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生本”不放松 “前置研究”在其中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ang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从2012年秋开始实施生本教育,我有幸成了学校最早生本团队中的一员。两年多来,我阅读了郭思乐教授写的《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等书籍,去广州参加了生本研习班、骨干班学习,平时研讨听课,对生本有了理论上的了解。但对于实施生本,我一直摸索着、探讨着、困惑着、思考着。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只是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主张“先做后学” “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最后实现“不教而教”的目标。而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事先有准备的教育。其中“前置性小研究” 就是一重要的体现。
  老师们在刚刚布置“前置性小研究”时,往往会走进这样的误区:内容上仅仅把它当成了预习作业,发挥了预习的功能;形式上从原来的口头布置变成了印在纸上,而这不是“前置性小研究”的价值所在。生本语文课堂前置性研究应遵循“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对此,我联系自己设计的“前置性小研究”,作了如下思考。
  一、依据学情,落实“简单”
  “前置性小研究”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先学作业,是老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作业。刚开始做小研究时,我觉得,既然是“研究”,那一定要让学生动动脑。比如我设计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西湖》前置性小研究:
  说一说、找一找:
  1.读完了课文,你觉得西湖美吗?
  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西湖的美?说一说它美在哪里。
  2.课外我收集了一些关于西湖的资料哦!(提示:可以是描写西湖的诗句、可以是介绍西湖的资料、还可以是关于西湖的图画哦!)
  结果,我把小研究收上来批改,发现许多学生都有困难,还有学生没有做。我就找原因,生本教育以生为本,我反思自己有没有以生为本。我到班上一调查,才知道全班30位学生都没有去过西湖,也不知道西湖在哪里及西湖的相关知识。对于自己不知道的,学生就无法身临其境感受其美。于是,针对这种现状我又修改了小研究:
  1.上网观看西湖,可以是图片、视频、知识介绍。
  2. 把课文读五遍,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边读边想想自己看到的画面。
  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学生在有了对西湖的了解及感观下,学生就能融入课文,体会到西湖风景的优美。生本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说:简单带来极致。我想,只有我们依据自己班学生的学情,才能设计出“简单”的前置性小研究。
  二、依据教材,落实“根本”
  我们老师为什么要设计前置性小研究?刚开始做生本时,我只是认为它是生本教育的一块、一个组成,有了前置性小研究,叫生本,如果没有的话,或许就不叫以生为本了。渐渐地我发现,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设计前置性小研究就是为了学生能学有成效。我们老师想的、做的、设计的,都应该是为了我们的学生。怎样设计才能落实“根本”呢?于是,我潜心阅读教材、学习新课程标准、对照大纲领悟其精髓,在反反复复的学习中、实践中,让小研究不偏不倚。如我设计的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前置性小研究:
  一、认一认。
  1.我会读(会认了就画上喜欢的符号哟)。
  热情(   )  一柄(   )  大伞(   )  游入(  )   穿梭(   )
  眨眼(   )  透明(   )  举着(   )  嬉戏(   )
  2.奇思妙想记生字,我用________方法记住了          字。
  3.我想写
  


  二、读一读。
  1.我把课文读了(   )遍,已经达到(    )的水平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第二个括号里打☆哦。)
  ☆字音准,声音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能带着感情读课文
  2.说一说:小朋友,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着课文说一说,可以先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哟。)
  三、读一读,背一背。
  小  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从基础知识、核心问题、课后阅读这三块来设计《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前置性小研究,始终依据教材,抓住根本,让学生进行先学。事实也说明,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仅学会了新课文,课堂上游刃有余;而且会学新课文,既掌握了基础知识、把握了中心内容,又拓宽了阅读面。学习有法,贵在得法。
  三、智慧整合,落实“开放”
  刚刚在设计小研究时,我什么都想给学生,生怕漏掉什么知识点,以致学生到了课堂上不会交流、无法交流。同时我也担心学生不会做题,总是将小研究细化,变成一道道的习题。
  后来,我就发现,这样设计是不对的。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更没有体现小研究的作用。郭思乐教授说:“今天语文教育的致命的问题,就是从各个方面去破碎语文的整体。”于是,我就想到了整合,真正落实 “开放”,发挥前置性小研究的价值。将繁琐的题目删除,整合提炼出知识点,同时将一个个零碎的小知识点合并成一、两个核心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容易打开,就能让学生充分思考。
  我又重新设计了原先不合理的《石榴》前置性小研究。
  一、我会读
  1.我会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2.我会读课文。
  二、我会说
  1.我来说一说石榴的生长过程。
  2.我来说一说其他水果的生长过程(如:橘子、西瓜等常见的水果)。
  三、拓展阅读
  读一读有关石榴的文章或者描写其他水果的文章。
  发现这样设计后,学生就好学了,既可以操作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对石榴的生长过程了解了,还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许多水果的生长情况。经过个体学习、小组交流、大组汇报后,全班同学水果知识丰富多了,这体现了前置学习的重要性,真正发挥了小研究的价值。
  总之,我们的前置性小研究一定是“简单、根本、开放”的,一定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一定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下设计的。
其他文献
情感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刘勰的话精当地阐明了创作和阅读的过程与原理,其中心是一个“情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作为舶来品已被消费者广泛地接受和认可。近年来,咖啡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大学生已经成为咖啡年轻化消费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咖啡的知识(
本文主要研究了任务重复对于商务说明文语言复杂度、流利度和准确度的影响,也测试了重复写作对缓解二语写作焦虑的效果。30名学生被随机分为任务重复和程序重复组,两组进行了
通过对南京1,126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以下问题:高校学生的政治参与知识浅显,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
【正】一、对现行股票发行方式的反思一般说来,投资者出让自己的资本是为了获取投资回报,这种回报在储蓄存款中表现为利息,在股票投资中表现为价升.目前,我国的股票发行方式
以既有车站为例.重点对区间信号机的移设、室内联锁电路修改、联锁试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安全、有效、经济的信号过渡方案。该方案的实施,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非正常运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这不仅是一门教学学问,也是一门课堂教学艺术。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愉快教学,活跃思维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创设一种愉悦的气氛。例如小红同学讲应用题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知晓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更读出了持之以恒读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有效阅读呢?如果指导阅读是谱写一首曲子,下面,我将它的前奏、主旋律、副歌、尾声与你一一道来。  一、前奏——激发兴趣,择善而从  前奏是指一首歌曲开始之前,提前预示歌曲的主题思
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升级型的,企业群理论是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发展,融合了企业管理学的前沿理论,对于协调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