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处于长足发展之中,教学改革创新成为不可规避的首要课题。新一轮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快课堂组织模式的创新步伐极具必要性。现结合当前教育形势,明确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方向,并立足课堂教学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创新的有效落实途径展开探讨,以期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推动学生英语素养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教育改革
一、 引言
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现如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育价值不可忽略。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是英语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关乎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足发展。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教学需求,以及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制衡成为教师普遍存在的教学困惑。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影响之下,课堂教学局限性愈加凸显,教育新思想的贯彻落实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之下,立足素质教育新形势以及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快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尤为重要,以促使英语教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展现教育价值。
二、 教育改革视域下加快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面对教育形势的转变,传统的背书式英语教学模式饱受诟病,原本应该生动丰富的语言课堂被纷繁复杂的理论知识与解题技巧所充斥,高投入低回报的教学低效问题使教师陷入教学疲态。而学生则呈现苦学状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要求渐行渐远,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此情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构建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高效英语课堂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墨守成规的教学思维,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认知情况,以创造性思维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之中,形成自主、互动、实践的英语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创新促使师生从琐碎的英语知识中跳脱出来,理解英语语言学习本质,体会英语语言魅力,获得英语学习成就感。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实践能力,加快素质教育精神的有效落实,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三、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新旧教学观念处于胶着状态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如今,来势汹汹的素质教育新理念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正面交锋,呈现鲜明的两极分化,陷入胶着状态。具体而言,“尊师重道”“师道尊严”是中国文化传统,但是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反而形成了初中英语教学改革道路上的重要阻碍。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导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失衡,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欠缺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而且批判性思维薄弱,形成了照单全收式的英语学习观念,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虽然教学创新已然提上英语教学改革日程,但是对新课改的教育精神内涵理解不到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意味。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有效性,热烈非凡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但是抛开现象看本质,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拿捏不到位,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较为浅显,貌似高效实则无效甚至低效。
(二)教学内容过于依附教材
教学内容是决定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是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中,教材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加上教師对于教材的运用过于刻板,导致英语教学内容呈现烦琐、滞后、局限等问题。第一,欠缺整体性。语言的学习在于融会贯通,但是在应试教育余温尚存的当下,教师过于强调词汇、语法知识、解题技巧等知识,导致教学内容呈现碎片化,而由于思维能力的薄弱,初中学生难以通过自我意志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而影响学生对于英语的整体感知。第二,欠缺拓展性。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囊括了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日常交际能力以及西方文化认知等。然而过于依附于教材的课堂内容构建缺乏必要的课外补充与拓展,极易将学生的思想与认知禁锢于框架之中,限制英语能力的提升。第三,欠缺时代性。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极为必要。但是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不利于学生英语素养的长足发展。
(三)教学方法突破陷入瓶颈
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教学走向。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改革创新的有效落实陷入瓶颈。在新课改的促进之下,针对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方兴未艾,各类形式多样的新型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其实践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在当前中考文化背景之下,师生面临残酷的中考竞争,初中英语教学对于分数的执着追求有增无减。而讲练式教学在巩固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因此仍然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通常采取知识讲解与题海训练方式促使学生英语应试能力得以快速提升,却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英语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教学方式削弱了英语教学趣味性与有效性。虽然教师尝试融入新型教学方式,但是对长期处于应试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而言,其接受度并不高,难以实现长期的有效实施。
四、 教育改革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平衡师生关系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基础。新课程改革实质上是教与学关系的调和,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构建“双主体”课堂。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一名有温度的引导者,打造有温度的黏性课堂。以“Looking different”单元教学为例,教学主题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性。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营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距离,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首先,注重课前导入设计。设置“free talk”环节,师生运用日常用语进行简单交流,锻炼学生口语的同时增加师生近距离互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教师为学生预留独立思考与理解知识的空间,并以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如对have与has的区别、运用情境,学生极易产生混淆。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展示思考过程,便于快速了解学生的认知盲区。同时,要积极回应学生提出的质疑,接受学生的启而不发,并提供针对性的引导。通过适当放慢课堂教学节奏,给予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关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跳脱教材框架,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打破单纯以教材为中心的构建方式,紧跟社会发展脚步,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因此,教师立足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层次性及实用性。以“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单元教学为例,围绕天气、假日旅行以及节日展开英语知识学习。首先,教师转变照本宣科的教学内容结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重组。如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打破模块界限,引导学生剖析知识与技能的关联性,建立整体化的英语学习意识。抑或是课内知识与课外拓展的相互支持,在课前加入文化背景渗透,西方日常口语化用语积累等,促进英语思维的建立,为英语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奠定基础。其次,转变机械的以文本为载体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增加英语原音音频、视频等内容。以动态画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能够更为直观地体现语言的运用情境,不仅能够促进语感的形成,而且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引领学生感知英语语言及文化的魅力。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塑造鲜活、高效的英语课堂。
