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也很重要。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树、柏树最后才凋零。“后凋”,后于其他树而凋。其实松柏是长青的,但是你在春天、夏天感觉不出松柏的长青,因为这时其他的树也都是青的。只有到了冬天,其他树的叶都掉完了,你才发现只有松树和柏树是长青的。这句话的深意是什么?“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这是文天祥《正气歌》里邊说的。只有在最危机的关头,才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就是《中庸》里边讲的天下有三达德,天下有三种最高的道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在儒家看来是天下最高的道德了。什么是智?朱子注解得非常精到:“明足以烛理,故不惑。”你的明理能够使你把道理看得清楚,因为搞不清楚,弄不明白,所以迷惑,什么事情明了以后就不迷惑了,“明”是一个关键。什么事都能想得通的人就是智者。智慧的“智”字,上边是个“知”字,下边是个“日”字,知道太阳、知道光明的人就是智者,“智”就是懂得光明的人。懂得了光明他还会困惑吗?他已经明了,故而不惑了,不会迷惑,不会贪、嗔、痴。
  “仁者不忧”,真正的仁德之人是没有忧愁的,为什么没有忧愁呢?朱子说“理足以胜私,故不忧”。天理能够战胜你的私欲,你就没有忧愁。人的忧愁是怎么产生出来的,都是因为欲望,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各种各样的私欲、我见,因而产生出忧愁。你的理能够战胜你的私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天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而符合天理的话,你就在仁者的境界当中,所以仁者是先难后获。要成为仁者,你要一点一点地约束自己,当你达到那种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已经为仁者,而不自知。
  “勇者不惧”,勇敢的人是没有畏惧的。“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你的气概,什么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那个气,浩然正气。你的气足以配道义,你所养的气所形成的精神境界,足以和道义相配,那么你就没有恐惧,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就是勇,富贵不能淫就是智,贫贱不能移就是仁。贫贱的时候不忧愁,富贵的时候不迷惑。一般的人一富贵就迷惑了,声色犬马、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就是迷。这三句很重要。《中庸》里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就是形成智、仁、勇的方法,怎么才能智慧呢?好学你就能够智,所以《论语》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就是讲学。学了才能开智慧,你的智慧从哪里来?从学当中来,不学就不能觉,不觉哪能有智呢?“力行近乎仁”,身体力行就是仁德,仁就是实践,你要这样去做,这样去要求自己。“知耻近乎勇”,你能懂得什么是可耻的,你就能勇于改过,使可耻的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你就勇敢了。比如说,这次我考得太差了,我觉得好可耻啊,我下次一定要考好,我就勇猛精进,争取在下次考好。圣人之道学成了,就能具备智、仁、勇三种德行,也自然不惑、不忧、不惧了。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围着火炉享受煮酒品雪的乐儿,最好的时节便是冬夜。窗外飘着小雪,好一番清冷,草庐里却春意融融,暖暖的,穿堂而过的风里也裹着股温热。  似乎很快,夜就漫溯开来,从遥远的地方一直漾到窗台,巨大的幕白里带了点暗,铺天盖地垂了下来。可巧雪飘落着,便添了些朦胧的感觉。该是月上中天了,有了雪,那月便隐到了幕后,今夜一切的主角便是雪了。  邀三五好友,煮一壶老酒,放在柴炉上,酒香四溢时,便可以开怀畅饮了。温酒利于
期刊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说,我们强调中华文化以丰富我们的精神资源,挖掘我们的历史传统,强化我们的文化自信。“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铸于”就是说传统文化已经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在革命、建设、改革当中得
期刊
寒冷的天气虽然十分难熬,却熬出了古人过冬的情趣。据传,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古人创制并广泛使用。  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过冬的呢?  花椒取暖  据《汉宫仪》记载:“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
期刊
酒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杜康造酒的神话,到酒池肉林的典故,从李太白饮酒写诗的潇洒,到辛稼轩酒酣剑舞的英姿……翻阅上下五千年,似乎总能闻见酒香。每每诵读典籍,总羡慕诗篇中酒气与墨香的杂陈,幻想醉在花下眠的惬意,而每逢凛冬,伴着窗外翻乱书篇的清风,又总是一边把玩着酒杯,一边透过字里行间,品饮这格外的香气。  初冬的酒气,是义气。古人善饮酒,且多饮黄酒。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中国特有
期刊
一、冬日养膘,肉不可少  東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所以,每每到了冬天,如何避寒就是一个大家热议的话题。其实,避寒无外乎两种,一是物理暖身,二是以食进补。说到以食进补,越是往后面的时代,其相关的理论和食谱的种类花样越是繁多。  但追本溯源,先秦时期人们对冬天进补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尤其是普通的先秦百姓,对他们冬日进补最好方式是开荤,最好的食材就是“肉”。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实在
期刊
家里藏书两三千册,视同珍宝。曾经有人找我借书,好几次有借无还,有些是我非常珍爱的书,朝夕相处的宝书现在人书相隔,心里颇不是滋味。如果借家像我一样爱书还好,碰上个假充斯文的,那我的书不就明珠暗投了?有一次,在一个借者家里,我就看到我的一本书被撕得面目全非,心痛之余,我疑心他是不是真翻开过,难怪之前我找他讨要时,他尴尬的说:“实在不好意思,弄丢了。”看来借书者未必就是读书人,更未必是爱书人,也许这个借
期刊
漫长的寒冷的冬天里,人们要在室内进行有益于身心的娱乐、艺术性活动,以去除冬日单调、萧杀的景象,保持身心健康,迎接春天。而赏花就是其中富于诗意的一项。  要想赏花,首先得有花。而冬天,很多花卉树木都凋谢、叶落了。古人便精心选择了很多种冬天开花的花卉,比如蜡梅、山茶、水仙、瑞香、梅花等,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陆续被人们发现、栽种,育出很多良种,形、色、香皆美。使得冬日也有花可玩。也选取松、柏、竹子等常绿竹木
期刊
“寒夜读书忘却眠”,是袁枚《寒夜》里的诗句,寒冷的冬夜挑灯夜读,不知不觉已是三更,老婆心疼丈夫冻着了累着了,屏灯或夺灯,半是撒娇半无奈。“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古代读书人是幸福的,这首诗又让我想起见过的一幅清代《夜读》木雕,一小娘子坐在床沿,手撩帐幔,想来罗衾不耐五更寒,见丈夫还在读书,就嗔怒相责;面对妻子的责怪,丈夫半是尴尬半理屈,侧面避锋,画面
期刊
没有暖气、空调的古人,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呢?他们会踏雪寻梅、寒江垂钓、围炉饮酒……很是风雅呢!  何必见戴  魏晋名士王羲之有“书圣”之称,育七子一女在书法上均有所造诣且各有所长。后世人将他们的书法与其父王羲之比较,总结道: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如果说“得其源”的王献之在书法上最得羲之精髓,那么“得其势”的王徽之则是在风度上与羲之最为相近。  《晋书》本传谓王
期刊
冬天来了,也许你会抱着汤婆、烤着炭火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日,但也有人怀里抱上了猫,摸摸猫的肚子和小爪子,不经意之间幸福感油然而生。在河南汤阴县城东白营村便发现一块公元前2160年的猫骨,故有人推测,国人饲养家猫,最早可追溯至少四千年。  从猫科动物出现开始,就带上了“善捕鼠”“护粮有功”的光环,人对猫都是正向的态度,早已把猫当做了人类的“好友”。西汉《礼记·郊特牲》中写到:“古之君子,使之比报之,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