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与英语词汇教学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取消了对词汇的直接考查,这使得很多学生对平时的词汇学习感到无所适从,从分析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词汇测试的要求入手,探讨词汇教学与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联系与意义,得出在新要求下,教师更应该采取合理的词汇教学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地记忆单词,适应新题型。
  【关键词】学习策略 词汇教学策略
  一、最近20年来,对词汇的研究可以说是如火如荼
  在词汇教学领域方面,各种不同的观点层出不穷。作为学习者,应在了解策略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加以组合利用。死记硬背仍是学生学习词汇的主要方法,学习方法的单一显然无法适应由高中英语词汇量向大学英语水平的转变。学生缺乏有效、多样、科学的词汇学习和记忆方法,有时甚至盲目追求一种所谓最好最快的“捷径”。之久要求教师找出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来进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让学生了解词汇并不是单单要让学习者理解一个孤立的词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习者掌握它与其它词汇的搭配,并且能恰当地使用词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改变以往对词汇的简单认识,充分发挥词块在各个语言层次中的作用;然后,教给学生辨别词块的能力,尤其是词块的形式和意义,区分词块结构中固定成分和可变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参与到课堂英语交际活动中,从知识的被动吸收者变为主动实践者,提高了学习兴趣,掌握的词汇也更为牢固而鲜活。
  二、问题的提出
  由于新题型四级考试直接取消了对词汇的考查,因而很多学生就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在英语词汇方面花很多时间,忽视了词汇的学习和运用。词汇选择题是取消了,可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并没有随着词汇题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四级考试对词汇的要求更严。《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文规定,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即“4500个单词和700个常用词组,其中2000个为积极词汇”,因此在平时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不能忽略词汇教学,反而要加强词汇教学。
  三、词汇教学与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联系与意义
  词汇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基础,是传递信息的有效载体,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从字词句开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整套结构,学习和掌握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这些语言要素。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表面上取消了对词汇的直接考查,对词汇的要求却一点没有降低。从分值分布上看,听力和阅读分别占35%,总共是70%,可以说得听力和阅读者得天下,而这两部分的基础就是词汇;从题型变化上看,增加考查的深度阅读中的选词填空,考查的是词汇的应用;增加考查的翻译题考查的是一些常用词组的运用和语法的搭配现象。
  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措施
  1.重视词汇的直接学习,构建词块为中心的词汇训练模式。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词汇直接学习,尤其是强化词汇学习策略指导,构建词块为中心的词汇训练模式,应用词汇学习理论去指导学生的词汇学习。
  2.多种策略并举,共同提高学生的词汇能力。
  (1)语音模仿策略。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无论接手什么样的班级,都会要求学生对48个音标过关,通过模仿磁带、带读和重点练习的方式对学生的发音进行纠正;并授之以语音学的知识,讲授一些发音规则,然后辅之以听写磁带录音单词的方式来进行练习,这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然后一个音节对应一个字母组合,根据发音记忆拼写,只要发音准确,通过对应的关系,就可轻松拼写,即读即写。
  (2)联想策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联想策略,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将发音相似,意义相近或相反,拼写相近的单词或一些相关的短语都想出来,并可以和其他任何自己最熟悉的东西或一些诙谐幽默的东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记忆深刻。采取联想策略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把单词牢牢记住。
  (3)语境策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改变汉英词汇一一对应的错误理念,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把握同一个词的不同语义和不同用法,要想准确地把握词汇意义,只有凭借语境,脱离了语境,单词就失去了明确意义。此外利用语境策略,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语篇中的文化的差异来帮助学生活学活用所教的词汇。
  (4)趣味策略。在笔者所任教的福特基金扶持的子项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班中,我们定期地进行教师和学生的单词比武,老师用英语解释一个单词的意思或描述一个物品,然后学生来猜测这个单词的意思,答对最多者给予奖励,同样也给学生出题来考老师的机会,这样不仅增强了师生的互动,也使学生对这些单词有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教学策略因人而异,以上讨论的仅仅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词汇教学策略中的几种典型策略。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越来越倾向与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考察,而这些都必须是基于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及其用法。可以说词汇学习是一项终身的工作,教师应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之不断扩大词汇量,并带动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从而提高整体英语水平,这样对新题型四级考试也就无所惧了。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戴曼纯.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证研究》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专项重点课题,课题编号为WYZDB14073。
其他文献
在科幻作品中,我们生活的世界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多重世界中的一个.其实,多重世界的想法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存在.最早提出这个假设的是原子论的创立者德谟克利特,他认
期刊
【摘要】《See You Again》是美国系列电影《速度与激情7》的片尾曲兼主题曲,其歌词在人称、时态和重复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文体特征。本文将运用文学文体学以及功能文体学的相关理论,主要分析这篇歌词是如何发挥这些文体特征以达到预期的心理效果和主题意义。  【关键词】文体特征 主题 See You Again  一、歌曲背景简介  《See You Again》由美国著名说唱歌手Wiz Khal
One and half centuries ago, Charles Darwin (1859) presented overwhelming evidence and argued that all life on the earth shared common descent, and “from so sim
【摘要】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她的处女作《女勇士》改写了花木兰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位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描述的花木兰的形象。本文将通过比较和分析《女勇士》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从而探讨汤亭亭的作品所传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汤亭亭 花木兰 形象  中国古代著名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乐府民歌《木兰诗》中,花木兰的形象是一位替父从军、征战十年、立下汗马功劳、辞去皇帝
“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预期、能力等级、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因素,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
【摘要】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调查了高中英语教师实施学科德育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英语 课程目标 调查 启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英语教学的三维目标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立体感。任何教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需要实现对英语的普及,而且对于中学的英语教育,更是需要进一步加强。但是我国本来就存在地区差异的问题,这样使得中学的英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农村里面的英语教学落后得十分明显,主要存在学生主动性不强,还有很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存在,现在的农村英语教学的质量让人十分担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个人的想法来探析一下当前农村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
【摘要】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也积极的响应课改的要求,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应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打下夯实的英语基础,促进学生的长远学习。因此,本文着重对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研究  从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教师采
最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对中小学生评价体制的不断变革,整个教育界都在探索中小学生的评价策略。总的说来,不外乎“综合素质评价 学业成绩评价”。而学业成绩评价大都采用了以等级代替分数的模式。对于这一评价方式,笔者不敢过誉。相反的,窃以为这一成果其实弊大于利,故撰此文以为引玉,望得大家指正。  首先得说说等级代替分数不是新事物。早在二三十年前,笔者还是一
【摘要】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改革,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实施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任务教学在国内初中英语教学广泛应用,如此看来,关于任务教学与初中英语合理结合的探究就显得更加意义深远。  【关键词】任务教学 合理结合  任务教学也称为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学理论基础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