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别样红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已寒冬,但新丰县黄磜镇茶峒村却一派热火朝天景象:由东莞市塘厦镇捐资助建的村卫生所正在抓紧外墙装修;连绵几百亩的瓜田里,当地农民正在忙着给佛手瓜苗盖上防寒罩;在花场里,村民这会儿正忙着准备春节的时花;虽然不是采茶时节,但茶场工人也没有闲下来,正忙着给茶叶上冬肥……
  茶峒村位于新丰县黄磜镇北部,毗邻翁源县,辖区面积23.2平方公里。该村既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处于青云山麓,地势崎岖不平,是全县有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游击队重要活动区域,解放战争时期曾发生过艰苦卓绝的“苗竹窝战斗”。
  一直以来,因为各种原因,茶峒村这个以茶闻名的村子过着苦丁茶一样的苦日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茶峒村不断探索,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逐步走出了一条以“菜、茶、花”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日子越过越甜蜜。
  人平一亩菜,楼房当年盖
  茶峒村属典型的高寒山区,土地贫瘠,传统农作物产量很低,一直以来经济比较落后,群众生活相当困苦,过着一种“瓜果半年粮”的生活。加上地理偏僻,气候严寒,每年都有2至4次严重的冰雪天气,被戏称为“新丰西伯利亚”。
  穷则思变。改革开放以后,茶峒村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实际,试种荷兰豆、西园椒、龙须菜、番茄等品种反季节蔬菜,一举获得成功。该村产品远销港澳地区,成为新丰县当时规模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当时,茶峒村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达500多亩,400多户群众参与,户收入达1200多元,很多菜农当年就实现了脱贫目标。那几年,茶峒村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越种越起劲,全村90%的农户种植反季节蔬菜,面积达1300多亩,而且带动了邻近各村,秋峒、西草、下黄、营盘等村群众也都行动起来。
  茶峒村在种植反季节蔬菜上获得成功,一度成为全县有名的富裕村。但是,好景不长,到1990年代中期,由于多年种植,土壤板化、肥力下降,致使蔬菜品质下降,蔬菜生产跃入低谷,茶峒村反季节蔬菜致富之路随之走入困境。然而,茶峒人没有轻易服输,他们认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是一条科学可行的致富之路,只是,在探索的过程中,需要一些挫折,需要一些积累。
  经过不断借鉴和反复试验,茶峒村与秋峒村一起,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省人大的帮助和引导下,推广种植无公害蔬菜品种——佛手瓜。佛手瓜是一种浅生易种、虫害少、产量高的多年生藤科无公害作物,味道鲜美、清脆可口,一上市便深受欢迎,远销珠三角、港澳台甚至东南亚。2010年,茶峒村佛手瓜种植面积达1480多亩,产量9000多吨,产值720多万元,户均收入2.5万元,真正实现了“人平一亩菜,楼房当年盖”的目标。盛夏时节,茶峒村变成一张巨大的绿毡,一片绿色的海洋。
  茶峒人并没有在佛手瓜的丰收中止步不前,而是继续探索,因为他们深知,在蔬菜种植中,品种单一风险太大,必须走多种经营之路。他们除了种植佛手瓜,还轮种荷兰豆、西园椒、龙须菜、番茄、眉豆,前年开始,还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种植蕉芋。
  种出致富茶,品出甘鲜来
  茶峒,顾名思义,以茶闻名,因为土壤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该村自古盛产茶叶和油茶,在新丰县乃至整个粤中、粤北地区小有名气。茶,本来是茶峒村赖以发展的一大优势,却一度不为人知,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连茶峒人都几乎忘记了自己的这项优势。
  岁月的车轮驶入新世纪。也许是机缘巧合,一位林姓台商2005年在考察大陆投资环境时路过茶峒村,竟然一眼就看中了该村优越的自然条件,觉得这里非常适合种植高山茶。于是,林老板在这里投资建立茶场,开始种植各种高山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当地发展高山茶产业,从而开启了茶峒村以茶致富的新篇章。
  聪明的茶峒村人并没有从收取山地租金和帮工报酬中满足,而是悄悄从中“偷师学艺”,开始陆陆续续续种植茶叶和油茶。一些常年在外闯荡而且小有成就的人也都跃跃欲试,回乡种茶创业成为一股新的热潮。茶峒村高山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韶关市人大代表曾凡锦,就是在那股热潮涌起时的弄潮儿。曾凡锦放弃了在外面的生意,回到家乡茶峒村,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种下了200多亩高山茶,在掌握经验、初获成功后,他不仅自己进一步扩大规模,还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周围群众一起种茶致富。
  2011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2011年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第九届名优茶质量竞赛中,新丰县茶峒村高山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三叶粒青心乌龙茶获得金奖,金萱乌龙茶获得优质奖。在由广东省农业厅、省科学技术协会、茶叶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名优茶质量竞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茶叶品种参选。专家组对茶峒茶叶品种情有独钟,都说品后让人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目前,茶峒村有高山茶企业2家,种有茶叶1200多亩,在建茶场4个,面积达1600多亩。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庆雄透露,至2016年,该村全村高山茶面积将超过3000亩,茶叶产值达到4500万元,甚至超过佛手瓜的种植规模。在曾庆雄和茶峒村民看来,高山茶产业不仅让他们摆脱了苦丁茶一样的苦,还从中尝到了美好生活的甘甜,越种越有干劲。
  花开红似火,农民笑开颜
  一位考察过茶峒村的农科专家说:“没想到,小小的一个高寒山村,不仅种有好吃的蔬菜,种有好喝的茶叶,还种有好看的花卉。”除了种菜、种茶,茶峒村还种有高山花卉,而且越种越好。花开时节,茶峒村漫山遍野鲜花开放,在其中穿梭忙碌的农民个个笑逐颜开。
  近几年来,很多外地商人看中了茶峒村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尝试在这里种植高山花卉。目前,该村共有高山花卉种植基地3个,面积达200多亩,种有兰花、红掌、长寿花等几十个名贵花卉品种。始种于2008年的茶峒高山花卉,已经开始收获,产生了良好效益。在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亚会上,茶峒村的高山花卉受到热捧,一下子就卖掉了几十车,赚了几百万。
