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实验教学中总是存在着很多难点影响学生的生物学习。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些难点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新课改背景下提升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 引言
在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所有课程之中,生物课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生物教学应当由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但是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活动却并未得到有效开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实验教学活动逐渐被开展起来,学校和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策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来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
大多数学生对生物科目的学习都存在着误解,他们认为如果在生物学习方面具有天赋的话,就算不用努力练习,也可以取得很好的生物成绩。但如果对生物学习并不擅长,就算花费再多的时间,生物成绩也得不到提高,所以这些学生都会倾向于将学习时间分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当中。然而,他们却忽视了生物知识本身是需要通过理解去加强记忆的,如果在生物学习中分配充足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去查阅资料、寻求教师学生帮助、观看课件,就能够帮助自身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二)教师对生物教学存在偏见
由于高考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生物教师都会对生物教学存在偏见,认为学生学习生物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然后在教学阶段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这一思想观念,这使得学生也形成了对生物学习的偏见,学生会片面性地认为如果不是需要升学,自己也不会接触到生物知识,因此他们并不会对生物科目进行深究。
(三)观察重点偏移
只有在学生在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目标的基础上,才能了解自己要观察的重点和利用观察所需要获取到的信息。这样的观察对于生物实验来说才是有效的,所得出来的结论才是客观准确的。然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处于难以集中注意力的青春期,同时对生物实验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所需要观察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观察对于实验学习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通过直接照搬书本案例以及主观臆断的方式来作为实验观察的结果。
(四)观察准确度低
生物实验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实验,它会涉及很多微生物、细胞结构等肉眼观察不到的对象,因此对于实验者进行观察时的耐心、细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较高。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在进行观察时由于主观臆断就对实验对象和实验反应产生误判的情况。甚至还有些学生会因为在某个实验环节取得了一定的观察进展,就对后续的实验失去耐心,认为自己的观察结果已经能够得出最终的实验结论了。以上种种情况的出现,都说明在当前的生物实验中存在观察准确度低的问题。
(五)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
生物实验观察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肉眼观看教师的实验演示和教材上的教学案例,只有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结合自我思考,这样的实验观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本身复杂的生物结构并不能仅仅通过肉眼观看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理和性质,这样对于前人在艰苦实验后所得出的生物知识结论是不尊重的,是不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体现。学生只是在教师布置实验任务之后简单地操作仪器,观察到实验对象之后就结束了实验,完全不会对实验对象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三、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
生物的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应当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偏离教学方向。同时,教师还需要实时了解学科的发展情况,紧跟学科热点来开展实验教学。在创建系统性的实验教学机制时,教师需要将学科热点理论应用在其中,从而提升教学机制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在这样的实验教学机制下,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而学校也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另外,生物学科的主要特点就是和实际生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而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也应当根据学科的特点,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从这些热点事件中挑选实验的素材,从而提升实验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这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频繁接触到实际生活的案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持的基础。
(二)革新考核形式
生物教师需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来对实验教学的考核形式进行调整和革新,将注意力从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过程。长期以来,教师都是按照学生的实验结果来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这就会造成考核形式存在局限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为此,教师必须对考核形式进行革新,按照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来选择合适的考核形式。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实验时从旁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验时间、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考勤状况、实验报告等情况来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
(三)检查实验工具
生物实验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以及培养大有裨益,老师需要抓住这一重要的环节,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保障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尽量避免后期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以及障碍,教师需要做好课前检查工作,了解实验器材的正常运作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期生物实验教学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实验检查以及课程分析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教师需要以一些比较容易损坏的器材为重点检查对象,分析学生的实验操作原则以及前期的实验目的,对损耗较大的器材进行及时的更换,保障后期实验教学的有效落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之中掌握生物这门学科学习的核心技巧,主动利用所学习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提高举一反三和活学活用的能力。 (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所有的生物实验都是通过实践来探求真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在实验时对自然规律和真知秉承着敬畏的态度,严格地按照实验标准来进行操作,并准确记录下实验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如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实验,就不要太苛责地去强行还原实验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选择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专业人员实验操作的视频或者用具有相似反应的材料来代替,同时辅助说明讲解,这种方式是更加适合实际情况,并且能够让学生明白实验流程和反应原理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进一步保证实验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而不是为了强行走流程而进行实验,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
