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途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siqyd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改革以及不断深入,使得教育的重心从传统的传递知识转变为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教育界质的飞跃,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初中化学是一门探究性、科学性学科,其对初中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要求极高。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更要注重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落实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本文就情境教学以及核心素养的含义以及使用的原则进行阐述,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意义,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 情境 课堂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通过实验让学生对于一些化学的现象进行了解,树立学生的科学性意识。但是就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来看,教师过于地注重让学生记忆实验的方法,操作的步骤以及现象,以获得较高的分数,忽略了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一系列能力的培养。這种模式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让学生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但是却使得初中学生错失了思维开发的重要阶段,也不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教师就要对初中化学课堂进行创新,融入情境教学的方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落实学生的各项化学能力。
  一、情境教学以及核心素养的概述
  (一)情境教学和核心素养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是指在教学环节,教师基于教学的内容创设一些较为形象或者是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类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强调的是后期的加工和提炼,主张在激发学生兴趣之上开展教学,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改中所提出的新型的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非常符合的。每个学科都会包含学科素养,因学科内容不同,核心素养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像化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养,通常指的是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观察能力、探究精神等,其是对学生多个角度能力的培养,且能够促进学生终身受益的一种能力[1]。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化学情境课堂的原则
  1.创设的情境应遵循和学生认知结构相一致的原则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融入情境的过程中,除了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主之外,还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情况,保证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从旧知识逐步过渡到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情境创设应遵循的趣味性原则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是为了将传统的枯燥性文字转变为情境模式,在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如果所创设的情境和枯燥性的文字类似,往往很难起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所创设的情境,要尽可能的引发学生进行思维探究,让学生在一种兴奋以及愉快的思想状态中获得新的知识。
  3.情境创设应遵循真实性原则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是建立在实验的观察和探究的基础之上。所创设的情境也要从生活的实际,或者是实验本身出发,体现出真实性的原则。如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引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探究新的问题,促使问题得以解决[2]。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初中生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生活以及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该门学科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内部很多的化学工程式学生在学习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又是以单项式灌输知识为主,一味地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记忆,也使得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融入情境教学则是将枯燥的文字转变为视频或者是某个动画。在情景中去探究新的知识,在无形中便提升了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有利于促进化学课堂学生的互动和探究
  情境教学的开展会遵循趣味性、真实性、探究性等原则,通过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内容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中组建合作模式,对相应的问题开展互动和探究。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的主动性,营造了一个和谐、活跃的初中化学课堂[3]。
  (三)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只具备知识,却缺乏能力。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型人才,除了掌握基础的知识之外,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抽象性思维等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和解决。在化学课堂中融入情境教学有利于优化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加的主动、积极的学习,各项能力也会逐步激发和落实,这也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的途径
  (一)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问题情境教学法,其主张的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如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来的更为重要。纵观一些科学家的形成经历,皆和发现问题有很多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融入问题情境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同时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运动的水分子》这一内容时,需要学生能够对水分子运动进行分析,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存在的关系,能够用分子运动的观点对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类现象进行解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先展示水变成朵朵白云的情境,再展示水化成绵绵细雨的情境,最后展现水变成白雪的画面。从教师所制作的情境中,教师让学生尽情地提出自身的疑惑?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水有时候能够变成云、有时候能够变成雨、有时候又能够变成雪呢?通过筛选有意义的问题,根据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本,试着寻找答案,并在课堂中分享。该类方式就借助了情境模式,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探究的兴趣[4]。   (二)创设化学生活情境,落实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化学是一门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为了拉近学生和化学之间的距离,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日常的生活情境或者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较为熟悉的内容,让学生去感受化学和生活存在的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这一内容时,其需要学生能够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这是一门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每天都要发生,只要一个火柴、打火机,就可以点燃物品,让其燃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燃烧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接着在多媒体中播放出一個简单的微视频,用火燃烧手帕,可是这个手帕却怎么都燃烧不了。此时学生就陷入了思考,为什么有火都烧不了的东西?教师可以组建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有的小组认为手帕上涂了东西,也有的小组认为没有满足燃烧的条件。在激烈的探讨中,学生总结出物质燃烧往往是需要条件的。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融入学生认知以外的知识时,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三)创设化学实验情境,提升学生的观察以及总结能力
  实验是化学课堂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方程式的由来,一些物质的特性,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通常由于课堂时间的原因,教师通常会以自己开展实验为主,让学生对实验的现象进行观察。但是传统的实验课堂中,教师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如在学习《氧气》这一内容时,需要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能够对氧气和硫、碳以及铁等物质之间存在的反应进行了解,并用表达式描述。在学习该节课程的过程中,会涉及氧气性质的学习。物理性质的学习学生直接对氧气进行观察即可以总结,但是对于化学性质,则需要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总结。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开展实验。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互动。如在实验开始时,教师提问学生:该类实验需要准确什么工具?实验结束后,继续提问:木炭在氧气中发生了什么?学生答:出现了白光,而且本来澄清的石灰水也变得更加浑浊了。通过创设实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以及总结能力[5]。
  (四)创设化学活动情境,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新课程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真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就化学这门学科而言,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要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提升各项能力。教师可以基于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中开展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分析和解决,同时提升学生的一系列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这一单元中,有一个实验内容是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的学生到化学实验室对该内容进行探究。出于实验工具以及安全性的相关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4人一小组开展实验。在开展实验之前,先要明确探究的内容、方法、步骤、需要采用的工具等,小组四人要积极参与、分工明确,将整个实验的过程,现象等及时的记录。整个实验操作环节,教师需要不断的巡视,了解学生探究的结果,并关注安全性问题。在学生探究结束之后,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展现自身的探究成果,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
  结语
  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该门学科在初中阶段的设置,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之外,同时还是落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化学教师要创新原有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融入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化学探究的兴趣以及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红英.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反思[J].西藏教育,2020(6):22.
