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是有梯度、有层次,能对学习内容很好地呈现。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关注单元的目标定位,与学生阅读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编排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统编教材与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相结合,通过欣赏和感受,着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起,开始对阅读策略单元独立设置。通过本单元学到的策略的运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对本单元综合运用。课后题与“交流平台”等是通过总结和梳理这些策略,对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
  (一)引导学生有意识阅读,对阅读乐趣充分体会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本能地存在着一种预测的心理,而编排本单元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运用这种阅读技能。通过科学地安排课文,将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成为阅读的创造者和发现者。通过独立设计单元,具有更加清晰的阅读目标。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往往具有比较虚化的阅读目标。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教师,会将一些阅读策略的学习活动,不断渗透和穿插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具有比较强的随意性,同时也是一些碎片化的、零散的內容。而在统编教材中,具有更加系统性的阅读目标,让阅读策略编排从无意变有意,既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阅读,使课程目标更具操作性,同时还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兴趣。
  (二)对学习内容有梯度、有层次的体现
  以三年级上册预测单元为例,本单元主要编排了三篇童话,分别为《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下面将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阐述本单元的编排特点:一个老屋在别人的帮助下,尽管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但是依然不倒。这个故事非常富有童趣、生动形象而又包含着深刻的寓意。故事用反复结构来叙述,对于预测的过程,用旁批的方式进行了示范,提示学生要与故事的情节、图画和标题相结合,对后面的内容和结局进行预测。课后思考题是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旁批进行关注。对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预测”,可在阅读后和同学交流。运用这种方式,指导学生边阅读边预测。通过交流,学生们可总结以下规律:预测需要文本内容的支持,而非无端地猜测。必须立足于以往的生活经验,开展有依据的预测。
  (三)对“预测”的能力层级进行体现
  主要是体现三个能力层次:一是预测和阅读同时进行。第一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无论是课后思考题的设计,还是旁批,都是运用推想和猜测的方式,对故事进行创编,将课后的思考题用想象的方式进行拓展;二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学生的预测应有根据地开展,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三是“尝试续编故事”,在已经掌握的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原文进行创造性的“预测”。为了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在教材的编排上,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体设计上,还对阅读策略的学习过程充分展现。先利用单元导语,将学生阅读策略激发出来;再通过预测具体的策略,使学生逐步学习和感知;再通过借助于交流平台,对综合应用阅读策略具体运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测习惯。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预测的能力层级,对编写者引导学生习得阅读策略的教学理念和编写理念充分展现。
  二、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
  (一)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开展有计划的教学
  升入三年级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明显发展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初步构建了自身的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在阅读中,会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时机,在自主阅读中,对课后题和旁批进行活用。懂得预测是有一定依据的,不仅能将预测的内容说清,同时还能将其理由阐明。
  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学生既可以结合图片中老屋门板上的破洞和窗户上的黑窟窿进行猜测,还可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然后再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出示,让学生对“老屋为什么会总也倒不了”进一步猜测,由此将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出来。然后带着自己的猜想阅读全文并进行验证,最后通过交流和讨论,掌握了故事的大意,并且将文脉理清:正是因为无私地帮助一些小动物,老屋才总也倒不下。
  (二)明确本单元的目标定位,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预测,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初步感受,并且不断对比实际内容和自己的预测,将自己想法及时修正。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对这种差异给予尊重,将预测的结果进行淡化,并对学生预测热情进行保护。强调预测要有根据,同时对学生多维度的预测充分重视,对于学生预测结果,不能用对错来评价,答案不必要求统一。引导学生合理预测,并将一些不符合逻辑的想法及时修正,再进行下一步的预测。
  例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中,结尾处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对后续故事的发展进行预测。这样学生可多维度大胆预测,结果不要求与原文一致。最后,教师再出示课文,让学生对比自己的预测和原文的出入。
  再如《不会叫的狗》一课中,结局不同。学生首先要了解课文内容,并对结局大胆构想,对每一种结局进行猜测。学生可能会预测出更多的结局,与原文迥异。教师对学生预测的内容不能轻易否定,而是要帮助学生寻找依据。特别是对预测的内容与依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关注,将学生预测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三)设计整体教学方案,关注策略的学用结合
  为了突出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教师可将对课文内容要求适当降低。为了保证教学过程中学生及时和真实地预测,课前可不要求预习。教师要立足于整组课文来解读教材,树立整组教学的意识,要层层推进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课文教学和策略教学,将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认识激发出来。对阅读提示、课后习题和随文旁批等充分运用,引导学生在边阅读边预测的过程中,对预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进行总结,实现从自读自悟到独立使用。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独立设置“阅读策略单元”是一大创新,目的是传授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同时对学生的阅读意识进行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喜爱阅读。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本单元和其他常规单元的教学有所不同,要求学生掌握阅读预测策略,能自主地开展阅读实践,进而对阅读的快乐充分体验。
  参考文献
  [1]何伟.开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实现课程的新常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3).
  [2]王志会.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重要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4).
  [3]杜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8(9).
  [4]潘秀玲.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与对比阅读”教学例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5).
  [5]程俊英.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意义与策略[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6]倪谢超.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景阳冈》一文教学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2).
  作者简介:林燕芳,女,1974年生,福建厦门人,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通过良好的教学导入,使学生处于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环境,不知不觉融入快乐学习氛围中去。本文将在分析、借鉴众多学者的基础上,通过调查,从导入的内容、方式方法、师生互动这些方面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导入;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在课
研究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多因素参与、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及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的发病机制长期以
【摘要】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应用情趣教学法,可进一步提升诗歌教学趣味性、开放性、探究性,为学生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提供空间。基于此,本文就情趣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趣教学法;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摘要】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以往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转变教学方法。“活动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将对打造“活动课堂”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进行浅析探究。  【关键词】活动课堂;小学
对育苗中的稻苗进行踏踩,其目的有二:一是促进出苗整齐,二是使秧苗健壮。当自然出芽率接近 50%时,用一块与育苗箱大小类似的木板放在苗芽上, 1人站到木板上踏踩,使培土更加密实,压断
【摘要】在当前小学统编教材的教育改革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教学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人为本的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关键的课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将小学语文课堂知识性和趣味性整合,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本文来自于此,阐述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的意义和优势,分析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原则,进一步探究营造小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全胸腔镜(c-VATS)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总结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2例非小细胞肺
【摘要】识写生字、读通课文、感知大意,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碍是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第一课时内容安排过少,教学模式僵化,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不少老师谈“第一课时”色变,愁“无米下锅”。本文旨在通过实际教学案例,例谈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的主要内容及方法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具有积极启示作用.本文认为,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创造教育目标在培养创新能力,核心在培养创新思维,关键在改进当前思维训练的方式,并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类型的教学方式被教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三元教学”模式的运用就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教学方式。三元,即“目标、设疑、析疑”。其中的“目标”环节和“析疑”环节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文学科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就针对“目标”环节的精准和“析疑”环节的运用进行探究,并对此提出具体的运用策略,期望对三元教学模式的开展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