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递进 逐步生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用字母表示数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第一次明确地引入代數和符号的意识,比较抽象,概括性很强,学生刚接触时不太适应,学起来感觉枯燥抽象。由于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也见过字母的广泛使用,因此,教学时需要围绕教材设计活动,逐步完善,生成新的认知。
  关键词探究;讨论;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175-01
  《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三个例题,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几个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回顾、讨论,思考、总结方法和规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完善对知识的理解,生成新的认知。
  【案例分析】
  一、回顾整理,导入课题
  师:字母在数学中有很大的作用,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哪些地方已经用到了字母?
  学生活动一:在学习单上回顾整理,把以前学习中用到字母的地方举例写下来。
  【评析:教师让学生在回忆检索以前学习数学中接触过的字母,并举例写下来,一是让学生回顾整理旧知,引入到新的知识,二是直接突出今天学习的重点,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二、学习例一
  学生活动二:在学习单上填一填
  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
  ……摆( )个三角形需要小棒的根数是( )×( )。
  师:字母表示什么?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摆a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怎么表示?
  【评析:例1的教学教师利用了教材中的例题,但又没有照着例题讲题,而是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填。有的孩子填的是数字,也有个别思维活跃的学生想到了填字母,对这两种填法,让学生自己比较、讨论,发现字母和数字的不同,以及这里填字母更有概括性的优点。】
  三、学习例二
  生:在书上填一填。思考:这里的B可以表示哪些数?B等于120时剩下多少千米?
  【评析:例2重点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讨论字母B的取值,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字母在特定的条件中取值是有一定范围的,并能根据字母的取值算出字母式的值。】
  四、学习例3
  学生活动三:仔细阅读例3,思考下面问题:
  1.在写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时,乘号怎么写简便?2.字母和数字相乘怎么写?3.字母和字母相乘怎么写?如果是两个一样的字母相乘呢?
  生:讨论问题,尝试练习103页1、2、3题,组内交流。
  比一比:x?和2x有什么不同?
  师: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要注意些什么?
  【评析: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逐步实施的活动,课堂预设是知识生成的基础,教师在这里预设了三个学生自学中关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开展自学、讨论并尝试练习的活动,并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补充,解决学生自学中有困惑的问题。】
  五、巩固练习
  学生活动四:
  1.完成学习单上的补充练习
  2.看扑克牌图片,扑克牌中的字母各表示多少?
  生: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也可以表示固定的数。
  师:展示学习单上学生的填写的cm、m等计量单位,这些字母和我们今天所学的字母比,意义有什么不同?
  六、总结:你对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认识?
  【评析:教师在这个环节不是单纯地练习,而是把学生一开始提出的表示计量单位的字母和今天认识的表示数的字母进行比较,进一步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案例反思】
  (1)研究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吃透教材用好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师利用三个例题发挥各自的作用,备课时力求做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2)学习活动,层层递进
  课堂教学应突出其过程性,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发生、发现和应用的过程。围绕这三个例题,教师分层次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四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合作交流、思考总结,在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补充认识,拓展思维,延伸知识的内涵,完善已有的认知。
  (3)比较、反思,逐步生成
  学习新知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和以前片面的认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反思。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入,学生经历了对比、评价、反思、补充等渐进的多层次的学习过程,不断挖掘更高的学习深度和厚度,从而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认识越来越全面,直到生成新的认知。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南京市“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的立项课题《动可见思可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实验的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L/2016/288。
其他文献
摘 要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存在的内容,因为只有良好的师生互动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学习质量,而如何开展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教师不断研究的内容。由于小学语文是学生必修课,小学生的特点影响教学质量,需要运用良好的师生互动,使小学生特点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语文必修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01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学体系中最为重要一门课程,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还有助于当代小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基于小学语文的重要性,应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學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性,促进教学成果的全面提升。本文针对如何发挥出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专项研究,提出相关观点及建议供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参考。  关键词教育技术;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提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成为当下提升学生数学知识与素养的关键。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增强对学科的兴趣程度,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在阐述有效的问题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作用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的有效问题进行策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带动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与优化,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日益发展的需求。高中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对各个孤立的知识点开展学习,而是应当建立整体的观念,注重语文知识的有效连接,并借助专题的整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高中语文专题组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当以全局的理念看待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注重对语文知识的总结、归纳和合并,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提出和推进,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显然已经无法与现代化教育教学相适应了,同时也难以满足学生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所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革新变得十分迫切。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应运而生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可以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与不足,重新唤醒初中数学教学生机与活力。对此,本文将从创设生活情境、创设合作情境与创设直观情境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探究情境教学在
摘要智慧课堂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使老师与学生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集合每个人的智慧于课堂,其模式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完全契合。而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打破传统的学生课上学习、课下作业的模式,创造学生课下学习课上练习巩固的一种新的课堂模式,本文将从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中心,探讨如何基于智慧课堂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施。  关键词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小学美术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环境教育已在我国各地中小学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对于环境知识的普及、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德育能力和核心素养,将环境教育持续发展下去,实践活动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种方式,在环境教育中起到了重要性作用。  关键词生态环境教育;实践;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A,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99-01  生态环境教育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教育事业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重要,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保证学生发展形成健康的品格。拓展性阅读教学是教师在讲述教材阅读内容的同时,针对性就某个知识点进行课外知识拓展,引导学生阅读和
摘 要幼儿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随着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幼儿都出现了入园不适应的现象。因此,应加强、重视刚入园幼儿的适应能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教育方法和切实可行的训练机会,以促进和提高幼儿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幼儿入园适应的相关因素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入园适应;因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摘 要自葉圣陶先生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以来,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在摸索具体实践的办法,特别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基于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究”的学习任务。在语文基础普遍薄弱的民族地区亟待改革阅读教学,从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升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整本书阅读;现状;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F724.4,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