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拯救 拯救的绝望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孩子是鲁迅小说中涉及的各种形象系列中的一组,虽然并未完全展开,但从对这组形象的刻画中,我们依然可以看鲁迅先生对人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孩子们或者一开始就被吃人的社会吃掉了,或者被吃人的社会同化成为吃人者,当然同时也被吃,即使是天性美好、活力四射的孩子也不能幸免,也就是说,孩子也如大人一样,在吃人的社会中,他们走在吃人路上的不同阶段,不断地重复着一种命运。这样看来,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拯救者们无疑是绝望的。
  关键词:孩子 拯救 绝望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鲁迅的小说中,身居拯救者地位的精英知识分子和身居被拯救者地位的愚弱百姓形象是最为突出的,也是最引人注目的。而孩子的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大多处于配角的位置,只是片断地描写和刻画,成不了整体和系列,所以,孩子的形象不能引起鲁迅研究者的关注,成不了他们研究的焦点。但如果我们仔细地梳理鲁迅先生小说中孩子的形象,即使在片言只语中,我们同样也可以感受到鲁迅对社会对人生对存在的深刻思考。如果说鲁迅笔下的精英知识分子形象让我们看到拯救的艰难与奋争的孤独、挣扎与无助,如果说愚弱的百姓形象让我们体验到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恕其不争”的痛心疾首,那么孩子的形象则更多地让我们感受到那些先行者们的绝望的拯救与拯救的绝望。
  提到孩子,我们不能不首先提到《狂人日记》。鲁迅先生听从的先行者的将令,为了那些“在寂寞中前行的勇士”呐喊,写下了《狂人日记》,揭示了中国四千多年的吃人史。其中,通过狂人的眼睛和思考,涉及到了孩子,“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在“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 即使面对小孩子,狂人也觉得有被吃的危险。这样的社会是不合理的,怎样改变它,怎样拯救它,作者在小说最后,以疑问和呼告的方式提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对孩子的不多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拯救社会的热切希望,他希望通过拯救孩子,进而拯救社会,也就是说,他认为孩子代表了社会的将来,拯救了孩子,使他们成为“真的人”,他们就不再吃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曾经吃人的社会也将土崩瓦解,这就是鲁迅先生拯救社会的策略。但即使他在充满热情地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时,他也充满了疑问,“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但不管是否存在疑问,拯救孩子、拯救社会都是势在必行的。也就是说,在鲁迅先生刚一提出拯救这一社会命题时,他就在怀疑,怀疑拯救的有效性,但唯一不会怀疑的是拯救这一行动,正如《两地书》中许广平所说鲁迅先生“以悲观作不悲观,以無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这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行而行之的绝望的拯救,因为唯其如此,才能为完全黑暗的社会带来哪怕一丝的希望,尽管希望很渺茫。
  面对拯救,鲁迅是绝望的,他后来系列作品中的孩子形象便也是明证。孩子在大多数作家的作品中,都是天真无邪、善良纯净的,似乎人类一切美德都可以集于孩子一身,所以孩子是美好的象征,是社会未来的希望所在。但鲁迅先生笔下的大多数孩子,却是让人可怜又可恨,心疼又恐怖的。《孔乙己》中的小伙计,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又沉重的时代,不幸者的四周充斥着讽刺、挖苦与嘲笑,在这样的社会的大染缸中,小伙计这原本善良的孩子,逐渐地连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同情之心都丧失了,他只会不动感情地“附和着去笑”。当孔乙己要问他会写“回”字吗,他心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而当孔乙己一再说的时候,他懒懒地答他,“谁要你教”,当孔乙己进而又讲到回字的几种写法时,小伙计终于忍无可忍,不耐烦地“怒着嘴走了”。小伙计的淡漠态度可能不是因为对知识的反感,而是出于对孔乙己的厌恶、不屑与蔑视。
  《风波》中的 “六斤”,在张勋复辟的大背景下,在她奶奶 “一代不如一代”不停地唠叨中,在她爸爸妈妈因辫子问题在村中地位失而复得的变迁中,不知不觉地长大了,双丫角变成“一支大辫子”,然而有一点是不变的,她还要像她奶奶一样裹脚,还要像她奶奶一样“一瘸一拐地往来”,手里“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对六斤来说,时间仿佛凝滞了,虽然其间有不同的拯救者也尽力地来拯救了,但变化的只是物理意义上的时间,六斤的心理时间依旧停留在奶奶的时代,所变的只是人们头上辫子的有与无。如果社会是六斤手中的那个补了又补的破碗,奶奶就是十八个铜钉中的一个,那么六斤无非就是为那破碗补上的一颗新铜钉,她们的形态、规格、质地没有任何一点的变化。
