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老板”的女明星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看似风光的娱乐圈更是繁华背后无限凄凉。尤其是女明星,极易在红颜老去时黯然收场。这也让她们中的一些人很早有了危机意识,能够在风头无两的当口乘胜追击,把事业目标定得更高更远。跟过去女明星争嫁豪门的模式不同,越来越多的女明星在积极让自己成为豪门。陆续一批女明星工作室的成立,也让这些看起来很“花瓶”,但做事赚钱绝不含糊的女明星们,施展出当一个好“老板”的本领。
  章子怡、范冰冰、李冰冰、李湘、郝蕾、伊能静、林心如等等,越来越多的女明星义无反顾地走向自主创业的女强人之路。这其中还包括在大公司体制下,把个人团队经营得极其扎实的“隐形女老板”,如姚晨。
  
   豪放派范爷——
   一辈子养你们!
  
  2007年,离开原签约公司华谊兄弟后,范冰冰不愿再给别人打工,而是自己拉了一班人马成立了“范冰冰工作室”。
  范冰冰工作室有十三四名员工,大多都是80后,他们对老板的评价是,她把我们当兄弟姐妹,她曾经说过,“如果有能力,今生有缘分,一辈子养你们!”去年春节,范冰冰工作室给员工的压岁礼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二选一。今年春节更加实在,首先不让员工坐火车回家,给他们解决机票,再每人发一个年底双薪。这些举动,都让员工觉得这位老板够贴心。而她工作室的签约艺人韩晓曾对媒体透露,冰冰姐曾带我们去大牌商店,让我们东西随便挑,最后由她买单。“范爷”挥金如土的豪气更是可见一斑。
  而她工作室的员工,果然也是不负老板期望。对于被各种新闻缠身或不乏自我炒作的“范爷”来说,团队的危机公关能力尤为重要。这两年下来,范冰冰工作室的确也显示出不俗的公关手腕,一直在为她聚积人气,拓宽宣传渠道。
  去年,范冰冰和王学圻为影片《赵氏孤儿》做宣扬时,一张两人传送话筒的照片被解读为二人有暧昧关系,之后便疯传范冰冰与王学圻同居。事出不久,范冰冰的宣传总监杨小姐及时通过网络发了一封公开信,题为“写给所有关心范冰冰的人”的。信中称:“你关心她,或许因为你喜好她;你关心她,或许因为你极端讨厌她。无妨,你随意讨厌她。你能够轻忽她一切的勤奋和认真,你更能够看不到她的人品驯良,可是你别胡编乱造,这是底线。”
  这封信的好文采和及时性,让人把其看成一次优秀的危机公关案例,“范爷”的军师团队不容小觑。再拿媒体关系来说,她们也保持着一种很良性的互动。
  据报道,在《赵氏孤儿》启程大典上,因观礼台倒塌有记者受伤,在之后的仪式活动中,只有范冰冰拉着记者一路嘘寒问暖,给予安慰。在回程的火车上,范冰冰更是与记者同一车厢,借上卫生间的机会来到记者中间,与大家攀谈。之后助理推出火车上的餐车,说,“范小姐请客,大家随便吃。”
  范冰冰是个把钱看得很开的人,但绝不是看得很淡,工作室的盈亏是一条准绳,她自有去权衡事业和金钱关系的方法。她的牛叉语录里有这么一句:“我想照顾人,养父母,养弟弟,养员工,做一个有肩膀的人!”
  
