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读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来源 :现代特殊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上海市辅读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已有六七年时间,尽管市教委制定了相应的课程纲要给予指导,但在教学内容和教材方面,各辅读学校基本上都是自编自制。究竟应该让智障学生掌握哪些信息技术技能,使他们能在将来的生活中学有所用,各辅读学校都在摸索。尤其是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如文字输入,到底该用拼音、五笔、还是其他输入法,且是否适合智障学生,没有可供参考的标准。
其他文献
传统的电子党务系统普遍存在着内容形式单一、性能不高等问题,应用上难以满足服务综合性、高效性、跨平台性要求。文章提出基于WCF技术架构的党务综合系统模型,采用数据通信
针对特教学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十三五”发展目标,进而提出科学发展优化特殊教育、品质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提升团队素养、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品位等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虚拟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尝试运用虚拟机技术来整合服务器,以求降低成本,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缩短宕机时间,为图书馆节省开支,带来更
《数据库技术》 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 当前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弊端, 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文章依据数据库课程自身的特点, 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计算机实验室大多为传统PC机房模式,这种计算机实验室在实验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过程受限、资源使用率低、管理建设成本高等问题。云平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创新教学研究,主要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研究等方面出发,阐述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计算思维融合在计算机基础
当前,特校德育课堂存在三种弊端:僵,漠视学生的真实生活,把德育片面化为追求知识的单一活动;灌,把学生当作承载知识的容器,取消学生的主体性;利,讲究德育的即时功效和回报。此三种弊端
一、品学兼优,与特教结缘叶立言先生上小学校时,成绩优异,门门功课一百分,深受老师喜欢和同学敬佩。每年五一节、国庆节,他都被选送去天安门广场,接受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
运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提高地下变电站辅控系统自动化水平并确保监控和管理的安全性的必要手段。方案实施中采用施耐德昆腾系列PLC、美国DiggCom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