  《祝福》中祥林嫂的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就这样一个孩子,在妈妈的教唆之下,在祥林嫂被强行改嫁时,和另外的两个男人“使劲地擒着她(祥林嫂)”迫使她拜天地。在这里,小叔子即使不是夫权的行使者,至少也算是帮凶。祥林嫂失去丈夫了,这已经足以让人怜悯,但同为一家人,小叔子竟然没有一点同情心,这不得不令人倍感恐怖。如果说小叔子的行为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是激烈的,让人一下子能够警醒,那么《祝福》中其他小孩带给人们的则是于无声处起惊雷的效果。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之后,当她所讲述的阿毛的故事已经被人们听得纯熟以至于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之后,在她每每看到别人的孩子开口要讲述辛酸故事的时候,“孩子看见她的眼光就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走。”祥林嫂的不幸故事就好象魔咒一样,鲁镇的所有人包括小孩子都要躲避,都要逃离。这种包括小孩子在内的集体的逃离不得不让人反思,祥林嫂的故事不够悲惨不足以打动鲁镇人吗?不是。祥林嫂的讲述不够真诚和精彩吗?也不是。是一次次的重复讲述所带来的新鲜感的缺失导致了人们包括小孩子的躲避。也就是说,从祥林嫂一开始讲故事,人们听故事的动机就与同情无关,而是新鲜感新奇感的一种满足。当故事无数次的被讲述时,连最爱听故事的小孩子也要走开,留给祥林嫂的是无人可诉无处可诉的悲哀。小孩子带给祥林嫂的悲伤是更深一层的,原来看到小孩时,她还可以想想阿毛,表达一下她的哀愁,但小孩子们逃离使她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小孩子斩断了她倾诉的欲望,使她更接近死亡。关于孩子的描写,小说中虽然仅仅一句话,但一句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却象平静水波下的暗流,向人的内心更深处发动着冲击,引发人们更深的思考。
  《长明灯》中出现的一群孩子,对坚持熄灯的疯子,充满了嘲笑。他们将稻草叶放到疯子的头上,将疯子执着追求的“我放火”随口改编派成了歌。这里固然可以看作孩子的天真与顽劣。“虽然,孩子们的行为是无目的的,但唯其天然的敌意和凌弱的本性才更可怕,这天真背后的残忍让人不寒而栗。这些正在和将要被封建的文化价值观所同化的孩子们,最终完全可能成为‘吉光屯居民’中的一员。这就是社会世俗生活的真实,而这‘真实’在小说中的表述,恰恰是鲁迅对“救救孩子”的并不乐观的注释和反思。”
  当然,鲁迅先生笔下的孩子也有可爱的。每当他回忆起童年时短暂的农村生活时,美好的记忆就不自觉地浮现出来。《社戏》中那一群天真活泼的小伙伴,和“我”一起去掘蚯蚓,去钓虾;看社戏时,一起商量偷吃谁家的罗汉豆,一起煮豆、吃豆。看孩子是多么地纯真,阿发觉得自己家的豆子长得大,就建议“偷我们的罢”,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直到再多偷,要挨阿发哭骂的,于是就又到六一公公家地里去偷。这是孩子们的一次难忘的野餐,社戏演什么并不重要,只有这次吃得罗汉豆和味道和感觉是记忆最深刻的。除了双喜、阿发,鲁迅笔下更有名的孩子是闺土,这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小英雄。儿时的闺土是多么令人喜受和称奇,冬天下大雪捉小鸟、夏天海边拾贝壳、瓜地里刺猹、沙地里的跳蛙……对“我”——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闺土好象一个神奇的天外之客,他知道那么多那么多希奇的事,那是“我”想所未想、闻所未闻的。那时的闺土“紫色的圆脸”,非常地健康;那时的闺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没有任何的隔膜,容易交流沟通。《社戏》与《故乡》所刻划的孩子与鲁迅笔下的其他作品中的孩子有很大不同,他们身上有着其他作品中孩子少有的热情、活泼、有生命活力,他们仿佛是脱离了现实社会的“自然之子”,这可能是鲁迅一生最美好的记忆凝结。在这种怀旧情绪中,或许鲁迅先生认为这是社会少有的一种新的力量,他通过这些孩子在探求。但鲁迅就是鲁迅,他多疑的眼光注视着一切,包括他自己,就如钱理群在《“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中所说“鲁迅有一种‘内攻性冲动’,对自己拥有的全部观念、情感、选择,都要加以‘多疑’的审视……不断进行质疑、诘难,在肯定与否定之间不断往复,在旋进中将思考引向深入与复杂化”。在社会上,即使有如闺土、阿发这样的健康孩子存在,在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社会中,能不能保住天然本性而不变质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那么生机勃发的闺土不是也改变了,“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只是外表上的改变,显示出其生活劳作的艰辛。