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积极而扎实的词语教学策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ang198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词语教学始终依附于识字、阅读和写作教学之中,常常限定在识记、理解的机械层面,这种消极的认知体验常常导致词语教学的整体效益低下,这就需要走向积极的语用表达实践,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发展。
  一、细读品味,在还原中让词语表达的形象更鲜明
  汉语言是一种文字语言,很多词语,尤其是一些文学性语言,字词都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开始时好像已经理解了,但细致想来又是模糊不清的。词语的这种自带的动态生成性就构建出了鲜活的生命律动。这就需要在词语教学时,将原本动态性的词语还原成为活生生的形象,使得词语所表达的形象更加鲜明。
  如在教学《女娲补天》这篇课文中“可怕”一词时,我就展开了这样的教学:首先,在学生朗读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之后,引领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四个“可怕”,夯实并强化学生内在的情感;其次,相机紧扣课文中“黑黑的大窟窿”中“黑黑”这个关键词语,让学生说说大窟窿的可怕之处在什么地方。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深沟”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好像看到了什么。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从课文的语境入手,引领学生描述山冈上的“火”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如果走近这团火,能看到哪些景象,并相机理解课文中的“围困”一词。最后,出示从语段中提炼出来的“窟窿”“熊熊烈火”“深沟”等关键词语,让学生对核心词语“可怕”形成了更为深切的体验。
  我紧扣学生阅读文本的初步体验,为还原课文语言所描述的形象提供了一个极具冲击的认知点。另外我还通过组织学生深入品读、链接生活、结合语境,还原了“可怕”背后的鲜明形象,使得学生原始的主观感受,演化成为最直观、最鲜明的体验,学生的思维也就顺着词语的路径进入了文本的内核。
  二、多维感知,在聚焦中让词语裹挟的意象更丰满
  很多词语在独特的文化体征下,本身就裹挟着丰富的价值意蕴,融合了作者的内在情思。阅读文本就需要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所承载的独特意象,走进作者丰富的价值意趣,形成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出自著名的古典名著《三國演义》,主要讲述了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利用妙计向曹操巧借十万支箭的故事。很多学生对这篇课文讲的故事并不陌生,在书本或者影视作品中都已经看过。因此,关注人物和故事情节已经不再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而需要抓住特定情境中富有独特韵味的特殊词语。如在结题时,我相机板书“草船借箭”,引导学生明晰课题中与现在生活相去甚远的两个概念:“草船、箭”。学生经过自己在影视作品中的认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自己所了解的“草船”和“箭”,我相机出示“草船”和“箭”的图片,给予学生以直观性的认知体验;随后,我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课题中的“借”字上,并相机出示工具书中对于“借”字的揭示,让学生尝试从词语所构建的语境中理解“借”字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来丰富这个“借”的意蕴,认识到这里的“借”更多的是一种智慧和计谋,已经完全不是其字面意思这么简单了,已成为了一个文化意象。我引领学生从表象到文化,既让学生深入感知词语的本真意思,同时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感知其独特的文化意味,进而使学生对整个词语的感知丰满化、立体化。
  三、提炼分类,在组合中让词语承载的意图更清晰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般而言词语的教学只停留在词语的内容层面上,而真正的语文教学对词语的感知理解必须要深入到“为什么要这样用”的层面上,将教学的视角直指词语的意图维度,借以引领学生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匠心。一般来说,从单个的词语难以真正洞察作者创作的意图,只有通过组合的策略、整体的感知,才能让作者的创作用意初现端倪。
  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三组词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一组关于地震危害类——“混乱、瓦砾、破烂不堪、废墟、爆炸、地震”。朗读完这一组词语,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整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对这次地震的感受,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次地震,你会选用哪个词语?第二组关于地震心境类——“悲痛、绝望、颤抖、叹息”。朗读完第二组词语,你觉得这又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并将其意义引申。地震最可怕的地方不仅仅是对房屋的影响,还有对人物的心灵巨大的冲击;第三组关于地震营救类——“坚定、安顿、挖掘、拥抱”。朗读第三组词语,你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联系课文的内容进行了解。
  在这一案例中,我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词语提炼,并依照地震危害、地震引发的情感体验、地震的营救方法进行分类和重新组合,便能够清晰地展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发挥词语所承载的巨大效能,让词语所应该释放出来的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关注特色,在陌生中让词语达成的境界更深邃
  很多优秀的作品其语言的选择已经不仅仅是作者意欲表达的情感体验,有时也是他们真实生命的表达,或者是自我生命意识摆脱平庸的一种自由倾吐。所以,在一些语言的运用上,很多作者都会运用一些陌生化的手法,使得自己创作出来的文本更加独特。所以,教师就需要以自己专业化的视角来感知语言的独特别致,感受语言表达所承载的丰富而深刻的意蕴。
  我们就以经典文本《一夜的工作》为例,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运用朴实而浅近的、无华而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周恩来总理辛勤工作的情景,从而表达了对周总理无比热爱和景仰之情。为此,这篇文章所呈现出来的最大陌生感,就应该源自于语言的朴实无华与情感的浓烈真挚。由此,我在教学中就以课文中朴实而真挚的语言为切入点,展开了这样的教学:(1)概读课文,请梳理并概括出课文围绕着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从中你有了哪些感受。(2)细读课文,圈画出课文中含有“一”的词语,并进行整理分类。如能够反映条件陈设简陋的,有“一间房子”“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一盏台灯”;如展现工作任务繁重的,有“一叠文件”“一尺来高”;如揭示周恩来总理工作认真的,有“一句句审阅”“画一个小圆圈”“看完一句”“一边看一边思索”“停笔想一想”“问我一两句话”。(3)统整联系: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是哪一个?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对比,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4)再次出示课题中的“一夜”,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周总理所度过的每一个夜晚都是这样的,你又有怎样的感想?将自己的感想描写出来。(5)创设情境,假如我们有机会能够站在周总理面前,你会怎样向他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教师配置音乐,引导学生富有感情地诵读自己撰写的内容。)
