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达视角开展阅读教学策略谈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占较大比重,崔峦老师曾针对该现状大声疾呼:阅读教学要跟内容分析式教学说“再见”,要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帮助学生习得语言表达的方法,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对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表达意识,基于表达的视角解读文本、指导阅读,追求课文内容理解与言语形式揣摩的高度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基于文体特点,究深意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中要直面语言,基于教材內容和形式的内在价值,通过精心设计言语活动帮助学生感悟教材的深意,提高表达能力。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笔者基于表达视角,在学生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分四个环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表达。
  环节一,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表示大典进行时间及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做上批注。学生思考、讨论后提取每段主要信息: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这样,课文的构段布局图式自然地呈现在学生头脑中,学生也自然明白了要按时间顺序将典礼的各个过程介绍清楚。环节二,教师追问:出席典礼的有谁呢?有多少人呢?其中主要写了谁呢?这样就把教与学的思路迅速聚焦到文章的主要人物——毛泽东主席身上,从而巧妙渗透了“点面结合”这一场面描写的基本表达方法。环节三,引导学生懂得写场面要融入情感:①开国大典这样盛大的典礼,如果只按照时间顺序介绍,易给人以单调、生硬之感,但这篇文章并未让我们有这样的感觉,是什么原因?②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的内心不平静?标注出来,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并说说读后的感受。③找出文中写毛主席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体会作者以及参加典礼的三十万群众的情感。这样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明白了写场面要融入情感,以避免生硬枯燥,并关注了本组课文主题:走近伟人毛泽东。环节四,将学习的目光聚焦于课文的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将重点片段的品读与表达的训练相结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都传到了哪些地方?人们听到雄伟宣告时的场面又是怎样的?请写一写。这样,“点面结合”的写法自然渗透其中。学生进行了语言表达的实践,情感方面也进一步得到体验。
  这样充分利用记叙文的文体特点,从表达的视角和单元主题出发,入乎其中,化乎其内,迁移运用,在文章的“言”与“意”之间反复走几个来回,在文本“言与意”的转换上着力,直面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基于材料的选择,探匠心
  不同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思路,选材上也有各自的匠心,引导学生搞清文章思路和选材用意,学习不同的表达特色,是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教师常通过列表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威尼斯人的生活与小艇密切相关”这一内容。笔者以为,对这一内容的探究不应就此打住,而应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作者為什么选这些人来写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表达的奥秘:商人、青年妇女、孩子和保姆、老人和全家,从年龄上看,包括老中青;从性别上看,囊括男女;从性质上看,工作的、休闲的、祷告的,不一而足。这些人,可以说是威尼斯人的代表,不仅是这些人,所有威尼斯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小艇。由此可见作者并非随手拈几人来写,而是作者选材的匠心之所在。学生掌握了文本内容后,教师再从表达的视角追问,引导学生揣摩文章选材、布局等表达方面的用意与匠心,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学生的认知,悟方法
  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基于学生的认知途径,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质疑,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语言学习与运用的图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据题质疑:课题是“毁灭”,为何课文却用大量的笔墨来写“辉煌”?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即以反衬的手法来表达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中心意思,给人以震撼的效果。《父亲的菜园》一课,学完课文内容后有学生质疑:文中父亲怎么那么不顺利呢,因修公路失去了菜园,新菜园刚修好就被大雨给冲了,种好的菜又不吃,当肥料,真费劲!教师当即把“费劲”两个字板书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这两个字很有价值,引发学生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这就是篇章的布局,一波三折的情节引人入胜,如果不“费劲”,菜园一开就行,菜一收就吃,印象就不深刻了。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中感悟表达方法,扎实提升篇章建构的能力。
  四、基于词句的品析,练表达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细节性的描写是达成语言文字运用目标,学习表达的重要媒介。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关键词句,顺藤摸瓜,有深度、有广度、立体式地揣摩关键词句的秘妙,悟出表达的方法和诀窍,从而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一特殊句式蕴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传达了极其厚重的情感,其他句式难以代替。若直接表述成“他一直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两句话意思虽一样,但后者表达的情感就变得直白平淡,原文中的句子所传递出的焦灼、急切的感受荡然无存。所以,要理解前一句话,就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思考:挖了8小时,父亲怎么样了,其他人做了什么?挖了12小时,父亲怎么样了,其他人做了什么……挖了36小时,父亲变成什么样了,其他人做了什么?这样的追问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充分理解人物的情感,从而弄明白作者运用这些文字表达的意图。这样的教学,是从表达视角教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不仅关注文本的内容,还关注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学习表达的方法。这是从文本的表达视角切入,展开阅读教学的核心要义。此时的学生触景生情,情动而辞发,不吐不快。
  我们应当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基于表达的视角指导阅读,从篇章建构、品词析句等维度,基于单元目标提炼出适切学生学习程度和发展特点的表达培育点,寻求阅读、表达之间的“再平衡”,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学生要对数学知识全面理解与把握,就需要通过亲身经历来实现,并且还伴随着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方法,努力经过体验、探究、验证的过程,充分理解数学知识“是什么”“与什么有关联”“有什么用、怎样用”,也就是从最初的模糊朦胧、未分化的理解逐渐过渡到明确清晰、分化的理解。这样的数学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这也就是我校数学课题组进行“小学数学各学段教学有效衔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只有全面把握数学知识的来龙
从1993年以来,我市连续五年年平均发行数保持在2000份以上,并保证了订阅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我们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宣传,让广大
对于"名牌",国人十分耳熟。而"民牌",却似乎鲜闻。关于"名牌"与"民牌"的话题,实是由人家"名酒"与"民酒"的议论引伸出来的。近日有刊载文,谈的是"缘何川酒不敌鲁酒",给人颇多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是培养幸福的人"。但目前多数课堂教学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教学目标模糊,评价方式单一等现象,学生课堂幸福感缺失,严重影响
目的:探讨优化容量复苏方案流程管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PP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管理,选择合适时机安排手术,观察
笔者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理解?什么是数学理解?怎样才算是真正地理解?理解带来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实际上,要真正做到理解并不容易,首先要花费精力让事物本身的内容显露出来,其次要尊重事物原来的特点,合乎事物本来的道理。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则是指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会操作、会辨别、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会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经历数学体验,追溯数学本质,促进深度理解,推动创造性思
猫和鼠永远是一对怨家对头,猫是鼠的克星。《新华词典》在"猫"的条目里明白无误注释为:猫,一种可以捕捉老鼠的小动物。猫因其天生好捕鼠而受到人们喜欢和爱戴。猫除了食些人
宜昌县是湖北省38个山区县之一,辖20个乡镇,541个村,总面积3808平方公里,人口57万。新时期,如何有效地改进和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坚
目的:探讨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出血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两组进行随访观察,其中对照组出院后仅定期给予随访与健康指
古诗文是语文教学内容之一,当前其教学测评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测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默写型的。单一的形式无法多维、立体地检测出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更难以促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