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能力,从尊重儿童做起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r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对世界的一切充满着好奇,爱问这问那,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可进入学校后,他们往往被唯一的标准答案所束缚,不敢发表自己的主见,不敢与人争辩,更不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空话、大话都不要讲,首先要做到“尊重儿童”。尊重一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千百年来,儿童的生命何时真正被重视过?我们漠视他们的存在,当着他们的面大声呵斥,任意批评。漠视他们的思想,什么事情都是我们说了算。虽然有时也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也是一种形式,走过场而已。而要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个性和能力,就要从尊重儿童做起。
  一、尊重儿童,就要给儿童自由思考的空间
  给儿童自由思考的空间,就是要保护并促进孩子的问题意识,使他们能进行丰富的想象,能进行独立、批判性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人云亦云。教学完《秦兵马俑》一文后,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气势恢宏、惟妙惟肖的秦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因为没有他下令工匠建造兵马俑,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如果没有他的发现,秦兵马俑将永埋地下,和我们无缘相见。”
  第三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筑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烧制出了这形象逼真、威武雄壮的秦兵马俑。”
  ……
  交流还在继续。我没有以教参提供的“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为唯一的价值取向,而是一一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学习中发表不同的看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只要言之有理,就要予以肯定,而不要把儿童禁锢在某个标准答案上。儿童的求异思维,正孕育着一场伟大的创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
  二、尊重儿童,就要给儿童自由作业的空间
  有一次,在教完《特殊的葬礼》后,我尝试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感受,自行设计有创意的回家作业。他们一听乐坏了,小脑筋立即开动了起来,他们有的给总统写了一封信,赞扬他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有的为塞特凯达斯瀑布画了两幅画,一张是昔日雄伟壮观的画面,一张是奄奄一息、即将枯竭的画面,他用强烈的反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的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写了一份长长的悼念词,深情款款、庄严肃穆;有的给环保部门写了一封倡议书,文中以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消亡为例子,建议环保部门的人也要调查一下我国的瀑布生存状态。倡议我们中国人也要以此为戒,时时刻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翼一旦高飞,头脑中便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创造的体验便得到一次又一次次地强化。
  三、尊重儿童,就要给儿童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
  儿童的兴趣爱好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只有在自己喜欢的天地里学习,他们的才华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更大限度地发挥。现在,各个学校都在开设校本选修课,但由于受到经费、场地和师资的限制,很多孩子还是无法学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尊重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生命都幸福绽放”,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建议,我们学校可以强烈呼吁全社会成立“为孩子服务义工队”,为我们的孩子广搭舞台。我们可以把面包店的家长邀请过来教孩子们做面包,邀请花店的员工来给喜欢插花的孩子讲授插花艺术,邀请游泳馆的教练来给孩子们讲如何进行溺水救护,邀请银行的叔叔来给孩子们讲如何识别真假钞票。我们还可以组织孩子走向社区,走向军营,走向商场,走向医院……让我们的孩子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让我们突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以开放的心态,带领我们的孩子走进文本,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生活,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人格!
  参考文献:
  [1]黄武雄.学校在窗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徐顺湘主编.创造性人格养成的案例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草园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后.在高考备考的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通史知识严重欠缺.他们原本掌握的知识是零散而又毫无秩序的.甚至出现了颠三倒四、张冠李戴的现象。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新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插图”是特色之一。义务教育教材中的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鲜艳,形象具体,且富有童趣。课文插图所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是课文文字所无法替代的。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把握好插图的特点,精心安排,充分运用,有意识地发挥其作用,对语文教学十分重要。   一、巧用插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从此,信息技术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必修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如何教好信息技术课,学生怎样学好信息技术课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其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以及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1.认真钻研教材  教师要从基础与实用角度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目前信息技术教
多读好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读为本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写作水平自然会提高。由此可见,对每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自主阅读就是学生在课堂兴趣、课堂情境、协作交流、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和巩固拓展等方面的建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接受阅读;自主阅读;建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衍生的传统的“接受阅读”和新兴的“自主阅读”的学习方式的比较和权衡,在某种程
主要通过对湖北省中部地区农村的种植业实际情况和耕地流转状况的调查,应用SWTO方法分析了当前湖北省中部地区农村耕地流转的规模种植的态势,发现湖北省土地流转的步伐加快,规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提高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再创造的过程。”
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标要求,对初中数学整体性教学策略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以期让学生在新教学理念的教育中获得发展与进步。
在课程改革浪潮推动的今天,我们特殊教育学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将逐步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我认为,由于我们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为加强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