  在这一案例中,我并没有紧扣课文中的哪一个词语,而是发现了这篇课文与其他文本有着巨大不同的一种语言现象,即含有“一”的词语众多。我以课文中含有“一”的词语作为抓手,让学生在超越常态化的阅读经验之后,形成了阅读这篇文本独特的陌生感,深入把握这一类词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让陌生化的表达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了语言,走进了文本,走近了人物,在把握文本大意的基础上,与作者进行了深入、理性的对话,为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更是促进学生核心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于建构学生的语言储备、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本特质,凸显儿童认知规律展开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市怀远县榴城镇魏郢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轮椅上的霍金》主要讲了享有“宇宙之王”的英国科学家霍金的故事。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走进人物内心,笔者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抓住本文最突出的表达方式“对比反衬”,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领悟“对比反衬”的精妙,感受霍金的精神魅力。  一、比较词语,初步感受对比反衬的作用  初读,出示第一组词语:  瘫痪 完全瘫痪  禁锢 长期禁锢  变形 彻底变形  读读这些词语,比较并说说左、右两边词组的不同。引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回味无穷。我在教学中遇到的点点滴滴,都好似那宽广的大海边堆积的五彩的贝壳——有的让我欢天喜地,有的让我哭笑不得,有的让我措手不及……可谓无奇不有。其中教学《识字1》的情景仍让我记忆犹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便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他们大声回答道:“喜欢!”于是,我便接过话茬说:“现在是美丽的春天,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出去游玩,好不好?”大多数学生听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通过将教学内容和课后练习融入生活,通过策略优化,积极探索更多高效的途径,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语文园地四》(统编本二上)的“写话”为例进行阐述。  一、梳理板书,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梳理板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如何梳理板书,帮助学生厘清头绪,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提供给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借助文本语言学习获取信息能力、发展思维与语言表达力、进行审美体验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个性化的理解和认知,我们应正确加以引导,适切地进行阅读拓展,切忌在远离编者意图和文本意蕴中过度发挥。  一、阅读拓展不应违背课文主旨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借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阅读教学中的
目前,统编本教材在全国所有的小学铺开使用。通过对两个版本教材的对比我们发现,整个小学阶段,统编本教材涉及想象类的习作共安排了十多次。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就结合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一、依托精读课文,厘清想象真谛  1.源于生活,创生想象  想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安排了以“奇妙的想象”为
主 持人:  陈昭庆:广东教育杂志社副社长,《广东教育·职教》杂志执行主编,副编审   嘉 宾:  廖益:广东省电子技术学校校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李伟东: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高级讲师   潘洪楠: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副教授   周发茂: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高级讲师   李灿佳: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校长,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广东省人民
高技能人才可以入户广州    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在就业地连续就业满一定年限的,可以申请入户,其配偶、子女、父母的户口可以随迁。这是记者从提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一审的《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草案)》中获悉的。  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技能人才应有的待遇,对在经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政府津贴制度。高技能人才在就业地连续就业满一定年限的,
小学低年级的课文一般都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其中包含了不少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这样教师便能更好地开展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发展心理机能的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且低年级课文也具有不少插图,所以我在教学中便利用这
走进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南海校区,我们立刻被眼前山清水秀的风景所迷醉。整个校园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微风轻拂,绿草茵茵,鲜花喷香,充满朝气的学生欢声笑语;规划整齐、错落有致的学校生活区,被茵茵绿草围绕的图书馆大楼,整洁现代的实训中心,宽敞明亮的学生饭堂。让我们惊叹这里既有桃源的清幽,又有磅礴的大气;既有小家碧玉的温婉,又有骠悍大将的风范。而这些不同的风格在石化职校搭配得如此和谐
过去,语文课程的属性定位一直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摇摆,也有主张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近年来,语文的“言语性”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根据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福建師范大学潘新和教授认为,“语文的种差既非工具性,也非人文性,而是言语性”。因为只有“言语性”,才能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完满和谐地融入。以表达为本位,应当成为语文课程的实践指向。  一、课程价值:以表达为本位的视角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