  [2]冯艳丽.谈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J].智力,2020(6):115.
  [3]韦游.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186.
  [4]黄萍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9(10):138.
  [5]饶春元.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略谈[J].学苑教育,2019(7):75.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地体现了化学的本质特征,将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学习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有机融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科的修订,立足于考察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着重考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针对这些变化,中学化学教学要积极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高考内容改革的需要,实现由知识本位向提高学生化学学科能力转化,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内容摘要】现代流行音乐也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现实、奔放和时代气息,能够愉悦人的心情。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很特别的敏感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音乐的实际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使学生容易接受和喜欢,在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后,教师再逐步深入教学,这样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 解决策略  一、引入流行音乐对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好处  1.流行音
课程改革让基于史料的教学方法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史料作为史实的载体和史论的依托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中。新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还特地增加了“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知识拓展”等栏目,但是教科书中都是将这些史料用文字的方式呈现,文本史料内容抽象,文字繁多,长久使用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尤其初一的孩子,更喜欢直观地解读史料,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如何优化史料呈现方式,如何用更加
我嫁给了救我的男人    1994年9月15日,一整天的工作都很忙碌,自从大学毕业以后来到这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公司上上下下对我印象都不错,头儿已经为我加了三次薪了。公司里最优秀帅气的男孩刘桐正在热烈地追我,我的爱情就要破土而出。  那天为了赶一个策划,我在公司加班到凌晨两点,然后打的回家。我租的房子在一条僻静狭窄的小巷尽头,小巷没有路灯,幽静而黑暗,出租车进不去,我在巷口下了车。这段路我在深夜已走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实际上就是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课程中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果想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就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进步。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语文科目是所有学习中综合的科目,也是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另外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合作交流,可以更好地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
【内容摘要】主题教育是班主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之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可以有效处理弱势学生被欺负行为、宿舍内务脏乱差现象、个别学生自卑心理等“特殊问题”。  【关键词】主题活动 处理 特殊问题  初中学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好动好玩、不知轻重、不顾后果也是他们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会碰到很多的“特殊问题”。  主题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
【内容摘要】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时,结合高中生的思维特点和生活经历, 在讲授新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时,  用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概念和规律去进行类比, 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克服学生思维的短板,则更容易使难点得到突破,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类比法高中物理教学  类比法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方法,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比较,找出他们的相似点或相同点,并以此为根据把其中某一个
男人被赶出家门之后    午休时间,不知是谁问了一句:你们有没有把自己的老公赶出家门过?此话一出,全办公室的女子顿时像炸了锅似的,不论是新婚燕尔的还是正处于七年之痒的。或者是十几年夫妻的,均把头点得像捣蒜似的,接着大家开始议论男的被赶出家门后之种种表现,经总结有如下几种类型:    ★原地不动沉默型★  此君乃超级有肚量也,不言不语地站在楼道里,任楼道里的声控灯灭了踩亮,亮了又灭,如此循环,人家硬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利用山区独特的乡土地理素材,探索“生活化地理课堂”实施途径,使地理课堂实践贯穿新的课程理念,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地理课堂更接地气,使地理学科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学生身上得到落实,创设难忘课堂。  【关键词】生活化 地理课堂 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其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解释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即
【内容摘要】本文从教学反馈、课堂教学以及作业设计三个方面阐述了极课大数据的精细化以及个性化策略。  【关键词】极课大数据 数学教学 精细化 个性化  极用电脑高速的运转,得到作业当中所反馈的相关信息,使得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并且按照情况使用相对应的措施来进行因材施教,切实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完成个性化的学习,使得家长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