(三)秉持学以致用,丰富教学方法
英语作为一项语言交际工具,教学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因此,教师应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自觉性,构建互动性课堂。以“Playing sports”单元top1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探究式学习,增强师生以及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学中做。首先,面对枯燥的词汇记忆,教师要向学生传递科学、高效的单词学习方法,如自然拼读法,建立音素意识,促进自然拼读规律的内化,将复杂的学习过程简单化。同时,以趣味性的训练方式实现单词的巩固,如设置单词拼图、传声筒等趣味性词汇游戏,提升单词认读能力以及拼读能力。其次,针对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模式化的大班制进行合理分化,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实现思维拓展。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薄弱性,以任务为引导,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向进行把控。如设置提炼段落关键词、归纳文本主要内容、标注新单词与句型并感知其语境、结合阅读内容改编情境对话等,以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四)立足个性发展,完善评价体系
教學评价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窗口,也是学生明确学习漏洞,调整学习方向的重要依据。在推崇个性化发展的素质教育新时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具有针对性,展现其指导价值。以“Our clothes”教学为例,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设置教学评价环节。首先,丰富评价内容,构建多功能的评价体系。教师摒弃“唯分数论”结果式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立足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综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果等,立足多维度评价视角,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其次,拓展评价主体,树立主人翁意识。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既渴望展现自我观点,又渴望被认可。针对学生成长特性,教师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采取自我评价、互评互改的方式,充分发挥同学之间的共性认知优势,形成认知与思维的碰撞,激发学习自觉性,优化学习方法,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对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教学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揭露了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提升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教师应立足教育新理念的教学要求,探索契合于学生发展的英语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楼凌林.“做中学”:让“鱼”和“熊掌”兼得:初中英语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探索[J].校园英语,2020(50):79-82.
[2]姜颖.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9):57.
[3]张秀臻.浅谈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势[J].中学生英语,2019(20):72.
[4]刘英杰.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9(8):93-94.
作者简介:
邱雪娟,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仙游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教育改革
一、 引言
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发展的现如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育价值不可忽略。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是英语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关乎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足发展。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教学需求,以及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制衡成为教师普遍存在的教学困惑。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影响之下,课堂教学局限性愈加凸显,教育新思想的贯彻落实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之下,立足素质教育新形势以及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快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尤为重要,以促使英语教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展现教育价值。
二、 教育改革视域下加快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面对教育形势的转变,传统的背书式英语教学模式饱受诟病,原本应该生动丰富的语言课堂被纷繁复杂的理论知识与解题技巧所充斥,高投入低回报的教学低效问题使教师陷入教学疲态。而学生则呈现苦学状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要求渐行渐远,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此情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构建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高效英语课堂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墨守成规的教学思维,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认知情况,以创造性思维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之中,形成自主、互动、实践的英语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创新促使师生从琐碎的英语知识中跳脱出来,理解英语语言学习本质,体会英语语言魅力,获得英语学习成就感。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及实践能力,加快素质教育精神的有效落实,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三、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一)新旧教学观念处于胶着状态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如今,来势汹汹的素质教育新理念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正面交锋,呈现鲜明的两极分化,陷入胶着状态。具体而言,“尊师重道”“师道尊严”是中国文化传统,但是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反而形成了初中英语教学改革道路上的重要阻碍。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导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失衡,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欠缺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而且批判性思维薄弱,形成了照单全收式的英语学习观念,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虽然教学创新已然提上英语教学改革日程,但是对新课改的教育精神内涵理解不到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意味。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有效性,热烈非凡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但是抛开现象看本质,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拿捏不到位,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较为浅显,貌似高效实则无效甚至低效。
(二)教学内容过于依附教材
