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家庭·社会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里藏书两三千册,视同珍宝。曾经有人找我借书,好几次有借无还,有些是我非常珍爱的书,朝夕相处的宝书现在人书相隔,心里颇不是滋味。如果借家像我一样爱书还好,碰上个假充斯文的,那我的书不就明珠暗投了?有一次,在一个借者家里,我就看到我的一本书被撕得面目全非,心痛之余,我疑心他是不是真翻开过,难怪之前我找他讨要时,他尴尬的说:“实在不好意思,弄丢了。”看来借书者未必就是读书人,更未必是爱书人,也许这个借就是消遣或者充门面而已。于是我在书架上写上:架上书概不外借,谢谢!
  最近又有个朋友找我借书,难却其情,我问借什么,他说最近很不顺心,投资失败,霉运连连,想借几本读了对他目前境况有用的而且能励志成功的书。我一笑说,这样的书我没有,我的书都是没什么用的闲书。这位朋友读书的目的可以说很有普遍性。
  有个亲戚的女儿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在一次家庭聚会时,她说了一个观点,文科的书没什么用,尤其是文学类,文学彻底被社会边缘化,这年头会挣钱才是硬道理。无独有偶,一次同学集会,饭后一起在街上散步,我看到一个书店,忍不住要进书店,同学说,别去书店浪费时间吧,前面有个公园等着逛呢。我执意要去,同学只好陪我进来,看着我翻书,同学纳闷的说:“你真是读书入迷了,佩服你的执著,不过老实说,这年头,书真没有用,挣钱才是硬道理。”我一听一惊,多么熟悉的一句话,都是在集会场合,一次出自年青的女大学生之口,一次出自中年大叔之口,可以说,殊途同归。不得不说,这种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代表性。
  读书真的无用吗?否!请不要怀疑读书的价值。不用着急,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因为教育是一坛越陈越香的酒,也是受益终身的一场自我投资。如果育人像栽树,一年的树丛只能用作柴火,十年的树木却可能成为栋梁。十年寒窗给你的不仅是一纸文凭,它打开的更是一个人认知与能力的大门,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指出了一条继续向上攀登的路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朝小的方面说,读书可以培养人的儒雅气度。书卷气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和陶冶,天长日久的渗透,灵魂渐渐就有了书卷的芳香。读书不是为了装饰自己,更主要的是让自己的内心更加丰富而充实,让生命充满力量。读书不是为了功名而“头悬梁锥刺股”,而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全凭个人兴趣的“漫卷诗书喜欲狂”,以一颗淡泊的心步入书山小径,闻到路边淡淡的花香,听到芬芳泥土的呢喃,领略绿色蕴藏的蓬勃生机,在大自然旖旎的山水间寻得一份心灵的慰藉。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一言一行,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也正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才有的气质。一个人的美,是剥离了外表之后的文化素养,是放在瀚海人群里也能一眼分辨出的气场,这就是灵魂的样子,即书香尽染的模样。一个人真正美丽的,不是青春的容颜,不是俏丽的服饰,而是绽放的心灵,内在的自信。岁月流逝能带走一个人姣好的容颜,却带不走植入灵魂深处的优雅与气质;风尘能够暗淡一个人的容颜,却将一份智慧与淡定浸润在心靈深处。只有经过岁月的打磨,人生才能沙粒成珠,彩蝶破茧。被书香尽染的人是美丽的,眉梢眼角见清风明月,举手投足里赏心悦目,优雅与从容,这就是灵魂最美的模样。
  朝大的方面说,读书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标志。书香是社会的灵魂香气,书香门第,总是被人羡慕,耕读人家,总是受人尊敬。一个家庭再怎么富裕,如果没有书橱,没有阅读,充其量是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一个社会,没有阅读,没有书香,经济再怎么高速发展,也是一台没有灵魂的生产机器。世界上,凡喜欢读书的民族,家庭里都是书香浓浓。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一个强大的民族,一个有文化的民族,一个优雅的民族,一定是一个读书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这方面最突出的是犹太民族,犹太人在小孩稍为懂事时,父母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孩子去舔,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读书成了他们的习惯和美德。在“安息日”,停止所有店铺商店,但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地读书。读书成了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即使在被纳粹法西斯屠杀之时,面对死亡的枪口,他们依然手中紧握着书。以至德军士兵感叹,这真是一个爱书如命,无法战胜的民族。有人高度评价犹太人说:“他们内心强大的力量,足可以抵挡射来的子弹。”而这内心的强大,也得益于读书的充盈。
  诗人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大学》开篇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书香主导着人生的走向,能够让人达到如此境界的,除了读书,别无他法。在书海中遨游,心胸广阔,仰观宇宙之大,岂非人生一大快事?
