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智孝 摒弃愚孝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孝文化博大精深,既有精华,亦有糟粕。本文拟以古代文学作品中正反两面的孝行为为例,阐述孝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由此得到启发:我们应对孝文化精神加以批判地继承,勇于摒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发展的愚孝行为;同时,弘扬传统孝文化精华,提倡科学明智的孝道。这样,才能让当今社会中的孝行为与时俱进,让孝文化精神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升华。
  【关键词】智孝;愚孝;古代文学作品;启发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46-2.5
  一、孝文化精华与糟粕
  中国人极其讲究孝道,孝道意识十分强烈。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指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孝文化在中国延绵几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且看下文分析: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提及《木兰诗》,人们自然对木兰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淳厚质朴而又机敏活泼的性格特征以及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的崇高品质给予高度肯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分析木兰这一形象,她的性格特征与崇高品质是中国古代孝文化精华的典型范例。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木兰诗》写道:“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诗写天子征兵,木兰家中无长男,又不忍看到年迈的父亲参战,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结果战功显赫,受天子封爵。而木兰却不慕高官厚禄,回家与父母团聚。木兰代父从军的壮举,实现双重孝道,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精华的典型。第一,木兰身为一名织布女子,却不辞辛苦,大胆代父从军,不仅保护了父亲的身体,使父亲免遭战争之害,且为父亲赢得了高尚的荣誉。这完全符合曾子“小孝用力,中孝用事功”的孝道观。第二,木兰从军,是听从天子命令,忠于天子,热爱祖国的表现。这符合曾子对于传统孝道理论发展的内容,将孝道与忠君联系为一体,“事君不忠,非孝也!”因此,木兰从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忠于君王的表现,实现了大孝。当木兰夺得战功,完成君王的命令之后,不慕功名,回乡与父母团聚,赡养父母。自古忠孝难全,而木兰却巧妙地处理了忠与孝的关系,做到既孝敬父亲,又忠于天子,为天子夺得战功。这是忠孝两全的典范。木兰忠孝两全的孝道观,为传统孝文化增添了精华,这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
  在传统孝文化中,不伤害孝子则是另一种孝道观。这种孝道观体现了古人的博爱与仁慈。李逵刀下放“孝子”的明智之举,就体现了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孝观。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讲述:“李逵来到树林边厢,只见转过一条大汉,喝道: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裹!’……李逵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汉,那汉哪里抵挡得住,却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一朴刀,搠翻在地。一脚踏住胸脯,喝道:‘认得老爷么?’……李鬼慌忙叫道:‘爷爷!杀我一个,便是杀我两个!”李逵听得,住了手问道:‘怎的杀你一个便是杀你两个?’李鬼道:‘小人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小人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此单身的包裹,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敢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小人,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得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放将起来。李鬼手提斧,纳头便拜。……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逵便取出一绽银子,把与李鬼,拜谢去了。李逵自笑道:‘这厮却撞在我手里!既然他是个孝顺的人,必去改业,我若杀了他,也不合天理。我也自去休。’拿了朴刀,一步步投山僻小路而来……”这段内容讲述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回家接母亲往梁山孝养的途中,丛林处遇到冒名“黑旋风”的李鬼“剪径”(拦路抢劫)。李鬼斗不过李逵,便假装可怜说是为了养赡九十岁的老母,杀了他必将饿死其老母。孝道观念很强的李逵听信此言,便放走了这个“孝子”,并给他十两银子做本钱改业养母。我们暂不议论故事中的李鬼。就李逵而言,他能做到听信李鬼要养赡母亲的一面之词,放弃杀死李鬼的举动,这足以说明李逵的宽厚、仁慈与博爱。李逵刀下留人,是因为他具有孝心,能设身处地地为李鬼尽孝着想,从孝敬自己的母亲考虑到李鬼也应有孝敬自己母亲的愿望。这种孝道观,完全符合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点。无论是当时,或是在当今社会,都是难能可贵,也是值得发扬光大的。
  上述二例,属传统孝文化中的精华。一则体现“忠孝两全”的孝道观,一则体现由孝敬自己父母,推想到孝敬他人父母的博孝观。因此,它们是传统孝文化精华。这也是本文选取这二例作为孝文化精华的典范加以阐述之原因。而郭巨埋儿的故事与蔡伯喈的忠孝不能两全则是传统孝文化糟粕的体现。《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记载:“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郭)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郭)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不得夺,民不得取。’”
  《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写汉代郭巨家境贫困,他为了奉养母亲,省吃俭用,这自然是孝行的表现。但他为了省点食物奉养老母而坑杀自己的亲生儿子,这实质上是违反人性天伦的做法。郭巨是不配称为孝子的。他的做法严重触犯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观。虽然“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但郭巨的母亲即使不会因为孙子被活埋而痛心哀伤、患病致死,恐怕也会因为成为家庭的累赘而处心积虑,她能否坚持活着等看着另一个孙子的出生,也是值得怀疑的。郭巨不顾一切追求愚昧的孝行,是不可取的。与“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石奢自刎尽忠孝”等事例相比较,王祥、董永、石奢等均是不顾自己身心、生命尽孝,而郭巨则是以牺牲自己亲生儿子为代价尽愚孝。这样的愚孝行为就显得更自私、更残暴。由此可见孝文化观念在古代社会的扭曲程度之深。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郭巨埋儿的故事,是孝文化糟粕中之糟粕。