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峥 每个演员都是一本书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净、清爽,是巩峥给人的第一印象,看着他的戏,举手投足间带出的气质,让人感觉到很深的积淀。冷峻的目光有时让人感觉很冷,但那淡淡的微笑,即让冰雪瞬间消融。聊自己的经历,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十几年一路走来,艰辛与幸福同在,巩峥说:无论结果是怎样,我都很享受当演员的过程。没错,每个演员其实都是一本书,值得细细品味,仔细阅读。
  
  生活是一种历练
  
  每个人的职业选择也许是上天注定的,演员大抵如此。从小就热爱表演的巩峥,模仿能力很强,看到电视中好玩的镜头,都要表演一番,并且惟妙惟肖。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所有孩子都有的梦想,就是出现在闪闪的镜头前,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勇气把梦想变为现实。“我当时毕竟在南昌市,要想有更大的舞台,必须先迈出第一步,正好赶上电视台招人,于是我先考了电视台,我想这样就跟我想要做的事接近了一步。”巩铮说进入电视台之后,开始了他的主持人生涯,由于形象、声音的优势,进入电视台不到半年的他就开始主持大型栏目,当时在江西横扫各大奖项。
  由于比较出众,巩峥被借到江西卫视,江西卫视为了挽留他,给出了三个条件:一、捧成江西一线主持人;二、编制从南昌调到江西卫视;三、一个月五千工资。这三个条件在十几年前是非常丰厚的条件。巩峥说:“一次意外出了一场车祸,让我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我有很多事应该去实现,所以想去更大的舞台。”任凭江西卫视的挽留,巩峥去意已决。
  在没有任何一个熟人情况下,巩峥只身来到北京。通过偶然的机会进入央视,在外人看来这样一个大的平台,但并没有让巩峥满足,他说:“我是个比较随性的人,我有自己的愿望与目标,但不会为这些愿望与目标去刻意修饰自己,艺人需要展示自己的平台,也需要表现自我的内容。主持人的工作其实是一个多积累与多释放的工作,就像写文章,同一个题目,你总有语尽词穷的时候。而且,我更喜欢有挑战性的东西,那时侯演戏对我是全新的东西,所以,也就没想太多,离开,对我来说也意味着新的进入。”
  
  演员有时是被动的
  
  在《我家不打烊》《滇西往事》《恰同学少年》等多部影视剧中有出色表现的巩峥,亦正亦邪,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谈到自己的戏路,巩峥说:“做演员是很被动的,而且作为一个新人,选择剧本的余地就更小了,我没有固定自己的表演路线,作为演员,我觉得是应该具备可以驾驭任何角色的能力的,当然,我不是说自己如何能够把握所有人物角色,我是觉得任何一个角色演出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一个自我历练的机会,我目前需要的是表演方面的多位积累。在我拍摄的几部戏当中,有不少很有经验很有才华的前辈,所以,从他们身上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戏里戏外,收获很多。”
  走红是每个演员的终极目标,每个演员都在为之努力,因此出现了各种为走红而使用的各种招数,看待这个问题,巩峥说,“我当然希望自己的知名度高些,那是对自己艺术成绩的一种肯定,人气对艺人来说是首要的,因为你的作品,你的表演是为大众的,没有他们,你就失去了根基。但是我不会选择任何的炒作方式,凭空制造一些所谓的焦点去发布新闻。这与我的为人准则有关吧。我始终抱着无论走怎样的路都得靠真本领的态度,生活需要真实,工作更需要真实。”
  “我周围的朋友也都是很了解我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里的确有很多给过我帮助或想给我帮助的朋友,我是个重义气的人,一般朋友的指点能采纳的都会采纳,但是超原则范围的东西,我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要学会掌控自己
  
