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班级学生的团队精神

来源 :教师·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自去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学生管理工作是多方面的,而班主任工作的进行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队班子即班委,班委的团结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班风的好坏。一个优秀的班委能对班主任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本文就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委、加强整个班级学生的团队精神,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诸位班主任老师共勉。
  关键词:班级;学生;班委;团队精神;管理工作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一、选拔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形象代言人,直接反映并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班风。班干部组成班主任的智囊团和班级制度规范的执行者,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即班委和团委。班委成员有:正、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团委成员有: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其中班委负责配合班主任处理日常事物,团委配合学校团委进行班级团委的工作。正因为班干部在工作中可以成为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选拔班干部要慎之又慎。班委的建立关系着整个班集体的发展方向,班委的成员代表着学生意愿,也代表着班主任的意志即学校管理的意志,当两者的意志发生冲突时应积极服从后者的意志,兼顾前者的意志,达到两者的统一。
  在班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包办代替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是不可取的。但是,单纯的所谓的“民主”,让学生完全“自决”,一些学生往往会倾向选举自己的“好朋友”,以便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得到“照顾”,同样有不足。比较好的办法应该是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让学生进行投票选举,再由教师权衡。
  
  二、班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和威信的树立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班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且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把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绝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求班干部加强自我素质的培养。班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搞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注重自身的行为素质。努力学习,深入同学当中,了解同学,团结同学。在工作中遇到利益冲突时应将班级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大家的利益为重。
  其次,多组织一些活动,让班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2004~2005学年就举办了一系列活动,班干部在各项活动中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由于班级有两个专业构成,平时上课不在一起,班级学生沟通起来较为困难。此外,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学生平时不爱学习,不知如何打发时光,为了避免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我特别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情感。本学期除了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如三分投篮、友谊联赛、风筝大赛之外,还组织了本班的一些活动。
  
  三、班干部考核制度的建立
  
  建立一系列的考核制度是老师和同学们对班干部工作的一个评价制度,让班干部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这一制度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考核:学生的评价系统、教师的评价系统、自我评价系统。最后,要求班主任老师对以上三个评价进行综合,评选出合格的班干部团体,对于优秀的班干部予以一定的奖励。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一样。我组织互帮互学活动:学习上好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使班干部在纪律及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也能因此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孕育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温暖大家庭。
  有了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并不断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便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原生态”是一种存在于民间原始的形态。数学教学提倡“简约的教学方式”,还原课堂的“原生态”。新课程改革出来后很多教师流于表面形式,我认为要洗去新课程表面的铅华,以真实的面容来面对,提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只有原汁原味,才能品出教学中的酸、甜、苦、辣。    一、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只有在静心等待中才能听到,而在这节课中我似乎听到了花开的声音。上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后布置了三个字
有一节公开课是讲《记承天寺夜游》,课是这样安排的:由咏月诗引出,简介背景,师范读、生齐读,疏通文意,由本课的表达方式引出本课结构。老师把重点放在本课结构上,通过概括明确本课结构:①叙夜游之事。②描庭下之景。③议淡泊之志。  课一贯而下,层次清晰明了,似乎十分完美。可细一思考,总觉得有较大遗憾。这篇文章短小而精悍,出自文学大家苏轼之手,自古以来就为人所称道。难道仅仅因为这篇文章的结构精巧、写法独特吗
以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为基础,采集、选取学生生活中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人和事展开教学,学生可以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然而学生接触到的生活资源是零碎分散、杂乱无章的,教师应对生活资源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控制和加工,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有效控制生活资源的运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营销的观
摘 要:在《〈论语〉选读》这种文化经典的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平等对话的课堂,营建多重对话系统,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并在多角度的对话中生成《论语》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对话教学;文化经典;《〈论语〉选读》  《论语》以多元化的角度展示了孔子在文化、经济、政治、教育、修身、哲学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对民族素质和民族特性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论语》离我们已久远,对它的理
一、让导入新课成为语言学习的热身活动  1.创设语境,激发语感式  如《荷花》一课的导入,教师可以先创设语境,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来形容荷花,再课件呈现荷花图并伴随背景音乐,学生欣赏荷花,教师随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学生在赏花中进入了美妙的荷花世界,沉醉其中。  2.语言积累,丰富形象式  如教学古诗《咏柳》,可以这样导入,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描写柳树的优美句子或段落,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读出自己
谁都知道,中国的基础教育稳打稳扎,令国外学子汗颜,这是多么骄傲的功劳;而中国学生门门精通,学成后,其创造力、其成果远远不及国外,这是多么尴尬的境地。  多年来,教育人士一直在寻找其中的症结。特别在高中阶段,实施了大胆的探索,“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一波又一波地大力推进,却难以收到期望的效果。原因何在呢?  “学非所用”应该是我们课程设置的最大障碍。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曾经在中国思想界和教育
摘 要: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很少主动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杨振宁博士曾评价: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学生不喜欢提问题,不愿意提问题。为了教学效果的更好实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生成的情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科学;教学;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启发自我教育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德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要使德育落到实处,单纯地依靠强制和监督手段是那样苍白无力。长期有效的德育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接纳、自我思考、自我奋进,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只有激励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湖南省武冈市新东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近年来努力创新德育教育机制,解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广大教师逐渐明确了语文课堂拓展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拓展和延伸指导学生把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或在生活中来印证课堂学到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开放。说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为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丰富学生知识而拓展。要彻底学懂一篇课文,就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人生经历,也就是“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
每每提及作文教学,许多教师都会皱着眉头感叹说:“这的确是个值得不断探索的课题!”而更多的学生则是“横眉冷对方格子,俯首甘愿咬笔头”。因此,笔者试着采用习作小练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所谓习作小练笔就是指在完成大作文训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内外读物和日常生活中的习作要素,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习作,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并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因小练笔具有“小、巧、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