和小说一样,有感情的高潮起伏。对作品的解读越深入,演唱效果也就会越有层次感,越生动。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张乐先生,曾经对我说过这样的话:“如果面对你没有弄懂的音乐,你就一次又一次地去唱、演奏或去倾听,慢慢地,这个作品你就懂了。”这句话很朴实,很有用。
  ③和声的清晰与和谐。排练时,使各声部都做到了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是和声清晰、和谐的基础此外,还必须确定各声部的音色和音量,要努力培养合唱团员在歌唱的同时倾听整体演唱效果并及时调整自己歌唱状态的能力,从而是歌曲演唱达到和谐的效果。
  四、演唱前的准备
  演出前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心理准备。指挥注意你的队友是否自信?你和你的队员是否紧张?紧张的后果是不言自明的。我想,心态自然和平、一心专注于演唱是最重要的,只要把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就是成功了。
  我在这里套用著名指挥家肖白先生的一句话:“我们在训练合唱作品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三个原则,那就是:准确、统一、平衡,最终达到和谐。”这就是合唱艺术的最高境界。只要不违背这三个原则无论怎么唱,效果都会是动听而感染的。
  参考文献
  [1]李曦,小学合唱团的合唱训练[j]中国音乐教育(8)
  [2]吴明杰,如何上好高中音乐课[j]黔东南日报2013-7-8
  
其他文献
校本培训是新课改背景下师资培训的一种新形式,它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对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把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种学校行为,这是一种灵活而持久、经济有效的在职继续教育形式,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  新课程
期刊
【摘要】初一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备课,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个别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备课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保障;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是相对艰巨的工作,它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英语;备课 ;课堂教学;课后辅导 一、备课   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备课要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功利性太强,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方法僵化,课堂呼唤激情,呼唤创新,教师教学方式和观念的转变刻不容缓。  【关键词】激情课堂;感性;模仿语文首先是一门基础学科。“听、说、读、写”,几乎是从我们开始有认知的时候就在学习的一种能力。正是由于“战线”拉得太长,一点一滴积累的成效不如数理化那么明显,本是作为主科的语文地位日益边缘化,在高中阶段甚至是排到了末位。“反正语文是三年学不好,两年学
期刊
【摘要】 古典诗歌教学枯燥僵化,个性化解读刻不容缓。笔者尝试引导学生用熟悉的语言形式再现诗歌语言之美;解读古典诗歌,进行再创作,以期让古典诗歌浸润现代精神,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个性化; 再创作自古以来,诗歌在中国文化传承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从先秦到现代,数千年间,古典诗歌的洪流奔腾汹涌,气势如虹。不管是晦冥风雨,还是丽日晴天,都丝毫不掩其熠熠光华。它不仅是一切文学要素的结晶和浓
期刊
【摘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应该只关心“乖孩子”的吃穿住和学习成绩,教师应帮助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让这些“乖孩子”不仅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学习成绩,还有一个健康的心灵。  【关键词】家庭教育;全面成长 ;互补性 ;合力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
期刊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落后的农村小学虽然各种资源仍旧相对落后,但已今非昔比,一直以来农村小学的教研活动或多或少都再努力坚持着,然而坚持的效果都大多低效收场,究其原因人为因素,客观条件鱼龙混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理清思路,自律自强,加强学习,结合学校条件。搞好教研活动,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强个人课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研活动 ;现状;策略随着新一轮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技巧,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构建课内、外语文阅读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在读中领悟语文精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 思维训练; 阅读空间 ; 领悟精髓; 阅读速度及方法 农村大多数孩子手上并无书可读,仅有的只是课本,阅读面太有限。因此,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个比较头痛
期刊
【摘要】随着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互联网进入课堂教学己成为发展趋势,其独特的优越性也日趋明显。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网课探究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
期刊
在学生学习中寻找好教法,咋一看,这说法似乎很无聊,学生本来就只有读书学习,思考习题,怎么会有好的教法供老师参考学习呢?事实上,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当年自己读书的历程和方法,再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站在讲台上苦心耕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那么,这一说法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我们读书的年代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从那一个角度进行比较,都不可能与今天的学生同日而语。论师资,那个年代在乡镇中学任教的老师多数是中等师
期刊
【摘要】 过去我国若干个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没能很好地解释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很好地指导教学,新课程标准准确地解释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属性,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教学,语文教学应突出其学科属性,语文教学应姓“语”。   【关键词】 新课标 ;性质; 属性;教学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多个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课程标准。但这些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始终没有从“语文课程”视角直截了当地阐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