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l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把党性教育作为会议核心,表明了其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抓好党员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是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思考、积极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党性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
  党性,即党的性质,是党对自己的阶级属性、根本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的要求,及其实践所体现的阶级属性、社会属性和价值属性的总和。党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特性的自觉表现,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最高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以及追求目标在政党和党员身上的一种反映。
  二、党性教育必须突出重点
  党性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出来:第一种,通过党的纲领、章程、党内法规、文件等文獻形式存在和体现;第二种,通过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具体行为体现。党性教育的意义,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工作,促使党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党性、理解党性、认同党性、拥护党性,自觉用党的主张指导具体行为。因此,一方面,党性教育要注重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党性教育要着力引导党员规范自身行为。在党性教育过程中,必须突出三个重点:
  1.教育引导党员始终保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基本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党的十八大,党中央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奋进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新时期的党性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坚定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心同德,拼搏奉献。
  2.教育引导党员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
  党性教育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全体党员把对党的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3.教育引导党员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党性教育要从学习《党章》、理解《党章》、遵守《党章》入手,培养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规范行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时时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实践方法
  首先,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党性的理论基础,党性是科学理论在政党及其成员身上的精神体现。
  其次,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必须重点抓好党员的思想教育,提升党员个人的思想境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通过党性锻炼,实现世界观的转变,提升思想境界,认真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真正做到是为信仰共产主义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一切而入党。
  第三,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必须抓好党的纪律性教育。纪律性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是党性的基本要求。一名党员有无党性取决于其有无纪律性,党性是否坚定取决于纪律性的强弱。对《党章》的纪律性要求,就是对其的党性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必须按照《党章》的要求,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第四,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必须把党性修养的过程融入具体的工作实践。实践是党性的基础,加强党性修养,必须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相结合,把党性锻炼融入实际工作。在从事具体工作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第五,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既要内容丰富,又要形式多样。首先,要集中重点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统一;其次,要做好课堂教育与现场教育相结合;最后,要做好历史教育和现实教育相结合。
其他文献
爱到最真处,情至最深时。简简单单,真诚朴素,一举一动都是爱。最近几年,但真说不清从哪一天开始,女儿喜欢上了韩剧。多家热播的电视剧都能清楚地记得时间,什么《王子变青蛙》《来自星星的你》……慢慢之中,刚刚过12岁生日没几天的女儿,几乎会唱每一部韩剧的主题曲、片尾曲、插曲,而且无一不精,也在慢慢当中,女儿有意无意地角色化起来,弄得我和妻子也不知是说好还是不好。就在国庆放假的这几天,匆匆赶完作业的女儿,又
20出头的年纪,总会是人生困惑最多的时候吧,哪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一样。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眨眼,“80后”已经退出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再一眨眼,“95后”都到了法定可以结婚的年纪。从80后到95后,匆匆15年过去,新一代的情爱观,会有多少不同?近日,记者在沪上一所高校中随机抽取了两个班的大学生,进行了“95后情爱观”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有意料之外,更有情理之中。  不将就  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