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那一本本名著,就是一道道独具个性的风景,是能激荡人心灵的精神财富。在引导学生认识阅读的根本作用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去个性化的阅读,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允许学生去选择、去感受、去理解、去欣赏、去评价。放手让学生与文本自由对话,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人面前展示他的阅读成果,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方法。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推动其阅读热情,使名著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需要。我们要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
  【关键词】阅读对话认识交流需要
  名著是经过历史积淀和考验的经典之作,是文学的精华,是文化的精华,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茫茫的宇宙。当你翻开这一本本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繁星春水》、《唐吉诃德》……你会觉得这些书都是那么熟悉但又那么新鲜。在这些书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午餐,成为一道道独具个性的风景,不禁令人眼前一亮。
  近几年来,我尝试着让学生阅读《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长篇名著。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摸索,可以说,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定向选择读物、培养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且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那学生的阅读取向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推荐阅读读物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同时也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
  每个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我都会在班级QQ群中公布适合本年级学段阅读的书目,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购买或是借这些书籍。有时我也会和孩子们一起同看一本书。例如,上个学年我就向孩子们推荐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少年版、《爱的教育》、《窗前的小豆豆》等等,课后还和他们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情节,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最好的阅读材料,特别是是名著名篇。于是,我将这种课内的经典阅读延伸到课外来。例如,学完《丑小鸭》一文,我就鼓励学生去看看这篇童话的原著,读读安徒生爷爷的童话;学完了《草船借箭》一文,我就会组织一个“三国小故事”的讨论会,推荐学生去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读物内容,且作了认真的思考,那么,阅读必定有收获。
  为此,我大胆给学生松绑,不布置可做可不做的作业捆绑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放手让学生在阅读天地里自由徜徉。通过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来刺激学生大量接收信息,促使他们与文本及作者形成对话,逐步增强阅读兴趣,并特别提倡在老师的引导下多读名著。
  二、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营造读书氛围?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与家长取得联系、营造舒适愉快的读书环境
  人们常说父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爱读书的爸爸妈妈,一定会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来。所以,我希望家长尽量给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孩子看书时也不妨拿本书坐在孩子身边,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也能培养孩子的定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将每学期评选一次“书香家庭”,将其全家照片和事迹贴在对角里进行展示,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兴趣。
  (二)创建班级图书角、丰富学生阅读资源
  为了体现图书的“互换互利”的原则,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动员全班学生开展“创建班级图书角”活动,将自家的个人图书暂存于班级之中。推荐读书习惯好的学生为图书管理员,建立班级图书目录。图书角的创建,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课外阅读的时机更加方便,加强了彼此间关于图书内容的交流。同时我还组织学生举办“名著推荐会”,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明理由。
  (三)设立“阅读时光段”、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有家长反映孩子一天在校要搞学习,回家写完作业,运动一下就没有时间来读课外书了。其实不然,只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是能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的。例如,学生吃完中饭到午休前那半个小时,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所以,我建议这段时间让学生们看看书,可以坐在教室里,校园树荫下, 让学生自带喜欢的读物在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中无拘无束地读。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园地中,可能掏得的是“鸟蛋”,也可能采到的是“蘑菇”,但都能烹制一道美味的“佳肴”。经常置身于阅读环境中,耳闻目睹阅读的情景,会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事实如此,学生乐此不疲,就连作文最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名著的看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在不同学生眼里本有不同意义,每周一次的读书心得写作,又自然地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激发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热情。在这些读书心得里,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名著的阅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三、认识交流是阅读的必需、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
  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当一篇篇读书心得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毫无疑问他们将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今后的阅读。
  除了教师的肯定外,还应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人面前展示他的阅读成果,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并从中获得更多启发和方法,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种碰撞和融合,两种思想交流之后或许可以产生第三种甚至更多思想。由于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寻味,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为此,我不怕耽误课时,影响教学进度,采用了多种交流形式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其中最精彩的是互动式读书交流会。将一些读书很有心得和成果的同学推向前台,在单位时间内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读的书,讲述对该书的理解和思考,也袒露自己读书的困惑,还必须接受同学们围绕该书的质疑,在这种交流活动中,所有学生的思维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之中,必将极大地拓展其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并将极大地推动其阅读热情,使名著阅读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近三年的实践,收效是巨大的。从量上看,学生读了大量名著,从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得到很大提高,知识储量大大增加;从思维能力来说,学生思维活跃,理解力增强;从写作来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写使得学生整体水平提高,一批写作特长生脱颖而出,常有佳作诞生;从对学习的情感上说,学生热爱读书,热爱语文,积极参与语文活动之中;回头再来看看这一本本名著,看看学生的成长与提高,我们不由得要说:我们要将名著的阅读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名著阅情况的调查分析?、
  [2]名著阅读教学研究
  [3]阅读名著十法
  [4]名著阅读中考作文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中,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满足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以下论述词汇学习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怎样才能紧跟新形势,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作了一
优美的声乐演唱,它之所以美,之所以传唱,除了曲作家,词作家按审美需要和审美规律对它的的第一次创造外,它最离不开的是演唱者们对它的再次创造.通过演唱者们在理解了词曲作家
目前,英语仍然是很多中学生比较头疼的科目。单词背不会,阅读读不懂,考试不好提分是他们常说的话题。正是因为学生的抵触情绪,英语课堂呈现了沉闷而效率并不理想的问题。为了打破
恐龙之所以总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与这种庞然大物扑朔迷离的灭绝“奇案”脱不开关系——恐龙曾是地球上的霸主,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当时地球的食物链中,处于绝对强势的
《魔戒》前传中,在地底的洞府中住着一个霍比特人,名叫比尔博·巴金斯。尽管他有显赫的身世,但他还是喜欢吃饱肚子后安安静静地站在门口吸吸长烟斗。然而,因为大名鼎鼎的巫师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真正运用这种语言工具与别人进行基本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学英语是学生学习的入门阶段,教师一定要重视其学习英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教师的导课是讲授新课的第一环,巧妙设计好这一环节,对于迅速集中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