教学内容是决定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但是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中,教材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加上教師对于教材的运用过于刻板,导致英语教学内容呈现烦琐、滞后、局限等问题。第一,欠缺整体性。语言的学习在于融会贯通,但是在应试教育余温尚存的当下,教师过于强调词汇、语法知识、解题技巧等知识,导致教学内容呈现碎片化,而由于思维能力的薄弱,初中学生难以通过自我意志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而影响学生对于英语的整体感知。第二,欠缺拓展性。英语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囊括了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日常交际能力以及西方文化认知等。然而过于依附于教材的课堂内容构建缺乏必要的课外补充与拓展,极易将学生的思想与认知禁锢于框架之中,限制英语能力的提升。第三,欠缺时代性。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极为必要。但是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教育需求,不利于学生英语素养的长足发展。
(三)教学方法突破陷入瓶颈
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教学走向。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改革创新的有效落实陷入瓶颈。在新课改的促进之下,针对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方兴未艾,各类形式多样的新型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其实践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在当前中考文化背景之下,师生面临残酷的中考竞争,初中英语教学对于分数的执着追求有增无减。而讲练式教学在巩固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因此仍然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通常采取知识讲解与题海训练方式促使学生英语应试能力得以快速提升,却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英语思维,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教学方式削弱了英语教学趣味性与有效性。虽然教师尝试融入新型教学方式,但是对长期处于应试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而言,其接受度并不高,难以实现长期的有效实施。
四、 教育改革视域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平衡师生关系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而言,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基础。新课程改革实质上是教与学关系的调和,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构建“双主体”课堂。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一名有温度的引导者,打造有温度的黏性课堂。以“Looking different”单元教学为例,教学主题贴近生活且富有趣味性。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营造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距离,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首先,注重课前导入设计。设置“free talk”环节,师生运用日常用语进行简单交流,锻炼学生口语的同时增加师生近距离互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教师为学生预留独立思考与理解知识的空间,并以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如对have与has的区别、运用情境,学生极易产生混淆。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展示思考过程,便于快速了解学生的认知盲区。同时,要积极回应学生提出的质疑,接受学生的启而不发,并提供针对性的引导。通过适当放慢课堂教学节奏,给予每一位学生更多的关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跳脱教材框架,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打破单纯以教材为中心的构建方式,紧跟社会发展脚步,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因此,教师立足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拓展,以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层次性及实用性。以“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单元教学为例,围绕天气、假日旅行以及节日展开英语知识学习。首先,教师转变照本宣科的教学内容结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重组。如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打破模块界限,引导学生剖析知识与技能的关联性,建立整体化的英语学习意识。抑或是课内知识与课外拓展的相互支持,在课前加入文化背景渗透,西方日常口语化用语积累等,促进英语思维的建立,为英语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奠定基础。其次,转变机械的以文本为载体的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增加英语原音音频、视频等内容。以动态画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能够更为直观地体现语言的运用情境,不仅能够促进语感的形成,而且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引领学生感知英语语言及文化的魅力。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塑造鲜活、高效的英语课堂。
(三)秉持学以致用,丰富教学方法
英语作为一项语言交际工具,教学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因此,教师应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自觉性,构建互动性课堂。以“Playing sports”单元top1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探究式学习,增强师生以及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学中做。首先,面对枯燥的词汇记忆,教师要向学生传递科学、高效的单词学习方法,如自然拼读法,建立音素意识,促进自然拼读规律的内化,将复杂的学习过程简单化。同时,以趣味性的训练方式实现单词的巩固,如设置单词拼图、传声筒等趣味性词汇游戏,提升单词认读能力以及拼读能力。其次,针对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模式化的大班制进行合理分化,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实现思维拓展。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薄弱性,以任务为引导,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向进行把控。如设置提炼段落关键词、归纳文本主要内容、标注新单词与句型并感知其语境、结合阅读内容改编情境对话等,以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四)立足个性发展,完善评价体系
教學评价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的重要窗口,也是学生明确学习漏洞,调整学习方向的重要依据。在推崇个性化发展的素质教育新时期,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具有针对性,展现其指导价值。以“Our clothes”教学为例,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设置教学评价环节。首先,丰富评价内容,构建多功能的评价体系。教师摒弃“唯分数论”结果式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立足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核心素养教育要求,综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果等,立足多维度评价视角,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其次,拓展评价主体,树立主人翁意识。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既渴望展现自我观点,又渴望被认可。针对学生成长特性,教师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采取自我评价、互评互改的方式,充分发挥同学之间的共性认知优势,形成认知与思维的碰撞,激发学习自觉性,优化学习方法,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对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教学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揭露了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提升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教师应立足教育新理念的教学要求,探索契合于学生发展的英语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楼凌林.“做中学”:让“鱼”和“熊掌”兼得:初中英语课程创新教学实践与探索[J].校园英语,2020(50):79-82.
[2]姜颖.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创新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9):57.
[3]张秀臻.浅谈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势[J].中学生英语,2019(20):72.
[4]刘英杰.浅谈初中英语教学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9(8):93-94.
作者简介:
邱雪娟,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仙游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