但郭巨埋儿的结果,也应值得我们反思:郭巨在即将要埋儿时,忽然出现黄金一釜,还写着“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不得夺,民不得取”的字样。郭巨埋儿的行为固然不可取,但他具有孝心的精神品质是值得提倡的。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天地不但没让郭巨把儿子埋掉,而且还神奇赐予黄金给郭巨。这就印证了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句话:“给父母越多,就会越富有。”它告诉我们赡养父母,对父母心怀孝敬之意永远是正确的。   再谈高明《琵琶记》中蔡伯喈这一“忠孝不能两全”的人物形象。蔡伯喈自小饱读圣贤书,“百善孝为先”的孝道观自然十分强烈。“抱经济之奇才,当文明之盛世。幼而学,壮而行,虽望青云之万里;入则孝,出则悌,怎离白发之双亲?倒不如尽菽水之欢,甘齑盐之分。正是:行孝于己,责抱于天。”在蔡伯喈看来,纵是青云之志在望,也要以尽孝为先。然而,蔡父认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才是大孝。蔡伯喈难违父命上京赴试,处于“辞试,父不从;辞官,礼法不从;辞婚,丞相不从”的境地。在这“三不从”的禁锢下,蔡伯喈背负着“三不孝”的罪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蔡伯喈走上了择不自裁、听人摆布的不归路,被视为“忠孝不能两全”、“背亲背妇”的反面人物。蔡伯喈尽忠,就无法尽孝;尽孝,就无尽忠可言;蔡伯喈虽然想尽孝,但他顺从父亲的指令,没有勇气践行自己的孝道观。他的孝,是封建社会的“孝顺”,而非“孝敬”。在朝廷,蔡伯喈虽然尽忠,但他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无法从实际上尽忠。为人子,又无法尽孝。蔡伯喈的忠孝价值行为是无法得到认可的。因此,可以说蔡伯喈的形象,也是孝文化糟粕的典型。
  二、启发——提倡智孝 摒弃愚孝
  首先,提倡智孝。何为智孝?本文认为,子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父母的孝行为,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且能让自己的父母因为子女的孝敬而感到身心协调,精神愉悦,生活惬意,即是一种科学明智,积极和谐的孝行为。《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使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上文所述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即是孝敬父母的典范。假若木兰不代父从军,在家织布维持生计,从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是能实现的。木兰也深知从军之艰苦,但她毅然决定代父从军,一方面使父亲免遭身体之害,另一方面,战场上勇夺战功,为国家奉献个人的力量,也为自己的父亲赢得了无尚荣耀,让父母亲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慰藉。木兰行孝的伟大壮举,在当今社会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应给予发扬光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独生子女的家庭居多,一家三代均为独生女儿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中国这样一个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家,独生女儿家庭常被视为弱势群体。因此,如何独立自主,自强自大,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让自己的父母双亲得到慰藉,已是独生女儿面临的主要任务。木兰代父从军无疑可以作为独生女儿智孝的模范。此为本文对智孝的理解之一。
  所谓“智”,即聪明而有策略。因此,智孝,就要求子女在行孝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以传统家庭作为维系亲情的纽带,而家庭又是借助婚姻维系的。伴随婚姻而来,产生了婆媳关系、岳父母与女婿之间的关系。这两重关系,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婚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当今社会,有不少夫妻互相抱怨对方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亲。本文认为,夫妻双方应考如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行孝,而非互相抱怨。从“李逵刀下放孝子”的事例可知,李逵不仅孝敬自己的母亲,而且能站在李鬼的立场,考虑孝敬李鬼的母亲。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孝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博孝精神在当今社会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人媳妇,若能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公婆,宽以待人,让公婆身心愉悦,感到家庭的温暖。为人丈夫的,也会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自然想到孝敬岳父母。反之,俗话说“女婿就是半个儿子。”为人女婿,若能像孝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岳父母,则妻子即使不孝敬公婆,也会有羞愧之心。《孟子·公孙丑章句》说:“无羞愧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其次,摒弃愚孝,即勇于摒弃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发展的愚孝行为。本文认为,就《二十四孝》而言,有不少孝行为是愚孝。因此,我们不能愚昧地读《二十四孝》,不能不加独立思考地照搬那些不符合人情、不合时宜的孝行为,不能愚昧做孝子。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中指出:“传统之‘孝’的最大弊端,就是不把子孙晚辈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不承认子孙晚辈的权利能力,而是把子孙晚辈视为家长一己之私有财产,父母先辈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子孙晚辈只具有绝对义务。”“在实践上则体现为,父子关系上权利与义务的极不平等,片面地、绝对地强调了子对父的义务,强化了父对子的权利。”“甚至在某种条件下,家长对子女有杀生之权。……像这类处死子女的事虽然很少,但它清楚地说明家长对子女的人身支配已达到非常严酷的地步。”上文中“郭巨埋儿”的故事,充分体现传统孝道之弊端。当今社会,讲究以人为本,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郭巨埋儿的这种愚蠢行孝的举动,无论是汉代,或是当今社会,都是应给予批判、摒除的。因此,对于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的双重角色的当代人,不难从中得到启发:我们应寻找一种智慧以求其平衡,既对父母不失其孝,又对孩子不失其慈。此为本文对摒弃愚孝的理解之一。
