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理教学中微视频资源的应用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手段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而我们都知道,中职物理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如何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部分,是教师们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物理授课方式都是将所用的仪器或者是设备搬到课堂中来,以实验为基础结合讲授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分析。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让学生们彻底消化还是不太容易的,再现性弱。微视频资源的出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本文以“中职物理教学”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对微视频资源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物理  微视频资源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28-0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尤其是在近几年来,网络资源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利用手段被重复的使用。为了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令物理课堂变得更加多样化,微课视频资源的利用也渐渐进行了扩展。
  一、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的应用基础
  1.微视频资源的内涵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手段在物理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是一种特殊的应用形式。它主要是以教师辅助为手段,以教学材料为主要基础的视频。微视频在制作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则,它的制作时间在60秒到20分钟之间。视频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其内容的涵盖方面确是非常多的。微课视频可以以“小电影”的制作方式来体现,也可以以“短片”的形式来体现。但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它都要围绕着“物理课本”的这个主题,以课程资源作为主要依托。最重要的是,微课资源的结构相对完整,信息也比较全面,非常适合物理课程的教授规则。另外,微视频和当前社会中的微课非常相似,它是微型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物理教学体系中非常关键的部分。
  2.基于微视频资源的学习理论
  微学习的理论主要是将整个学习系统分为不同的模块,它值得主要要素分别是“微学习”、“微内容”、“微环境”四个方面。微视频资源的学习模式离不开网络信息系统的结合,它的受众对象是所有人,它能够做到课内、课外随时的学习。也就是说,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很大的灵活调整性。可视频资源将整个学习结构用零散的小模块进行拼接,使学习者从传统过程中的被动消化到主动接受,完善了知识的获取途径。
  二、中职物理教学中微课视频资源的应用案例
  1.微视频资源教学视频模式初探
  微视频资源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设置结构。它不仅能够在几十秒或十几分钟内使学生把物理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点的突破,也将知识的覆盖范围扩大,并且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将主要内容的涵盖点进行扩充。以物理知识中的“加速度”为例[1],探究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以及速度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物理知识结构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制作微课视频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微课视频内容:视频的内容主要是三名同学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比赛,而同时一辆汽车与两个推动力摩托也从相对静止到慢慢加速。由此微视频中,学生们可以看出,汽车与推动力摩托之间的加速速率不同,通过视频直观展现出不同人与不同车辆之间的速度变化规律。学生可以由视频得出,两个车辆的类型不同,但是它们都在同一时间、从同一位置上出发,开始摩托领先,但在2分30秒处,汽车超越了摩托车。这种微视频资源可以使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物体速度的变化,如果教师靠图文结合、语言描述,效果远比不上直观印象易于接受、记忆深刻。微视频能够帮助学生们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为加速度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2]。
  2.微视频教学资源探究重力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性质与万有引力相同,但重力本质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在这节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重力的基本定义、大小以及方向。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明白产生重力的原因及与万有引力的区别。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重力的概念有了基本认识,但并不知道重力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力。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地面,对于远离地面的情况是没有直观感受的,而且失重状态是课堂实验无法模拟的。所以教师进行制作微课视频,以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为例,为学生们播放他在太空中失重的状态,再给学生们观看一些宇航员在太空舱进行集合训练的场景。通过这些视频,让学生们真接看到失重究竟是怎样的状态。通过把地面上的情况与宇航员在太空船中情况的对比,让学生们比较容易理解重力的概念[3]。
  3.微视频教学资源探究弹力的意义
  弹力是物理课程中的关键部分之一,教师在这节课中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弹力产生的的原因,知道物体微小的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从而认识到弹力广泛的存在。而物体微小的形变是很难直接观察到,需要通过实验间接证明,这类实验现象的结果不容易观察,所以将实验录成微视频,既方便学生观看结果,又大量的节约了课堂有效时间。微视频中录制两个实验:一是证明桌面能发生形变,光束通过两个平面镜两次反射放大反射角度,看到光斑移动。二是证明玻璃瓶能发生形变,在玻璃瓶中装满带有颜色的液体,在瓶塞上插入细玻璃管并使其中进入一段液体,用手触挤压玻璃瓶,会看见液柱上升。通过这样的微视频引入了弹力的概念。如果课堂实验这种微小的形变,后排的学生很难看到,如果利用微视频播放教师亲自做的实验,更能增加实验的可信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尝试,使弹力的知识掌握的更加充实[4]。
  4.微视频教学资源探究超重与失重
  超重和失重是牛顿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学习了牛二定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包括两个个知识点:一是超重与失重概念的提出及其解释,二是完全失重现象。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完全失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在生活中学生最直接的感受到超重与失重就是在电梯里,在上升和下降时身体是能清楚感受到的,但是只有感觉没有定量的分析,所以教师的微视频如下设计:在电梯里面放上一台称,称中放上物品。通过视频记录下静止时、匀速上下时和升、降的启动和制动时的数据,让学生亲眼看到示数的变化,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且可以利用橡皮筋系重物,亲身体验到二者是怎样的规则进行变化的[5]。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课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并且它适用于物理课程的讲授。不可否认的是,“微”时代为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不仅是在教学方面还是人们的生活方面。新教育形式下,只有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够促进中职物理课程的发展,为我国人才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孔繁成. 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新校园(中旬),2015,12:35.
  [2]王世科. 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学物理,2016,07:9.
  [3]胡归. 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学物理,2016,11:61-62.
  [4]陈相伦. 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A].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1辑)[C],2015:1.
  [5]夏建兵. 浅析微视频资源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11:43.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把党性教育作为会议核心,表明了其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抓好党员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是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思考、积极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党性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  党性,即党的性质,是党对自己的阶级属性、根本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的要求,及其实践所体现的阶级属性、社会
本文就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的学习情况,根据个人所学、所的以及所悟进行了探讨,旨在为进一步从思想动态上加强对党内有关政治生活准则的学习情况提供个一些帮助。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无奇胜。——《孙子》 Seeing victory, howeve
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当代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在图书资源的数据化(电子化)存储、检索和应用方面,还是在图书馆系统内部馆藏信息、读者信息、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方
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作者的创作步骤依次从量的变化把色彩的冷暖、浓淡,光线的强弱、明暗等生动展示出来。还可以进行图案设计和绘画创作,其视觉效果往往能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
在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承揽伊朗的一些承包项目或设备的出口合同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但由于基础交易存在纠纷或伊朗受益人缺乏诚信,使得伊朗受益人迟迟不解除我国担保
大量现代化的设备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它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实验的安全性,便于学生
<正> 声音,对于电影来说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电影艺术家们的追求,正在于让声音能象画面那样从一种复制的技术转变成一种创造的艺术。影片《红高粱》不仅以其独到的艺术魅
一、导入环节,用其激情引趣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动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大量的事实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物往往能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