   OL派林老板——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女明星工作室相继成立的风潮中,又一个美丽的身影跻身这条女强人之路。她是林心如,巧合的是,她也是在离开华谊兄弟后选择了自组工作室,并在今年完成工作室首部自制大戏《倾世皇妃》。
  林心如在媒体采访中坦陈,做工作室是受《非常完美》中章子怡的启发。其时,她与华谊解约,在《非常完美》中,恰好与先行做老板的章子怡和范冰冰“取经”,章子怡也在很多小细节上告诉她什么地方要谨慎,什么地方必须果断有魄力。
  林心如工作室经过半年时间筹备,得以顺利开张,这让她对新事业充满期待。她此前曾表示过,自己一直想尝试不同的职业,而一个演员,能体会到的人生是有限的,自己做公司可以去体会社会中其他身份的生活。
  自立门户后,林心如肩上的担子的确重了不少,但她说挑战并个如外人想象的那么大,因其背后团队的核心人员大多是合作多年的朋友。“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有的工作和事物都是大家一起开会,然后决定一个方式去运作。”
  因为同时还要兼顾拍戏,林心如工作室特别请了一个有能力的总经理来协助管理,但自己对大事小情还是不撒手。大到洽谈合作项目,公司的具体经营思路,小到办公室的咖啡机用什么样的咖啡豆,与员工如何相处沟通,她都要亲力亲为。为此,还特意买了很多商业管理和心理建设方面的书补课。
  林老板认为跟员工保持良好的心理沟通很重要。所以她的团队就像一家人,大家非常和谐,经常在微博上互相开玩笑、挤兑着玩。员工们开老板玩笑时用的都是她剧里的台词,什么‘请皇妃的示下,臣惶恐……’之类,私底下更像是打成一片的好朋友。
  而工作室的员工对老板的评价则是,她是一个很有决断力的人,身上有很多男孩性格的东西,做事干净利落,很有魄力。她从来不会发脾气,有自己的管理方式,比如有员工加班时发微博,她就会在下面回复“没完成工作,还发微博?”以这种方式来鞭策大家。她在外地拍戏的话,会和员工视频会议,遥控管理。
  今年,在横店开机的林心如工作室首部大戏《倾世皇妃》,让第一次当制片人的林心如信心满满,不仅引进浙商过亿投资,在演员阵容搭配上更是邀足一线,丝毫“不差钱”,在制作费上也决不手软,单集费用高达150万,下决心把《倾世皇妃》做成古装剧中的翘楚。
  从《倾世皇妃》官方微博放出的拍摄花絮看,剧组就像一个超级大家庭,成员们时常聚在一起包饺子、做菜、聚餐;每一位杀青的演员离开剧组时,林制作都会送上大捧鲜花,很多演员都表示各种依依不舍之情,希望日后再合作,可见林老板的好人缘,好脾性。
  