  采访途中,笔者留意到,茶峒村的村道两旁和小河沿岸,种有成千上万棵白杨树,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显得苍劲有力,与村里那棵四百年历史的银杏树遥相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就在笔者即将完成这篇稿件时,茶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庆雄打来电话,美滋滋地说:“这两天都有喜事,今天有一个台湾老板过来洽谈,计划在村里建立规模在300亩以上的兰花基地;明天有一个中山老板过来,商量在村口建立名贵树木培育示范基地项目事宜……”
  种植美丽的花卉,打造美丽的风景,不知不觉中已成为茶峒人的不懈的追求。茶峒人在“扮靓”事业中,不仅“扮靓”了别人,也“扮靓”了家乡,使村前村后的环境变得更加秀美。相信不久的将来,茶峒村必将成为新丰乡村生态旅游的又一热点去处。
其他文献
[摘要]周初政治形势复杂,内忧外患。外部周与殷商遗民的族邦矛盾冲突尖锐,内部因王位继承问题而争权夺利的斗争激烈,新生的国家政权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关键词]西周 政治形势 国家政权 周公  周初政治形势复杂,周王朝外有与殷商遗民尖锐的族邦矛盾冲突,内有统治集团争权夺利的激烈斗争,国家政权危在旦夕。此时此刻。社稷安危才是最紧迫、最主要的问题。  武王伐纣后,殷商虽亡,但殷遗民实力仍然很强大。《史
期刊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教风学风、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图书馆作为高校软硬件建设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如何发挥其重要性两方面入手试加探讨,以期为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校园文化 重要性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了教学和科学研
期刊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要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使他们获得基础知识和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和保持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优化课堂教学当成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场景,指导学生积极地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在学中用,用中学,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效果
期刊
[摘要]邓友梅创作的一系列京味小说中,《烟壶》是代表他新时期创作风格的作品。小说中众多的人物形象,构成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画圈,其中小说主人公乌世保的形象尤其鲜明。本文将从人物、环境和语言三个方面,来分析乌世保这个人物的形象。  [关键词]邓友梅《烟壶》乌世保形象 艺术手法  邓友梅从小生活在京津地区,熟悉旗人生活,有关老北京的知识也是如数家珍。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文坛的“寻根”热潮中,他以
期刊
[摘要]当代社会,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但其教学质量却不容乐观。为紧跟中职教育发展的步伐,应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质量 提高  引言: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制
期刊
 几年改造,华丽转身时的冲击波   远虑近忧,广东老区卫生院的债务困扰   医者求医,如何破解基层卫生院进退两难境地  华丽转身时的冲击波  ——广东老区卫生院改造扫描  ■本刊记者?盛海辉  乡镇卫生院是卫生部门最基层、最接近广大老百姓的卫生单位。改造建设好一所卫生院,努力提高老区医疗卫生水平,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对老区人民的特别关爱,是缓解老区群众“看病难”的有效措施,也是让老区人民共享改
期刊
“退休赋闲不恋家,公园广场难觅他,借门老翁何处去,老区建设细勘查,老树古藤叶新荣,万丈豪情唱晚霞,遥知种花难期待,化作青泥更护花”。诗中所说的就是南雄市退休老党员、市老促会理事长朱雄。  朱雄是一名5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1996年8月退休后,他不甘心在家享清福,而是追求“耕耘莫问桑榆晚,余霞一片火样红”,继续发挥晚年余热。退休16年来,他时刻关心家乡的公益事业,特别是2005年,他担任南雄市老促会
期刊
周恩来是是最擅长做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人。他的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最突出地体现在他1951年《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以下简称《改造》)、1956年《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1962年《论知识分子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三篇文献中。周恩来知识分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党关于知识分子政策的里程碑。  一、周恩来知识分子思想的主要体
期刊
[摘要]被称为“关中印象体验地”的袁家村坐落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九峻山下,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旅游村,古色古香的建筑给人们展现了一幅原生态的关中农家生活画卷。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对袁家村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发展经济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经济社会 袁家村 产业结构 集体经济  2011年11月12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袁家村,通过现场参观和导
期刊
[摘要]语法教学可以而且应该放在语篇中进行。在高职院校以语篇进行英语语法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重语篇的材料的针对性、内容的真实性,形式的多样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语法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语篇;语法;语境;应用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