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一手

来源 :现代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古典诗歌教学枯燥僵化,个性化解读刻不容缓。笔者尝试引导学生用熟悉的语言形式再现诗歌语言之美;解读古典诗歌,进行再创作,以期让古典诗歌浸润现代精神,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诗歌教学;个性化; 再创作自古以来,诗歌在中国文化传承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从先秦到现代,数千年间,古典诗歌的洪流奔腾汹涌,气势如虹。不管是晦冥风雨,还是丽日晴天,都丝毫不掩其熠熠光华。它不仅是一切文学要素的结晶和浓缩,更蕴含着无数深刻的道理。它的思想积淀、文化积淀、艺术积淀随着历史发展的长河大浪淘沙,融入了民族的骨和血,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民族的灿烂文明之瑰宝。
  正因如此,诗歌研究的价值显而易见,诗歌教学一直都受到特殊的重视。然而,出于对经典的崇拜以及各种功利的目的,诗歌教学渐渐走向极端:“介绍作者作品背景+朗读+翻译+归纳主旨情感”的方法成为很多教师诗歌教学的不变套路。灵动优美、激情含蓄的诗歌,被肢解成干巴巴、冷冰冰的对语言、技巧、形象、语言的归纳。教师上不出激情,学生学不到美感,以致对诗歌也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渐行渐远,不无遗憾。所以,对古典诗歌重新解读刻不容缓。
  传统的诗歌教学“读—品”的方式,可能只在浅层次上对古诗词有了一定意义的理解,真正蕴含的文学魅力不是就这样能完全品味的。为了让学生“旧瓶装新酒”,进行个性化解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又尝试了“译——写”第二层面的教学。
  一、用熟悉的语言形式再现诗歌语言之美
  古典诗歌灵动优美,但不是学生常用的语言形式。精炼传神的诗歌语言既是诗歌的魅力所在,也是学生对诗歌欣赏望而却步的原因。很多同学不喜欢学诗,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读不懂诗。所以,在进一步鉴赏品味形象之前,肃清诗歌阅读障碍是我们必须做的一件事。笔者这里说的“译”并非像文言文一样简单的梳理翻译,诗歌语言如此精炼美好,若是用干巴巴的语言僵硬地翻译岂不是毫无美感可言?所以,这里的“译”是指用散文的笔调,再现诗歌意象的美好。散文是学生熟悉的语言形式,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诗歌,学生自然会尽可能地用上优美的言辞。要达到语言的优美,自然也少不了对诗歌的仔细阅读、品味,以及对自己用词进行锤炼。这样自主“译”的过程既是对诗歌品读的过程,也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学生的文字表达也得到了锻炼。
  在上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文,笔者布置学生将课文改写成散文,要求不能脱离课文内容。没想到学生反映十分热烈,涌现了不少佳作。一位同学是这样描绘陶公归隐生活的:“夜如水/残月如星/风如梦/抚松引情/花影入帘栊/笑看色空/闲关入山中/淡看情浓/春愁不上眉/举经说颂。”多么优美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还有同学突发奇想,化身为“松菊”,用“我”的口吻生动细腻地刻画了陶渊明归隐前内心的矛盾纠结。特别是有一位同学杜撰了陶渊明妻子的形象,借此表达家人对其归隐的期盼。如此很多,不一而足。我在惊喜学生的想象力以及优美文辞之余,不禁感叹:认真改写了课文的同学对这篇课文应该是不背而成诵了吧。
  二、解读古典诗歌,进行再创作
  在学习古典诗歌时,能在语言、意象、事件、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是再好不过。但古人毕竟是古人,他们的经历遭遇、情感价值观与我们还有一定的不同。如何拉近古人和我们的距离,让古人的情感价值观浸润现代精神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提高学生亲近古人古诗的兴趣,这也是从教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由此,笔者尝试让学生在欣赏解读古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即用学生熟悉的文体书写熟悉的诗歌题材,激发学生个性,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
  高中选修教材中有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长恨歌》。在引导学生解读诗歌后,同学们对“李杨爱情”唏嘘不已,有叹有怨,有怜有羡。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深入角色,笔者抛下一问:有人说杨贵妃红颜祸水,唐明皇迷色误国,有此下场,实属活该;也有人说李杨二人惊世爱恋不易,造化弄人可怜。你是怎么看待“李杨二人间的爱情”的?试下笔成文。让千年后的无名小辈来评论这段旷世之恋,学生兴奋不已,全然不觉往日写作文的无奈与痛苦。从交上来的一篇篇习作中,笔者再次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学生。有理智的如吴月红《你美丽但不够完美》:拿杨贵妃和武则天对比,指出杨贵妃只知儿女情长没有尽到一名“皇妃”的责任;有犀利的如彭帆:一个君王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爱情,但不够聪明,迷失了君王的责任,以致于赔上了爱情;一个女子只知道要求他多陪自己,荒废了事业陪来了“三尺白绫”;还有浪漫的如肖玥: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不遇倾城色……鲜活的文字,独到的视角让笔者不得不对孩子们心生佩服,也暗自庆幸没有用“标准”的历史评价扼杀他们的个性。
  古代诗歌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作为后学者的我们不能一味地接受,而是要说“拿来”,主动走进诗歌,亲近古人,大胆地亮一手,让古典诗歌浸润现代精神,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一旦失控,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教师要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课堂调控的重要性,低年级课堂的学生的行为特点和低年级的课堂教学调控策略这几个方面来谈谈语文课堂调控。  【关键词】课堂调控;语文教学 ;低年级引言  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正值儿童时期,天性好动。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还处于一个从有意注意向无意注意过度阶段,学