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同化不仅改变了他的外貌,同时改变着人的思想和精神,原本英姿飒爽的小英雄如今“浑身瑟索着”;原本神彩飞扬地讲着神奇故事的小英雄,如今“只是摇头…… 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原本玩在一处毫无隔膜的一双小伙伴,如今一个“老爷”一个“下人”,竟无法进行任何沟通。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改变呀!闺土不可抗拒地改变了,谁又能说阿发、双喜他们就不会改变?所以,在《故乡》的最后,当宏儿与水生如当年迅哥与闺土一样玩在一处时,鲁迅先生希望孩子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但一想到希望,“我忽然害怕起来,闺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在鲁迅看来,希望就是自制的偶像,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实质上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欺骗。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多么地绝望。童年时农村的美好生活曾唤起他诗意的想象,想象那些不可多得的健康热情生命力旺盛的孩子能拯救社会,能为他为社会带来一丝希望,然而,清醒的他又马上意识到这种拯救是无望的,这种希望也是无望的。
  纵观鲁迅先生笔下的孩子形象,他们或者如《明天》中的宝儿和《祝福》中的阿毛死于不可抗的病魔和自然侵害,他们的存在是母亲的希望,然而破灭了;或者如《孔乙己》中的小伙计等一点点被社会所同化,成为吃人社会中被人吃同时也吃人的人,他们是不可能拯救自己和社会的;即使如闺土一样曾经活力四射的孩子,在旧中国那样的社会中,也会逐渐失去他的天性,他的美好,这曾是鲁迅先生认为拯救社会的唯一的一种力量,最后也被证明是不行的,这时鲁迅先生所感受到的是无边的绝望。孩子,作为鲁迅笔下的一组形象系列,虽然并没有像知识分子与愚弱百姓那么充分地展开,但从对孩子形象的分析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生活的那个时代脉博的跳动,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鲁迅先生那焦灼的目光。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精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
  [2]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3]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4] 鲁迅、许广平:《两地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
  
  作者简介:
  李哲,女,1971—,河北省安国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与文艺理论,工作单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陈静,女,1980—,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河北信息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鲁迅倡导的现代版画函授教育,是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现实中推广和发展版画艺术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从大众教育的角度来看,简单便利,易于普及。也正是因为这种优势,使版画的受众面大大高于其他美术形式,最终发展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画种之一。  关键词:鲁迅现代版画函授教育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标识码:A    鲁迅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同时还是中国现代创作版画的启蒙导师。在20世纪20年代末,他由
期刊
摘要中国绘画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历代沿传相续,嬗变演进,形成了它独特的传统风格。这种传统风格和民族的审美需求,又在时代的前进中不断地得到充实、突破和创新,成为世界美术花园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本文浅述了中国绘画的灵魂——意境美,举例论述了意境的起源及中国绘画意境的特点与独到之处。  关键词:中国绘画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J519文献標识码:A    世界级的绘画大师毕加索说“真正的艺术在东方”
期刊
摘要近年来,童话绘本风靡全中国。几米的童话绘本在获得孩童广泛喜爱的同时也成为了“成人童话”的代名词。本文就其作品《月亮忘记了》,从主题与艺术特点两个方面解读这篇成人童话所蕴涵的深层哲理与内容。  关键词:成人童话《月亮忘记了》主题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I287 文献标识码:A    几米是近年来台湾最受欢迎的成人绘本作家。他炙手可热的情况,被学界和媒体形容为“几米现象”、“漫画的几米时代”等等。
