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的生命源于细致观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yuemeng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我虽然经常强调要选择生动细节,描写具体、细致,可大部分学生总是写得平平淡淡、平铺直叙,即使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也缺少细节描写,这是为什么呢?稍作分析就可发现,这与学生缺少细致观察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就是作文指导的重要任务。
  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一节活动作文课,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品尝细致观察所带来的乐趣,感悟观察的重要,养成自觉观察的意识和习惯。
  【案例】《太空超爽汁》作文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喝饮料吗?你们喜欢喝什么样的饮料?(生说)我也喜欢喝可口的饮料,我还经常自己配制。昨天,老师又在杂志上看到一则配制新型饮料的配方,叫“太空超爽汁”(板书)。
   师:看到这个饮料名称,你想象这个饮料可能是什么味道?
  (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1:我觉得这种饮料一喝,人肯定有轻飘飘的感觉 。
  ……
  师:大家的想象真是异彩纷呈。据说,这种饮料口感很特别,所以我今天特地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示一瓶淡黄色液体,一个橙子)瞧,这瓶溶液我可是花了好大的工夫才配成的,现在再加些橙汁就大功告成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配制过程和老师品尝时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注意你们自己的心理活动。
  (教师进行配制并品尝,学生瞪大眼睛仔细看)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及时、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生1:我看到老师像个魔术师一样,神秘地从包里取出一瓶淡黄色液体和一个橙子,然后取出水果刀,麻利地切开橙,又迅速将橙汁挤入黄色的液体中,举起瓶轻轻摇晃了几下;然后放下瓶,套上一次性手套,取出一个透明杯子,把刚才配的溶液倒一些在杯中,举起杯闻了闻;接着用手指放到杯中蘸了一下,又放到嘴里舔了舔,便露出满意的微笑,同时还伸出了大拇指。我想这一定很好喝。
  师:你观察得比较仔细。
  生2:我看到老师在品尝时,眼睛一亮,就猜想这一定很好喝,老师,你能让我也尝一尝吗?
  二、体验感悟
  师:你把老师“眼睛一亮”都看出来了,真了不起,这就是细致观察,为了表示对你的奖励,就请你来品尝,还有谁也愿意品尝?
  (教师抓住“眼睛一亮”这一细节进行点评,让学生具体感受到什么叫“细致观察”)
  (生纷纷举手)
  师:既然这么多同学都想尝,不着急,都有份。只是讲台空间太小,按顺序五个五个来,其他同学要仔细观察台上同学的动作、神态、表情,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活动。
  (五个同学走上讲台)
  师(对着台上的同学):说说你们此时的心情?
  (引导学生抓住瞬间的体验来表现学生不同的个性)
  (教师给每人发了一小杯,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细节。学生品尝后回到座位,却没有人再上台品尝)
  师(故意吃惊):怎么没人来了?为什么?
  生1:幸好我没去,我看见宜先举起杯闻了闻,小心翼翼地放到嘴边喝了一小口,过了两秒钟,只见他皱起了眉头,直摇头,还吐出了舌头,看样子想哭,这一定是很难喝的。
  ……
  生:老师,我觉得这个“太空超爽汁”应该改成“地狱超苦汁”才对。(师板书:地狱超苦汁)
  (教师假装很吃惊地听学生倾诉)
  师:看来你们观察还挺仔细,为什么你们品尝的结果是这样呢?请大家再仔细回忆一下刚才老师品尝的整个过程,不要放过每个细节。
  三、不吐不快
  学生议论纷纷,互相交流,个个情绪高涨,有的认为教师尝的跟大家的不一样,有的认为教师用“障眼法”,有的为没上台品尝而感到庆幸……
  师:是我的责任吗?你们自己细致观察了吗?这样,我再把关键的地方简单地示范一次。(师重复蘸手指、舔手指的细节)
  (利用二次演示,让学生自悟“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生1(惊呼):我看出来了,原来这么简单,老师用中指去蘸,而用食指舔,难怪。都怪我们不认真观察,以致上当受骗,真是不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哪!(众笑)
  ……
  师:不是有句俗话叫“良药苦口”吗?希望这节课对你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生1:这节课真是太好玩了,我觉得细心观察太重要了,以前我很粗心,总是抓大放小,原来细节这么精彩,藏着这么多的奥秘,我今后一定要好好把握。
  生2:这节课使我懂得了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一方面为学习积累材料,另一方面防止在生活上受骗。
  师:说得多好,真是至理名言。许多精彩的画面,都在瞬间产生,看你是否及时把握。你们的眼睛就好比摄影师的镜头,是否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那一刻的精彩变为永恒,就看你是不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这需要不断自觉地进行训练。接下来,大家把这些内容在脑海中再回忆一遍,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写下来,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来描写,围绕所写内容选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数学是最为神奇的世界,面对数学世界,孩子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好奇。在小学学科中,数学是最富有魅力的,其原始的吸引力几乎是无以复加的。特别是数学对问题解决的巨大功能,使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最为神奇的世界。既然数学这么神奇,好奇心这么重要,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呢?  一、创境,激奇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必须把握好时机,创设一定的情境让
