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静”素养的养成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小学教学中的管理方式和教育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此,不断提升个人的教学素质,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教育观念。学生的“静”素养始终表现在潜心静气、静心思考等方面上,使他们获得智慧,提升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继而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教学;“静”素养;途径
  引言:
  小学教学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部分,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不但能够丰富同学们的积累,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还能够启迪智慧、启发思维、启蒙思想。“静”素养是指让同学们在判断问题时有序思考,并非让他们保持安静,抑制现阶段学生的活泼好动,限制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的“静”素养的阐述
  (一)让大脑“空下来”
  古人云: 静能养生,静能开悟,静能生慧,静能明道。数学是一门耗费学生精力、时间的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学生不仅要有充分的判断力、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还需要拥有灵活的思维模式。在“空明的大腦”下,让学生在问题思考时提升专注力,获得敏捷的思维,提升判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同学们获得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成绩。同时,学生养成静态的思考方式,“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清晰分析问题的出现和解决的方法,养成优秀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式,使他们获得优秀的心理素质,获得终身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动”也就没有“静”。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到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更要重视他们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静”素养,不能限制他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他们的想象力。相反,教师要在学生高度的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保护其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因此,教师要布置各种活动内容,选择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愿望进行深层次的知识传递,使其在获得优秀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地理解。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静”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以记忆帮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
  记忆力是人们的重要大脑活动,在提升同学们的“静”素养的同时,应该重视到他们记忆能力的发挥,以大脑的思维活动的需要为基础,让他们逐渐集中精神,对各种困难问题进行思考,鼓励他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进行深度思维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文化知识需要,让教师的教育活动变得更加容易,提高教学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方向与位置”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用“电子地图”等软件进行辅助教育,让他们在观看地图的过程中,对“放学的路”进行思考,并在电子地图中找到“家”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大量的“方位知识”的需求,继而集中注意力,学习数学知识,有效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逆思维启迪同学们的智慧
  逆思维是学生在“静”素养下获得的一种思考模式,需要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对自己的整体文化知识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学生达到逆思维的状态,也必须进行快速地反映,从而放空自己的大脑,高度集中精神。通过这种题目的布置,在启迪学生智慧的同时,使他们获得“静”素养的思维能力,继而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丰富数学知识的积累。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中“除法”为例,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乘法口诀”相当熟悉,在对除法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认识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如:9×9=81,81÷9=9,这种简单的运算的普及让同学们的思维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再让他们进行快速反应,如:72÷9=?在同学们掌握规律以后,布置出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启发他们进行深度思考“36是通过哪两个数字组成而得来的?”,同学们回答:“6×6”,也可以是“4×9”。
  (三)在文化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静”素养
  动静结合是提升同学们的“静”素养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布置出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集中注意力进行实践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对问题进行思考,并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人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积累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的启蒙阶段,为学生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核心素养有着基础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到“动”与“静”之间的转换,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及时进行教学思想、方式和观念的革新。
  参考文献:
  [1]顾锦娟.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19,37:65-66.
  [2]黄燕.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新思考[J].教书育人,2019,10:55.
  [3]俞永珍.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56.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是基础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这个教学体系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质量是现在语文老师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因此,老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使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进而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质量。接下来,我会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乡镇中学的生源由于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所占比重大等原因往往基础较差、能力欠佳,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道路上任重道远。经过我的长期摸索、探究、课改、实验,目前着眼于乡镇中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教学模式已初具规模。在这里归纳整理出我的一些观点及做法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合作学习,坚定不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收听”,很多学生甚至不思考、不观察、不动笔、不张嘴。如此
期刊
摘 要:科学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启蒙性的课程,它启发学生对某一个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寻找出正确答案。在小学科学课上,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学会尝试着探索问题。小学教师也应该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促使学生在探索之中发现科学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文就小学科学课中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引言:  学习科学可以促进
期刊
摘 要:小学四年级阶段,学生的英语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过多的积累。这对于英语口语课堂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英语口语的引导和教学极为重要。教师通过讲述如何来进行口语交流,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口语用语,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能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更流利,本文结合英语课堂口语交际的现状,对英语课堂口语交际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思考分析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同时兼顾课内与课外,教师需要将阅读教学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将阅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语文阅读的实践作用,让学生利用阅读来更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学生能够尽快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  引言:  小学语文的课内外阅读教学不仅需要教师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让小学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广大数学教师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发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小学中段数学教学,展开研究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具体方法策略,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学;中段数学;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下,涌现出了快乐教学的理念。当前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各个科目的学习剥夺了他们很多课余时间,教师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也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不容置喙,这样的教学现象将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因此,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课,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接受,是语文教师需要及时解决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快乐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理念  引言:  纵
期刊
摘 要:与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现在的教育要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语文教学。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本文以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为例,分析在核心素养教育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核心素养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构建策略  引言:  真正喜欢语文,能够花时间钻研语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能培养学生文化修养,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要结合本阶段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首先分析对低段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四点实施策略,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引言:  语文课程不仅能提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其实施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利用这些注意事项来更好的展开数学教学,利用小组合作来取长补短,帮助学生学到更多数学知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这也便于他们形成自己的班级集体感,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塑造课堂的良好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注意事项  引言:  伴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变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