期刊
摘要我国的古典诗歌很善于用巧妙的比喻来表现音乐。大致说来,有三种主要表现方式:其一是以声喻乐,即以自然界的声响来比喻音乐;其二是以形喻乐,即以视觉形象比喻音乐的形象;其三是以典喻乐,即以关于音乐的各种传说来表现音乐的效果。《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均综合运用了上述三种表现音乐的技法,但又各有侧重:白居易的《琵琶行》长于以声喻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长于以形喻乐,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期刊
摘要20世纪上半叶作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今天的歌曲创作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这一时期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作品概况及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并进行个人的阐述与引申。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将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艺术歌曲的体裁形式和创作手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诗歌与音韵的结合方面做出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是最具中
期刊
摘要宋代花鸟画以表现精工细丽、设色浓重典雅、造型周密端庄,传达或表现出真与美的“意”、“善”的意境,在“似与不似”之间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韵味,借助笔情墨趣,着重传达出画家主观化的洒脱与神韵的意境。17世纪荷兰静物画和动物画用写实的技法,刻画出物象所具有的形状与质地、光泽与色彩,表现出其凝重、稳定、精确的感受与真实性,是展现、强调以表现被画物象的真实为艺术美的最高原则。  关键词:花鸟画静(动)物
期刊
摘要时间的流逝,位置的变换,思想的跳跃,社会的发展——这都是过程,它们交织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还存在一种“过程”,它不是时间、位置的推移,也不是思考和探讨的进程,更不是因果循环的变化。它是一种表现的语言、表现的方法。它与传统的艺术表现语言一起存在于艺术领域但却未被人们所认知。本文尝试阐述对这独特“过程”的思考,希望能为更深入的讨论穿针引线。  关键词:过程过程美艺术表现形式主观的心理过程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城市的“客厅”与标志,它是整个城市的“眼睛”,透过这扇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读懂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能够调整整个城市的建筑布局,加大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本文通过对城市广场设计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设计要点,从而创造出公众真正需要的亲切的广场空间。 
期刊
摘要 谜一般的残雪正如她小说中的“我”一样,在象征着人类生存困境的“铁屋”中“呐喊”,她呼唤人们认识自我,走出困境。《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以阿梅为中心,用家庭、婚姻、屋子等来象征阿梅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解构现实和人性,呼吁人们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从禁锢的“铁屋”中走出来,寻找更加广阔的世界。  关键词:残雪 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 生存困境 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40年代不同于主流话语创作的张爱玲和苏青受到当时读者的广泛认同,在阅读中,读者暂时忘却了战争,满足了消除战争恐惧心理和逃避亡国现实的需求,作品因而成为战争阴霾下心灵的慰藉。她们的作品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受到读者关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苏张”热 作品内容 期待视野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40年代,不同于主流文学话语创作的张爱玲、苏青在上海文坛大红大紫,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