《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的文笔细腻、清晰,语句优美、流畅,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本课学习的重点是背诵第四、五自然段,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教学前,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围绕这一重点,理清了教学思路,即内容以“泉”为主,不要庞杂无序;形式以读为主,不要处处设问;方法以悟为主,不要逢词必解。就《鼎湖山听泉》第四、五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在教学时的一些体会。  一、精心设计读书意境,启动学生
学习对象:小学一年级  学习内容:  1.身体柔韧性练习;2.游戏:划小船。  学习目标:  1.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2.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能用肢体动作表示数字、字母、图形等不同的造型;  3.注重同伴间的协同配合,培养合作精神和积极思维、勇于实践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能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示数字、字母等内容。  教学难点:开拓思维,启发联想,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创新设计。  教学流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 “三失”现象仍比较严重:一是“失语”。习作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自主精神被压抑,创新能力被遏制,对广阔的农村生活无动于衷,缺少表达的欲望。二是“失真”。教师忽视学生多渠道的语言积累,学生习作不是表达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结果导致假话、大话、套话泛滥,有的学生干脆抄作文选,糊弄教师。三是“失情”。不少农村学生习作缺乏真情实感,无情可抒,
评价文章的标准虽然有所不同,但“有真情”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只有用灵性浇注、用智慧创作、用真情凝聚的文章,才能成为好的文章。好的文章余味无穷,让读者拍案叫绝;好的文章洋溢真情,让读者与作者同喜同悲。难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怎样才能达到“有境界”?唯有“情动于中”,方能“形之于言”。有了情,对生活原先不敏感的心就会变得敏感起来,就会在心底涌动起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特殊。总统亲自主持,就更特殊了。这为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塞特凯达斯瀑布,探寻原因。  二、昔今对比,共鸣震撼  1.出示描写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的主要文字: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2.指名读。  3.引导学生读出画面。  师:会写作的人往往会把看到的画面变成文
文学家茅盾曾经说过:“摹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也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贫乏,所以在学习语言和形成技能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心理学家认为,模仿对于儿童,就像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模仿如果应用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那就是仿写,仿写的心理基础就是模仿。  仿写,就是依照范文的写法、顺序、手法、结构等去遣词造句,写段谋篇。范文,一方面能示范性地把文章的结构
《牛郎织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民间故事,这篇课文文字浅白,但情节曲折动人,主题意蕴深远。这样的文本,如何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体现人文的光芒?如何引领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何在感悟真情的同时避免落入情爱的陷阱?经过深思,我决定在教学过程中以文本解读为“抓手”,引领学生关注课文的一字一词,感受人物的一颦一笑,体会情感的一点一滴,并以此为基点来突破文本的限制,让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处境困难和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与情感。  2.通过“我与聋哑儿童手拉手”、“为汶川受灾民众写祝福卡”等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不幸人的思想。    活动过程:     活动一——爱的呼唤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5月19日-5月21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2.过渡(看PPT):为表达全
我们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是青岛版的新课标实验教材,这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适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师生都非常喜欢这种教材,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不可避免地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如何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启动思维,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呢?我认为,教师能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