  愚孝之愚,不仅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绝对支配上,而且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盲目顺从上。蔡伯喈就是因为盲目顺从父亲、顺从礼法、顺从丞相的要求,导致愚孝的悲剧产生: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用韦政通先生的一段话来诠释蔡伯喈盲目顺从导致愚孝悲剧的产生是很合适的:“孔子的‘无违’之教,对中国人的人格特质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影响就是使中国人权威主义人格的倾向特强,个人独特的行为,很少被允许。这种影响一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孝道,似乎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上,不必有理性的基础。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族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自尊的人格。”黑格尔也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可见,当今社会,我们需要孝敬父母,而不是像蔡伯喈一样盲目孝顺父母。孝敬之“敬”,明显是个主动词,是主体发自内心情感的敬意;而“顺”则包含着一种被动的顺从,这个促使孝发生的主体并不是自己本身,相反,自己本身只能当作载体。此其一;其二,人际关系要求人际平等,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惟有此才能实现人性解放,才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而封建孝道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父祖意志,服从国家意志,这必然极大的压抑个人独立人格的形成,使个人形成自我压抑、自我萎缩性的人格。这不仅不利于人的解放,而且最终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是应该摒弃的。
  总而言之,中国的孝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科学发展观,对孝文化精神加以批判地继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留精华、抛弃糟粕。只有提倡智孝,摒弃愚孝,才能让当今社会中的孝行为得到改善,让孝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M].台湾: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88(3):31.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307.
  【作者简介】张小琴(1981- ):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6-0044-2    一、“有声语言”概述  古人云:“书为心画,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思想最直接的体现,而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自然离不开语言这一基础要素。广播电视语言的传播与运用不但可以增强传者与受者面对面交流的亲近感,还能把想象的、神秘的自由空间完好地留给受众。因此,有声语言作为广播电视语言的分支,它能够以
期刊
【摘要】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共有后妃十九人,其中皇后四人,已知姓氏的皇妃十五人。通过对这些后妃的简单调研,揭开了清皇氏婚姻的许多秘密。一夫多妻与等级森严的后妃制尽显皇权至高无上。政治性的婚姻造就皇帝与后妃婚姻的悲剧。  【关键词】顺治帝;后妃;调研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6-0066-2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生于清崇德三年(16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1978-2009年中国GDP增长率和世界GDP增长率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世界经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与世界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协整关系,世界经济波动是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不是世界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同时本文还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世界经
期刊
【摘要】“つい”“うっかり”“思わず”这三个词在意义上有许多共通之处,都表示“并非有意的行为”,相当于汉语的“不经意”“无意中”“不由得”。然而三者在用法上却存在着许多微妙的差别,本文对三者的用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到了三者的异同,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つい;うっかり;思わず;异同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6-0133
期刊
【摘要】我国西部和边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滞后导致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为例,探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新农村建设;喀喇沁旗;实地调查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6-0138-1.5    民族聚居地区
期刊
[摘要]Wright knew the blacks?謘 misery.Native Son reveals and condemns the racial discrimination of America.This thesis mainly analyses the character of Bigger.From the history of America and the black i
期刊
[摘要]关联原则在语言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翻译实践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金融英语是具有其特定的使用环境及阅读对象的有着特殊用途的专业语言。作者认为,将关联理论作为金融英语翻译过程的理论指导势必会使译文更加专业。因此,作者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两者是如何相互作用互为受益的。  [关键词]关联原则;金融英语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
期刊
爱上《艺术家》,纯属一场无言的邂逅,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在去影院前对这部电影充满了不屑和怀疑,黑白片?默片?在3D/IMAX视效都无法再满足观众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又将如何圈住影迷们的钱包和心呢?  然而恰好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我在大银幕前看它看到流泪欢笑,大声鼓掌。  《艺术家》是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并非炫耀,可只有在影院里看到银幕上的这段光影,才能细品它的每一分美丽,才能在怀着一份怀疑和忐
期刊
【摘要】大学新生是高校青年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新生常常感到不适应,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解决入学后诸多心理不适应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调整  【中图分类
期刊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44-1.5  《钦差大臣》是果戈里的经典剧作,国家话剧院的演出版本我在之前也看过了,但对于塞姆略尼卡这个人物的处理,我个人有点儿不同意见。大家都说,整部作品中唯一的聪明人是假钦差大人的仆人奥西布,依我看不然。毕竟时代不同了,这个剧本中需要第二个聪明人来丰富整个剧本的多元性,来应对更加刁钻的观众口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