  正在浙江横店热拍的25集电视连续剧《七品芝麻官》中,巩峥饰演一个冷峻,正直,心思缜密,武功高强的杀手,因误会常知县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一直找机会欲杀常知县报仇雪恨,但是通过与常知县的相处发现,常知县是个好人,若干年前的杀父之事只是个误会,并且在两人的交往中,通过很多事情化解了埋藏在巩峥心中的仇怨,巩峥成为常知县身边一个得力的护卫,协助常知县断了很多案子。
  在这部剧中,巩峥有许多的打戏,没练过武术的巩峥初次上阵即展示出自己的天赋,得到武术指导的赞许。巩峥一脸正气,但是在许多的影视剧中饰演反派人物,这很难让人把眼前这个阳光的男人联系到一起,说到这,巩峥笑说:“我在戏中饰演的反派更多,你看到的我和戏中不太一样,演员都是这样,不能把生活和演戏混到一起,要学会掌控自己,无论是演技还是人生。”
其他文献
于正,别名余征,1978年生于北京,是一位职业编辑、制作人。1999年跟随香港著名导演李惠民先生学习编剧,2002年离开李惠民工作室独立编剧至今,现在多担任电视剧制作人。代表作品有《大清后宫》、《胭脂雪》《美人心计》、《宫》等。    我不需要维权     影视圈:你觉得“剧本荒”吗?  于正:我觉得剧本挺荒的,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受桎梏比较深,然后一代一代传承的不是很细腻,所有的东西受到很多固定思维
期刊
国内著名金牌制片人,1997开始从事电视剧的制作与发行。他以制作拍摄婚姻情感剧而见长,其拍摄的《中国式离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新结婚时代》、《家常菜》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均获得良好的口碑与收视率。    拿不到好剧本,  是因为用心不够    影视圈:作为金牌制片人,您如何看待当下的剧本荒?您选择剧本有什么标准吗?  朱质冰:在我看来好剧本并不少,如果你拿不到好剧本,是因为你用心不够,某些制作
期刊
金英马集团资深制片人,先后制作过《国家使命》、《康定情歌》、《突出重围》、《士兵突出》、《父爱如山》等作品,曾多次在中央一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并创造了收视热点。郭宏尤其擅长制作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作品。    剧本不强,是手艺欠佳    影视圈:您从事电视剧制片多年,在您看来,当下影视圈是否匮乏好剧本?您拍摄的军事题材剧集较多,是对这个类型有偏爱吗,您挑选剧本有什么原则吗?  郭宏: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
期刊
这个市场非常残酷,导演如果被动了,很容易被淘汰。曾有两个导演,因为年龄大了而被制作人淘汰掉,我觉得寒心。导演跟演员一样是吃青春饭的,我想到我老的时候,一定要有自主权,想拍的戏自己可以拿出钱来拍。    走进王小康工作室,室内甚是清幽,他的作品剧照像展品一样布局井然,错落分列,颇像一个小型展览馆。这些影像记录,可直观看出他的作品风格。王小康坦言自己是个能赚钱的导演,他说,去年拍了120集,整个发行卖
期刊
新锐电视剧导演,执导筒十五年来,作品类型涉列博杂,商业人文转换从容,他的创作理念,始终围绕史诗和情怀。  主要作品:《新乱世佳人》、《记忆之城》、《暗香》、《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等。    编剧是一个人的战斗    影视圈:编剧团队和导演的碰撞合作,怎么算是良性的?  杨:尊重和善待编剧。说实在的,他们这活儿太苦了。像导演这个工种,你可以在现场跟几十个人耗,有了问题你拿掉它就OK了。但编剧永远是在跟
期刊
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看似风光的娱乐圈更是繁华背后无限凄凉。尤其是女明星,极易在红颜老去时黯然收场。这也让她们中的一些人很早有了危机意识,能够在风头无两的当口乘胜追击,把事业目标定得更高更远。跟过去女明星争嫁豪门的模式不同,越来越多的女明星在积极让自己成为豪门。陆续一批女明星工作室的成立,也让这些看起来很“花瓶”,但做事赚钱绝不含糊的女明星们,施展出当一个好“老板”的本领。  章子怡、范冰冰、李
期刊
要说经久不衰,没有哪个元素敢站出来这么说。然而,时隔多年,若能重新回潮,也能代表这一元素的实力和魅力了。  2011年春夏,波点风重新回到我们眼前。处在潮流顶峰的大牌艺人、街头潮人怎能错过这一火辣元素?或优雅甜美或成熟干练,波点元素势如破竹般肆虐各家衣橱。上至衫、裙、头饰,下至短袜、鞋子,从头到脚都被波点潮流俘获攻陷。  各位准备好了吗?一起来次完美的波点之旅吧!
期刊
和唐昱聊天,慢条斯理的语速透露着无比的冷静,很难让人把这个理性的导演与他的年纪联系起来。对电影的侃侃而谈,让人不由得敬佩,作为一个80后导演,能有如此的生活沉淀的确不是易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对生活有所感悟,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的可以记录生活,并通过影像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是唐昱是幸运的,他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之努力,通过影像的方式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展示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个导演都希望将最
期刊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是北美电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时,既有新年假期的合家欢大制作,又有瞄准各个奖项的“学院派”影片。2012年更是如此,在大洋彼岸的好莱坞,没有人在乎2012世界末日的传言是否属实,这个电影工业最发达地方的人们只在乎手中的电影项目是否赚得盆满钵溢,是否赢得各项大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2月底的奥斯卡,能捧得一两座小金人回家是所有电影人的终极梦想。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挑选了15部电影为
期刊
国外游学十余年,从初出茅庐的二十小伙到瑞典国家话剧院的专业演员,赵立新完成了对戏剧这门艺术由浅至深的认识和体验。然而,专业上的炉火纯青并不是全部,海外求学的生涯让赵立新从内至外,无论对于艺术、人生都获得更扎实的吸收和释放,他说,感谢这数十载的岁月,直到现今,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终不会丢弃。    不一样的蒋介石    蒋介石,一个全中国人民并不陌生的名字,如同众多响当当的政治人物,近几年被频频搬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