  编辑/徐   展
其他文献
细篾编小薰笼,包瓦器以蓄火,有提无盖,名曰鸡囱。诗人笔下的“竹火笼”和“鸡囱”,其实都是熏笼,而式样均如宋代的烘篮,也便是闽北山区至今还在用着的竹火笼。  熏衣的习俗历史很悠久,而熏衣之器最常见也是最持久的一个名称,可以说是熏笼。此外它又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若干别名。比如先秦两汉,熏笼别名曰篝,曰,曰篮,曰墙居。  熏笼其实是炉和罩的合一  《方言》卷五:“篝,陈楚之间谓之墙居。”郭璞注:“今薰
期刊
沐浴对于古代的中国人而言算得上是一件大事。古人讲究“三日一沐,五日一浴”,由此可以看出,古人是将沐与浴给分开来进行,意思就是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据说,当年周公辅佐周成王时,为了不让人说他以权位轻待士人,洗一次头发竟然三次握发起身,因此留下了“握发吐脯”的成语。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清洁身体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祛除自身疾病的一种方式,甚至被提高到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但凡国家有个大事小情,需要祭祀祖
期刊
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罗幕翠,锦筵红。钗头罗胜写宜冬。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对月空。  ——[宋]晏幾道《鹧鸪天·晓日迎长岁岁同》
期刊
严寒冬月。前日阳生几降雪。松柏凌霄。森耸庭中叹後凋。昔人犹豫。身入山林深靜处。今古同符。好趁笙歌且自娱。  ——[宋]张继先《减字木兰花·严寒冬月》
期刊
现如今,早晚刷牙已是深入人心的卫生习惯,市面上出售的除了各种配方的牙膏和各种款式、刷毛各异的牙刷外,还有诸如牙签、牙线、牙缝刷、冲牙器、漱口水之类的辅助清洁用品,那叫一个琳琅满目。可是古人是如何刷牙的呢?他们刷牙吗?电视剧《大宅门》里,年迈的七老爷每天早上都会端着一个盖碗漱口,还要边口呼“茶能明目”边用手指蘸着茶水在眼睛上抹一下。古人对口腔清洁都这么“随意”吗?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非常重
期刊
围着火炉享受煮酒品雪的乐儿,最好的时节便是冬夜。窗外飘着小雪,好一番清冷,草庐里却春意融融,暖暖的,穿堂而过的风里也裹着股温热。  似乎很快,夜就漫溯开来,从遥远的地方一直漾到窗台,巨大的幕白里带了点暗,铺天盖地垂了下来。可巧雪飘落着,便添了些朦胧的感觉。该是月上中天了,有了雪,那月便隐到了幕后,今夜一切的主角便是雪了。  邀三五好友,煮一壶老酒,放在柴炉上,酒香四溢时,便可以开怀畅饮了。温酒利于
期刊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说,我们强调中华文化以丰富我们的精神资源,挖掘我们的历史传统,强化我们的文化自信。“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铸于”就是说传统文化已经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在革命、建设、改革当中得
期刊
寒冷的天气虽然十分难熬,却熬出了古人过冬的情趣。据传,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古人创制并广泛使用。  一九二九,缩脚缩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摇脚摆手;九九八十一,老农田中犁。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过冬的呢?  花椒取暖  据《汉宫仪》记载:“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
期刊
酒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杜康造酒的神话,到酒池肉林的典故,从李太白饮酒写诗的潇洒,到辛稼轩酒酣剑舞的英姿……翻阅上下五千年,似乎总能闻见酒香。每每诵读典籍,总羡慕诗篇中酒气与墨香的杂陈,幻想醉在花下眠的惬意,而每逢凛冬,伴着窗外翻乱书篇的清风,又总是一边把玩着酒杯,一边透过字里行间,品饮这格外的香气。  初冬的酒气,是义气。古人善饮酒,且多饮黄酒。作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中国特有
期刊
一、冬日养膘,肉不可少  東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所以,每每到了冬天,如何避寒就是一个大家热议的话题。其实,避寒无外乎两种,一是物理暖身,二是以食进补。说到以食进补,越是往后面的时代,其相关的理论和食谱的种类花样越是繁多。  但追本溯源,先秦时期人们对冬天进补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尤其是普通的先秦百姓,对他们冬日进补最好方式是开荤,最好的食材就是“肉”。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实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