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指导 轻松习作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年级段的作文教学肩负着让学生学会写好段落并能逐渐成篇的重任,只有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观察和表述方法,教师在高年级的作文指导中才能得心应手。怎样通过教师的指导,让中年级学生构段乃至成篇的本领高超而又有创造性呢?首先,保护他们作文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为此,我们提倡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多创设活动情境,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本着“有效指导、轻松习作”的理念,中年级作文教学策略需要把握好如下几点:
  一、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一)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所以教师要大胆创设各种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活动中试、玩、做、演、乐,使学生有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动笔写作就不愁“无米下锅”。如“捏橡皮泥”这类操作活动,学生在幼儿园期间就已经玩过了,可是这些生动有趣的作品是如何捏成的,却说不清。如果要求他们写操作过程,这一情境就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绝不仅仅是玩玩而已。学生也正是在玩的轻松氛围中悄然获得了话匣的源头,为能成功练说自己的习作内容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二)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适当安排一些郊游、踏青或游戏活动。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乐于表达,要表达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使其完成习作的关键,教师要能抓住时机,利用大自然这一资源,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引导他们在情境中获得体验。
  (三)鼓励学生与自我进行对话。学生的心灵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需要对别人倾诉,也希望别人侧耳倾听。教师可就这一方面大胆创设活动,让学生能够敞开心灵交流。以我组织中年级学生举行的一次活动《小小的我》为例,先通过“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让学生初步认识自我,然后再让学生倾诉自己的快乐与自信、烦恼与压力,使心灵深处的喜怒哀乐得到表达。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自我对话,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重要渠道,情动而辞发,一发则不可收。
  二、提炼情境内容,让学生有条理练说
  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将体验的过程和感受说出来,如带领学生参与小制作类的活动,在做的基础上还要有条理地练说。练说的内容包括制作前的想法、准备工作,制作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有什么想法,制作好之后又有什么感受等。在所有学生练说之前,可以让会说的学生先说,或者由教师先示范说,也可以给基础差一些的学生适当提供一些描写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词句,便于学生能把事情经过、心理活动说清楚。对于优秀学生只提供大体思路,说的内容完全由他们自己发挥。上面所提到的操作实践类,我认为应该指导得细一些,毕竟三年级学生的空间感还不是很强,对先后顺序、动词的把握还不到位,教师要为其牵线搭桥,突出条理性,兼顾生动性。
  对于创设的其他情境活动,如叙事类的习作就要求学生能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条理地说出来,写景类的习作要求学生能够按一定顺序说清自己看到的景物,对最欣赏的景物还要突出说。只有这样,段落训练才能落到实处,唯有成功地练说才有可能将“口头作文”变成“书面习作”。
  三、实行分层指导,让学生说写成功过渡
  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还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为了能让学生顺利完成说写的成功过渡,我提倡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对每一篇新作,既需要“粗”——给学生生成的空间;也需要“细”——给学生悉心的指导。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粗线条指导,他就有内容可写,并能写生动。对于大多数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鉴赏与此次习作有关的文章,也可选择适当时机有感情地诵读、点评,再进行作文教学的粗线条指导。对于少数差生可作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的指导,他们的作文也能写得文通字顺了。
  四、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轻松习作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写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轻松自由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一)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习作指导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包括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以“活动情境”为载体,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多元。师生将一起讨论、交流,力求探明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活动现场成为和谐对话、心灵沟通的园地。
  (二)创设宁静的习作氛围。学生习作在乎“静”,只有心静才能心无旁骛地写作。中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写作气氛的感染,教师要精心创设学生的习作氛围,使教室成为学生灵感突现、文思如泉的“场”。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特殊。总统亲自主持,就更特殊了。这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塞特凯达斯瀑布,探寻原因。  二、昔今对比,共鸣震撼  1.出示描写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的主要文字: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2.指名读。  3.引导学生读出画面。  师:会写作的人往往会把看到的画面变成文
文学家茅盾曾经说过:“摹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也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贫乏,所以在学习语言和形成技能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心理学家认为,模仿对于儿童,就像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模仿如果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那就是仿写,仿写的心理基础就是模仿。  仿写,就是依照范文的写法、顺序、手法、结构等去遣词造句,写段谋篇。范文,一方面能示范性地把文章的结构
《牛郎织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民间故事,这篇课文文字浅白,但情节曲折动人,主题意蕴深远。这样的文本,如何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体现人文的光芒?如何引领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何在感悟真情的同时避免落入情爱的陷阱?经过深思,我决定在教学过程中以文本解读为“抓手”,引领学生关注课文的一字一词,感受人物的一颦一笑,体会情感的一点一滴,并以此为基点来突破文本的限制,让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处境困难和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与情感。  2.通过“我与聋哑儿童手拉手”、“为汶川受灾民众写祝福卡”等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不幸人的思想。    活动过程:     活动一——爱的呼唤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5月19日-5月21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2.过渡(看PPT):为表达全
我们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是青岛版的新课标实验教材,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适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师生都非常喜欢这种教材,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不可避免地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如何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启动思维,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呢?我认为,教师能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在作文教学中,我虽然经常强调要选择生动细节,描写具体、细致,可大部分学生总是写得平平淡淡、平铺直叙,即使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也缺少细节描写,这是为什么呢?稍作分析就可发现,这与学生缺少细致观察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就是作文指导的重要任务。  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一节活动作文课,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品尝细致观察所带来的乐趣
曾有人把孩子的心田比作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只要播下思想、行为的种子,便会有良好品德的收获。《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正如同一颗种子,通过激发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认识、训练道德行为,使学生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初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紧扣课程性质、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关注并牵手儿童现实生
队列和队形练习是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是指全体学生按照统一的口令,在一定的队形中进行各种简单的协同一致的动作,以及在原地或行进中所做的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在教学中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统一、单调,再加上队列队形的练习内容枯燥乏味,使得教学效果低下。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 游戏教学法  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体育活
一直以来,读写结合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思想,一种范式,一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因而备受语文教师的青睐。笔者以为,读写结合可以归纳为以下模式:  一、迁移型——它山之石,仿中有创  学习了《小镇的早晨》、《天安门广场》等文章,其清新、鲜明的语言特色和清晰、独特的结构特点自然成了读写结合的连接点。以《小镇的早晨》为例:在教学中,讲清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特点后,引领学生明了这三部分
翻开《阿里山的云雾》这篇文章,脑海中又浮现出当时上课的情景。回想起这节课的点点滴滴都使我感受很深。它不仅让我品尝到了课堂中精彩的滋味,还让我体味到了具有生命活力的和谐之美,更让我感受到了做语文教师的成功喜悦。我把它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品读孕育生命之花  《阿里山的云雾》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语言优美,适合朗读。于是我在预设构想时决定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学生有目的地认真、反复去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