(五)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目标
在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作为生物实验教学的主体,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不能纯粹因为赶教学进度而进行形式主义上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实验观察和操作上,在实验开始阶段要确保学生明确这节实验课的观察对象和观察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自主思考来加强他们对生物知识和生物反应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生物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才不是抽象生涩的,学生才能通过自己观察的结果来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生物实验当中,使得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原先的实验教学中,课堂时间都集中在教学理论讲解和实验示范操作中,学生只能被迫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结论。有些座位靠后的学生或者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学生就不会对教师示范操作的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使得实验教学的效率低下、效果微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设身处地地参与就不会真正体会到生物实验的乐趣,影响学生的实验学习积极性。因此,生物教师必须要在实验教学中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目标才能将学生代入课堂教学当中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六)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只有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对生物实验的尊重和重视。首先,教师要发挥对于学生的正向引导,在生物实验中要秉承着严谨科学的原则,是什么就是什么,这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学习中也秉承着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心态,在出现实验失误或者与原本应该发生的实验反应有冲突时要端正心态,不要气馁,也不能将失误当成真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在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中,存在着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师对生物教学存在偏见、学生的观察重点偏移、實验时观察的准确度低、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提升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实施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革新考核形式、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教学的质量,有利于为中国的生物科学领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珏.用评价量表导引合格考实验教学的研究——以质壁分离实验为例[J].现代教学,2018(11):60-62.
[2]刘志新,杨靖,余春芳,刘龙,位秀丽.基于问卷星平台的“微测试”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12):58-60.
[3]运晨霞,梁亮,农清栋,聂歆闻,屈泽强,罗雪菲,兰太进.基于Flash平台的《T细胞发育记》微课设计与制作[J].大众科技,2019,21(10):4-5.
[4]林敏.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高中生物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155-156.
作者简介:
孙力生,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中学。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 引言
在高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所有课程之中,生物课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生物教学应当由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但是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活动却并未得到有效开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物实验教学活动逐渐被开展起来,学校和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策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来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
大多数学生对生物科目的学习都存在着误解,他们认为如果在生物学习方面具有天赋的话,就算不用努力练习,也可以取得很好的生物成绩。但如果对生物学习并不擅长,就算花费再多的时间,生物成绩也得不到提高,所以这些学生都会倾向于将学习时间分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当中。然而,他们却忽视了生物知识本身是需要通过理解去加强记忆的,如果在生物学习中分配充足的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去查阅资料、寻求教师学生帮助、观看课件,就能够帮助自身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二)教师对生物教学存在偏见
由于高考体制的影响,大部分生物教师都会对生物教学存在偏见,认为学生学习生物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然后在教学阶段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这一思想观念,这使得学生也形成了对生物学习的偏见,学生会片面性地认为如果不是需要升学,自己也不会接触到生物知识,因此他们并不会对生物科目进行深究。
(三)观察重点偏移
只有在学生在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目标的基础上,才能了解自己要观察的重点和利用观察所需要获取到的信息。这样的观察对于生物实验来说才是有效的,所得出来的结论才是客观准确的。然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处于难以集中注意力的青春期,同时对生物实验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所需要观察的重点内容是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观察对于实验学习的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通过直接照搬书本案例以及主观臆断的方式来作为实验观察的结果。
(四)观察准确度低
生物实验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实验,它会涉及很多微生物、细胞结构等肉眼观察不到的对象,因此对于实验者进行观察时的耐心、细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较高。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在进行观察时由于主观臆断就对实验对象和实验反应产生误判的情况。甚至还有些学生会因为在某个实验环节取得了一定的观察进展,就对后续的实验失去耐心,认为自己的观察结果已经能够得出最终的实验结论了。以上种种情况的出现,都说明在当前的生物实验中存在观察准确度低的问题。
(五)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
生物实验观察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肉眼观看教师的实验演示和教材上的教学案例,只有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结合自我思考,这样的实验观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本身复杂的生物结构并不能仅仅通过肉眼观看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理和性质,这样对于前人在艰苦实验后所得出的生物知识结论是不尊重的,是不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体现。学生只是在教师布置实验任务之后简单地操作仪器,观察到实验对象之后就结束了实验,完全不会对实验对象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三、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