期刊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无处不在。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想攀登科学的高峰,更要学好数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搞好研究与教学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让人痛心的是,长期以来,一些本来生动活泼的数学知识,由于被淹没在大量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运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简”、“解方程的技能训练”以及“大量的人为编造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任务确定之后,教师就应当选择最合理的课堂结构。因此,探索确定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对于搞好目标教学极为重要。构建课堂目标教学模式,必须按照素质教育总的要求。根据教育控制论、教学最优化原理和掌握学习策略,一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即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期望又是教学的归宿。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目标进行,为实现目标服务;二要遵循学生参与原则,即教学过程是在老师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看图写话能力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地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途径,帮他们入门,提高他们看图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看图写话;注重观察 ;大胆思维 ;化难为易 ;兴趣入手; 畅所欲言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儿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多年,不少农村学校学生厌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这不仅困扰着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也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关注农村学生的厌学心理、研究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探索解决学生厌学的办法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表现;成因;厌学的类型;看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们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它跟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学习生活不能满足学生的生理、兴趣、精神等
期刊
【摘要】“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当我们在课堂上遇见一个看似不可能发生,但确实已经影响到学生发展的一种作业现象时,我们从中思考了些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该如何去解决?我们的美术教学应然的朴素追求到底应该怎样?本文作了应对的思考。  【关键词】朴素 成因 误区 出路  一次教研课,我顺手翻看起一个学生的美术作业本,一直翻下去
期刊
【摘要】教育之重,德育先行,教书育人,育人是关键,良好的德育教育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法纪和道德素质,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会起到定向,驱动和监督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牧区学校;德育教育 一、西藏农牧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转型和发展,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都受到了无情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品德尚未定型的中学生,其价值观念特别是主导价值观念
期刊
校本培训是新课改背景下师资培训的一种新形式,它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对教师的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把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种学校行为,这是一种灵活而持久、经济有效的在职继续教育形式,它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  新课程
期刊
【摘要】初一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备课,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个别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课后辅导。备课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保障;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是相对艰巨的工作,它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步骤。  【关键词】英语;备课 ;课堂教学;课后辅导 一、备课   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备课要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功利性太强,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方法僵化,课堂呼唤激情,呼唤创新,教师教学方式和观念的转变刻不容缓。  【关键词】激情课堂;感性;模仿语文首先是一门基础学科。“听、说、读、写”,几乎是从我们开始有认知的时候就在学习的一种能力。正是由于“战线”拉得太长,一点一滴积累的成效不如数理化那么明显,本是作为主科的语文地位日益边缘化,在高中阶段甚至是排到了末位。“反正语文是三年学不好,两年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