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gshengs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化学科目而言,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初中的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具备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
  一、 引言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当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可以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其能够成为符合我国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近些年,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已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之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养成是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 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 化学课程降低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目前在我国初中化学中,教师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必须培养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大部分高中学生从接触高中化学就形成了固定的思维,认为化学较为抽象化,从而对这个科目产生抵触感,课上注意力难以集中,久而久之,大量的化学知识积累到一起,就更难以有效的学习了。基于此背景下,学生对化学失去了学习兴趣,课堂难以跟随教室的授课速度,课下作业完成率较低,核心素养成了空谈。
  (二) 化学教学模式古板
  现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模式是满堂灌,教师从来不会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一节课程都按照自身的想法去设计,学生被动的听课,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授课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古板,背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没有融入多媒体技术,甚至有一部分化学教师完全不懂得如何操作现代化技术,采取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以往陈旧教学模式,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教授,仅仅凭借口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化学实验课程开设无意义
  众所周知,化学课程主要以实验为主,根据实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实验现状而言,大多数化学实验仅仅凭借教师的单方面演示,一部分学生无法有效的观察到实验现象,还没有来得及提出质疑,实验就已然宣布结束。学生只能被动的观看,而不能亲自动手操作,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何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 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化学核心素养,不断的改进教学,利用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在化学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并将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教学中注重科学伦理的教育
  科学伦理指的是,每一个人都要在实际生活中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不因一己私利伤害他人生命,而这正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在进行化学教学时,化学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必须灌输给学生科学伦理,让其不故意损害化学用具或者不故意利用化学物质危害他人。例如在学习《硫酸》这一化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身边真实的案例为学生讲解硫酸对人、事、物等等造成的危害,硫酸具备强大的腐蚀功能,只要沾上硫酸,必然会出现事故。通过真实案例教师可以借此为学生讲解硫酸的功能以及危害,让其对硫酸这一抽象词汇有全面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前期讲解化学知识时,对学生进行科学伦理教育,让学生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二) 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
  思维能力是引导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更是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科的差异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化学科目而言,其思维模式具备自身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从化学宏观以及微观和符号世界等多个方面来看待问题。例如初中化学内容中过多的涉及了H2和O2的反应,这不但为学生呈现出来了微观和宏观的特点,也呈现出了符号世界的特点。任何一种化学物质都存在其本质的差异,所以,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从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等内容进行教授,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化学思维体系。
  (三) 设计问题
  化学教师通过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并将其学习到的知识用来解决问题,迁移出新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在化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其可以进行自主推理,培养自身核心素养。
  (四) 以实验探究模式进行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的化学反应,知识点复杂,学生记忆起来较为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实验探究来解决。例如在学习有关于“空气中O2的成分”时,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充满疑虑,如果教师只仅仅口述,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深化学生的记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四、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讲,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初中有效课堂必须展现出学生对未来发展以及能力提升的统一,不但要迈向核心素养,更要提升应试能力,根据两者之间的交集,提高化学教学效率,这是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田卫兵.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缪娟.初中化学教学中培養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
  [3]邓静.从核心素养角度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逻辑点[J].发现,2017.
  [4]徐燕子.基于核心素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的培养初探——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为例[J].文理导航,2017.
  作者简介:
  郑丽金,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宁德福安市城北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高中的重点科目,清晰的解题思路与高效的学习方法是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需针对这两点进行培养。本文结合物理教学经验,并通过归纳总结,提出了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建立物理错题本,与加强对物理定律的记忆与理解等教学措施,可供高中物理教学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思路;学习方法;培养  一、 引言  高中物理是重点科目,但
时代呼唤创新人才,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和突破.而现在的新课程改
学校发展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而先进的教育理念要靠校长的与时俱进、创新思维.作为校长要挤出时间多查资料,要领先学习理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在认真钻研现代教育理论的基
众所周知,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与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然要求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
中学校园里非正式组织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心理基础,加强中学校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加以科学的引导,使其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非正式组织舆论领袖的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第一位雕塑家是“家庭”;第二位雕塑家是“学校”:第三位雕塑家是
谈起写作,一直以来是令很多小学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
摘 要:化学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拓展性教学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拓展性教学,学生的思维将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开展,实践探究和应用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增强。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拓展性教学实施的意义,对拓展性教学形成了正确的认知之后,再在前文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高中化学拓展性学习的策略,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中;化学;拓展性
学生参与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和分析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现状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医学院校20节英语常态课为样本,采取课堂观察的研
《鸣凤记》与《清忠谱》都有专写“梦”的出目(《仙游祈梦》、《忠梦》),但作家对梦的虚实处理、梦在剧本结构中的作用安排都不同,由此,也可窥见作家思想上的异同。 “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