   知性派姚女王——
   知识就是力量
  
  随着一票女星出走华谊自组团队,在几经努力后,姚晨以“微博女王”上位,顺利坐上华谊一姐位置。在事业风生水起的同时,姚晨与凌潇萧的婚姻触礁,遭遇了走红后的情感危机。
  这场危机在看客眼里无疑是一场八卦盛宴。自离婚声明发表后,舆论一边倒,直指凌潇萧背叛,姚晨则以受害者的形象选择了缄默,任前夫被口诛笔伐。同时,她的话题度和关注度再次扶摇直上,情伤中的姚晨在这一时段拿下几个网站代言,其中赶集网的“我骑着小毛驴,去呀去赶集”,更成为流行段子。
  但很快,事件发生了逆转。在凌姚二人的离婚声明发表仅两个月左右,姚晨的新恋情曝光。她与摄影师曹郁一同回家被媒体拍到,而姚晨也承认了与曹郁的恋情。这段情曝光后,不少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婚姻中的问题的确不是一人之过,而姚晨之前表现出的受害者形象太虚伪,更指出她微博里与老凌有关的段子是在秀“假恩爱”,有欺骗之嫌。但此后姚晨均没有再作回应,而是履行其联合国难民署形象代言人的工作,投入公益行动。
  面对危机,可以说明星背后的团队无不兢兢业业,在谎言和流言的漩涡中做着努力。但是,如何化解危机,甚至转危为机,则是摆在明星及其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可以说,姚晨及其团队,能在婚变后一个月内做出如此快捷完美的应变,把危机成功逆转,可谓一桩优秀的公关案例。
  其实凌潇肃和姚晨离婚,根本原因还是感情不和,但却因事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导致舆论导向不同。
  姚晨自离婚声明之后,再未对该事件做任何明确含义的评论,只是不时在微博上写温暖的句子,显示一个失婚女人的宽容和淡定。虽拒绝提及离婚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细节,但姚晨保持了对外界关注的积极回应。新年过后,她发微博婉拒采访。之后,又在微博上发飙,向外界发出自己对“借离婚炒作”的反感。在《武林外传》首映礼上,她更是泪如雨下,以一副弱者姿态示人。
  与唐一菲博文中一口一个“偶巴”的浅白相比,姚女王微博的知性、幽默、风趣、真性情更为人乐道,就连秀“假恩爱”也秀得够高段,故有人笑称“没文化真可怕”、“知识就是力量”。
  姚晨此次危机公关的成功,也让不少人猜测是华谊兄弟这座大靠山在起作用。近几年,华谊兄弟旗下大牌艺人纷纷出走,公司内部也在调整经营思路,不少一线艺人团队都以工作室模式自主管理。比如姚晨,圈内不少人知道,她对团队成员极其豪爽仗义,出手大方,很有老板风范,所作所为深得人心。这次离婚事件,亦有人爆料她找了专业公关团队,下了大本钱。
  以此看来,姚晨绝对也是一个掷大钱,会做人的“女老板”喽!
其他文献
继《林家食铺:瘦身篇》之后,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和制作,林依轮又推出了另一本时尚美食新书。5月5日,《林家食铺2:妈妈的味道》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书中林依轮和5位好友回忆了妈妈亲手烹饪的数十道家常菜肴。  林依轮说:“这是一本带着感情的食谱,不仅仅只是食谱那么简单,妈妈的味道更是一个概念,包含对天然食材的不懈追求,对地道家常菜肴的探究,对各地华人最富特色的地方菜式的演练。更重要的是,它是对纯真年代
期刊
提起国内的悬疑大剧,很多人不自然的会想到《大宋提刑官》,剧情的悬疑元素以及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曲折剧情,令悬疑剧成为观众喜爱的类型。由浙江海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投资的大型悬疑搞笑武打电视剧《七品芝麻官》正在横店热拍,该片汇聚了郑则仕、苑琼丹、刘仪伟、刘庭羽、巩峥等两岸三地实力偶像派的加盟。《七品芝麻官》主打悬疑,却处处渗透了搞笑的影子,几大主演的卖力表演以及极具张力的剧情,让这部在搞笑中通过悬疑剧情
期刊
由北京爱工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KAMA爱·音乐节5月17日在京举办了新闻发布会。KAMA爱·音乐节总策划著名DJ张有待,著名音乐人东乐唱片老板张亚东、名模春晓、音乐人曹方、郝云、张萱妍以及乐队未来脚踏车、旅行团等作为代表出席了记者会。   于6月5日及6日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南侧广场举办的KAMA爱·音乐节融合了多元的音乐元素,大量汇集优秀欧美及港台的知名音乐大牌参与。同时,
期刊
2011年4月28日晚,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闭幕式暨第十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颁奖典礼在北京奥体中心圆满落幕。三千名大学生观众迎来属于自己的电影的狂欢节,他们与葛优、范冰冰、冯小刚、董洁、徐铮、姚晨、文章、马伊琍、黄渤、吕丽萍、李光洁、倪萍、张一山、林雪等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电影之夜。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本届参
期刊
石钟山:著名作家、编剧。著有《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大院子女》、《天下兄弟》、《追逃》等多部影响深远的热播剧。    编剧要有骨气    影视圈:2010年8月以制片人身份在华谊成立工作室,对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石钟山:以前没有意识到一部戏的成功跟编剧是多么重要,现在意识到了。严格来说一部戏是否成功,编剧应该占70%的责任。有些人说是60%,我想应该要超过60%。  影视
期刊
于正,别名余征,1978年生于北京,是一位职业编辑、制作人。1999年跟随香港著名导演李惠民先生学习编剧,2002年离开李惠民工作室独立编剧至今,现在多担任电视剧制作人。代表作品有《大清后宫》、《胭脂雪》《美人心计》、《宫》等。    我不需要维权     影视圈:你觉得“剧本荒”吗?  于正:我觉得剧本挺荒的,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受桎梏比较深,然后一代一代传承的不是很细腻,所有的东西受到很多固定思维
期刊
国内著名金牌制片人,1997开始从事电视剧的制作与发行。他以制作拍摄婚姻情感剧而见长,其拍摄的《中国式离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新结婚时代》、《家常菜》等一系列影视作品均获得良好的口碑与收视率。    拿不到好剧本,  是因为用心不够    影视圈:作为金牌制片人,您如何看待当下的剧本荒?您选择剧本有什么标准吗?  朱质冰:在我看来好剧本并不少,如果你拿不到好剧本,是因为你用心不够,某些制作
期刊
金英马集团资深制片人,先后制作过《国家使命》、《康定情歌》、《突出重围》、《士兵突出》、《父爱如山》等作品,曾多次在中央一台的黄金时段播出,并创造了收视热点。郭宏尤其擅长制作军旅题材的电视剧作品。    剧本不强,是手艺欠佳    影视圈:您从事电视剧制片多年,在您看来,当下影视圈是否匮乏好剧本?您拍摄的军事题材剧集较多,是对这个类型有偏爱吗,您挑选剧本有什么原则吗?  郭宏: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
期刊
这个市场非常残酷,导演如果被动了,很容易被淘汰。曾有两个导演,因为年龄大了而被制作人淘汰掉,我觉得寒心。导演跟演员一样是吃青春饭的,我想到我老的时候,一定要有自主权,想拍的戏自己可以拿出钱来拍。    走进王小康工作室,室内甚是清幽,他的作品剧照像展品一样布局井然,错落分列,颇像一个小型展览馆。这些影像记录,可直观看出他的作品风格。王小康坦言自己是个能赚钱的导演,他说,去年拍了120集,整个发行卖
期刊
新锐电视剧导演,执导筒十五年来,作品类型涉列博杂,商业人文转换从容,他的创作理念,始终围绕史诗和情怀。  主要作品:《新乱世佳人》、《记忆之城》、《暗香》、《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等。    编剧是一个人的战斗    影视圈:编剧团队和导演的碰撞合作,怎么算是良性的?  杨:尊重和善待编剧。说实在的,他们这活儿太苦了。像导演这个工种,你可以在现场跟几十个人耗,有了问题你拿掉它就OK了。但编剧永远是在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