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e_b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G6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猜测、观察、讨论、探究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而教学情境是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性、有意义的重要载体。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为学生创设激趣引思、主动探索的情境,巧妙引导,拨动学生心灵的好奇,点燃学生探求知识的火花,使学生喜欢数学,乐于探索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以趣引思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从儿童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去寻找那些现实、有趣与儿童生活皆密切相关的素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好奇心,增强学习的欲望。同时,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生动的情境,通过多媒体、演示、操作等使情境动态化,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生活化,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让学生有形象、直观的认识,我创设了换钱、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在“搭配的学问”一课中,创设了营养配餐、搭配服装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身边情境出发,让数学从学生的生活中走出来,你会发现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以疑激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恰当地为学生设悬念、提疑点、揭疑团,则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设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学生的定势心态设疑,如学过三角形面积计算后设疑:平行四边行面积一定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吗?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平衡心态设疑,甚至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可逆心态设疑,例如在学习“分数应用题”这部分,可设置因为甲比乙高,乙就比甲矮。所以一个数加上它的一半后再减少一半,一定等于原数等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设疑要把握时机,恰到好处。设疑后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每个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品尝探索的艰难和欢乐。
  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但在问题的设计中必须注意因材施教,难度适中,使各类学生都能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实际上正是在这种对问题的思想争辩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到位,教师的导才能“导”在关键处。
  三、创设讨论情境,以说促思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不仅要重视自己“导”的设计,更要重视学生“学”的体验,关注学生“学”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提出一些供学生讨论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从而产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受商不变性质的影响,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看书,学生发现书上得出的是“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两种表述,用词有别,表述意思一样吗?针对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惑,教师适时地出示四道等式:
  (1)68 = 6×28×2 = 1216 (2)68 = 6÷28÷2 =34
  (3)68 = 6×0.58×0.5 = 34 (4)68 = 6÷0.58÷0.5 = 1216
  让学生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分析,学生发现:乘以或除以几不一定就是扩大或缩小几倍。这时教师引导:“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时在整数范围内,表述扩大或缩小是可以的,现在数的范围从整数发展到小数、分数后,分数基本性质的表述用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就更准确了。”这里教师巧妙地设计讨论题,引起学生讨论的办法,达到了解惑的目的。教师讲得不多,但却引起学生深思。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解惑过程同样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
  四、创设操作情境,以动启思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可见,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应创造“多动”的机会,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鼓励他们敏锐观察、自主探索、互动交流,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纸片,一張钝角三角形纸片,一把剪刀。上课伊始,我就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剪、拼等操作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听后,兴趣盎然,都积极思考,认真拼剪。几分钟后,有的学生小声议论:“好像等于180度。”不少同学争先恐后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都希望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我把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有的说:“我与他的方法不一样,我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所以我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及时表扬了这些同学,同学们都为自己的发现而异常兴奋,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与自豪。这一教学过程,学生学的不仅是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而且在动手操作中,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了主动探索的精神。
  我们知道,数学是问题构成的世界,学生正是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观察、思考、操作、讨论、探索等促进思维的情境,叩开儿童数学思维的心扉,激发和拔动其思维之弦,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广阔的数学探索空间,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今天的数学教学必须把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的内容引入课堂,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味数学学习的真谛。  关键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分类号】G623.5  新课程改革使当前的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教材要回归生
摘要:现阶段,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我国文化教育,而英语是高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文化课程,因此,学校和英语教师也应该加强英语教学。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词块是语言体系中一种特殊的结构,在英语中应用词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词块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更好应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词块教学;写作教学;策略 
【分类号】G611  一、基于幼儿需要出发的“混龄结伴”思考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因此构成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幼儿时期,孩子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指南》中也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单词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缺乏语音基础、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认识偏差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从词汇教学规律入手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和探讨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单词教学 英语课堂 策略  【分类号】G633.41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单词教学占有很大比重,当其掌握的词汇量
摘要:从高中物理课程的复习流程来看,三轮复习内容依次为知识点、专题知识以及模拟考试三类复习。其中,以专题知识复习为内容的第二轮复习在其它两轮复习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承接效用,可以说,此轮复习不但能够帮助我们对前一轮复习中的相关知识实现巩固和深化,亦可以为我们进行后续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此轮复习的质量对日后我们高考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复习中的作用阐释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
摘要:PBL教学法对有一定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的学生更适用。工科专业课面对高校高年级学生开设,具有进行PBL教学的客观需求和条件。本文以热能专业为例,针对工科专业课中普遍存在的设计类知识进行PBL教学的应用实践,结果显示采用PBL教学法对课堂组织、学习效果产生正面影响,同时其实施也存在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学习,工科,专业课,设计  【分类号】G643  PBL(Problem-base
摘要:对同一主题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多题型互练,有利于学生全面消化材料、熟悉题型技法、提高综合训练效果。作者认为题型互练法中题型设置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即围绕中心任务、重视材料内在逻辑关系、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并根据这些原则进行了设置示例。  关键词:题型互练法 内在逻辑关系 认知规律  【分类号】H195  题型互练法是指针对同一主题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题型设置并结合多种题型对学生进行流程式训练以
摘要:现在的初中生课后反思意识淡薄、反思方法欠缺。 正因为此,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几乎已成为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的共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合理创设反思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教师示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解题后反思习惯三个步骤来完成。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解题后反思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解题之余,自主反思,自主总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使
该文回顾了竞争力理论的演变,对主流竞争力观点进行了梳理.将竞争力理论应用于商业银行,产生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概念.围绕商业银行竞争力构成的六方面要素,构造了商业银行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