生物的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应当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偏离教学方向。同时,教师还需要实时了解学科的发展情况,紧跟学科热点来开展实验教学。在创建系统性的实验教学机制时,教师需要将学科热点理论应用在其中,从而提升教学机制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在这样的实验教学机制下,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而学校也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另外,生物学科的主要特点就是和实际生活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而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也应当根据学科的特点,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从这些热点事件中挑选实验的素材,从而提升实验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这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频繁接触到实际生活的案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持的基础。
(二)革新考核形式
生物教师需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来对实验教学的考核形式进行调整和革新,将注意力从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过程。长期以来,教师都是按照学生的实验结果来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这就会造成考核形式存在局限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为此,教师必须对考核形式进行革新,按照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来选择合适的考核形式。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实验时从旁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验时间、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的考勤状况、实验报告等情况来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
(三)检查实验工具
生物实验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以及培养大有裨益,老师需要抓住这一重要的环节,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给予学生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保障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尽量避免后期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以及障碍,教师需要做好课前检查工作,了解实验器材的正常运作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期生物实验教学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实验检查以及课程分析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教师需要以一些比较容易损坏的器材为重点检查对象,分析学生的实验操作原则以及前期的实验目的,对损耗较大的器材进行及时的更换,保障后期实验教学的有效落实。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之中掌握生物这门学科学习的核心技巧,主动利用所学习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相关问题,提高举一反三和活学活用的能力。 (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所有的生物实验都是通过实践来探求真知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在实验时对自然规律和真知秉承着敬畏的态度,严格地按照实验标准来进行操作,并准确记录下实验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如果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具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实验,就不要太苛责地去强行还原实验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选择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专业人员实验操作的视频或者用具有相似反应的材料来代替,同时辅助说明讲解,这种方式是更加适合实际情况,并且能够让学生明白实验流程和反应原理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进一步保证实验教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而不是为了强行走流程而进行实验,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
(五)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目标
在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作为生物实验教学的主体,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教学,不能纯粹因为赶教学进度而进行形式主义上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实验观察和操作上,在实验开始阶段要确保学生明确这节实验课的观察对象和观察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自主思考来加强他们对生物知识和生物反应的认识和理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生物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才不是抽象生涩的,学生才能通过自己观察的结果来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生物实验当中,使得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原先的实验教学中,课堂时间都集中在教学理论讲解和实验示范操作中,学生只能被迫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结论。有些座位靠后的学生或者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学生就不会对教师示范操作的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使得实验教学的效率低下、效果微弱。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设身处地地参与就不会真正体会到生物实验的乐趣,影响学生的实验学习积极性。因此,生物教师必须要在实验教学中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目标才能将学生代入课堂教学当中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六)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只有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对生物实验的尊重和重视。首先,教师要发挥对于学生的正向引导,在生物实验中要秉承着严谨科学的原则,是什么就是什么,这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学习中也秉承着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心态,在出现实验失误或者与原本应该发生的实验反应有冲突时要端正心态,不要气馁,也不能将失误当成真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在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中,存在着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师对生物教学存在偏见、学生的观察重点偏移、實验时观察的准确度低、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提升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实施结合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革新考核形式、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优化实践教学的质量,有利于为中国的生物科学领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珏.用评价量表导引合格考实验教学的研究——以质壁分离实验为例[J].现代教学,2018(11):60-62.
[2]刘志新,杨靖,余春芳,刘龙,位秀丽.基于问卷星平台的“微测试”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12):58-60.
[3]运晨霞,梁亮,农清栋,聂歆闻,屈泽强,罗雪菲,兰太进.基于Flash平台的《T细胞发育记》微课设计与制作[J].大众科技,2019,21(10):4-5.
[4]林敏.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辅助高中生物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155-156.
作者简介:
孙力生,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哈达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