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注意事项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其实施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利用这些注意事项来更好的展开数学教学,利用小组合作来取长补短,帮助学生学到更多数学知识,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这也便于他们形成自己的班级集体感,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塑造课堂的良好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注意事项
  引言:
  伴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版教育标准中提高了对学生掌握学科能力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学生合作来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数学问题,这使得小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学习,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要掌握在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以此来提高合作的作用,并规避风险,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注意分组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新课标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倡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与组员一起工作,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1]。在正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分组方式,将能够顺利相处或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学生安排在同一组,同时避免关系过好或关系不太好的学生分到一组,只有组内成员和谐共处,小组学习才能够得以开展,同时,教师还需要限定小组成员的数量,人数过少,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达不到,人数过多,小组合作学习又无法顺利开展,只有合理的小组成员数量才能够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各小组成员进行互调,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交际范围,又可以使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式,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意义最大化。
  二、注意教师的辅导作用
  一般来说,大部分初中生害怕学习数学,认为数学是一个很困难的学科,这时教师就要注意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辅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只有亲自参与到各合作小组中去,才能更贴近学生,才能随时关注和掌握到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时刻注意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遇到的问题以及沉默期,在恰当的时候进入小组内部帮助合作学习顺利开展,为了更好的发挥辅导作用,教师也可以给予小组成员自行发言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说出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需要对此进行解答,这也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举例来说,在教学初中数学《平方根》这一章节时,由于平方根本身对学生而言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并各自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惑点,这时教师就可以注意各个小组的学习氛围,当发现有冷场时及时插入讨论中,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解决这一疑问,同时掌握更多数学知识,这也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2]。
  三、注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做好监督
  最后,教师还需要注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做好监督,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才能够真正达到。由于大多初中生都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开小差,而小组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种情况的恶化,因此教師要全面了解小组各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并及时观察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与讨论过程,在学习过程出现变化时及时制止负面的情况,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监督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倘若某些成员在组成小组之后学习成绩不进反退,这时教师就要考虑拆组重组,而对于一些没有积极参与的学生,要主动了解原因,并做好心理工作,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举例来说,在教学初中数学《相交线》这一章节时,教师要求各小组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时需要时刻注意各小组的讨论过程,在恰当的时间点,教师可以及时插入小组讨论,并引出新的讨论话题供学生思考,避免小组讨论临时中止,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相交线这一数学名词,对于结果监督,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在讨论结束后选出一人作为代表进行讨论结果发言,教师通过聆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来判断此小组的讨论是否有效,其次,教师还可以安排每周或每月底的小组测验,对全组总分排名最低的小组进行谈话,找出此小组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手段。通过监督,小组学习的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这也能避免浑水摸鱼的情况,并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受益,学到他人的长处,以此来巩固自我,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3]。
  结束语:
  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缓解教师教学的难度,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也能够学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加以运用来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并逐渐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要尽快掌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了解它的实施注意事项,只有这样,小组学习的目的才能尽快达到,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曾祥颖.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王丽丽.合作建构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3]尹磊石.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也逐渐注重学生的教育。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因此注重学生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数学一直以来被称为“学生智力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路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即是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欲的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索欲;教学探究  引言:  时间马不停蹄,科技日新月异,初中作为学生教育路程的重要阶段,自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是基础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在这个教学体系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质量是现在语文老师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因此,老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使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进而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质量。接下来,我会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乡镇中学的生源由于学生家长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所占比重大等原因往往基础较差、能力欠佳,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道路上任重道远。经过我的长期摸索、探究、课改、实验,目前着眼于乡镇中学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教学模式已初具规模。在这里归纳整理出我的一些观点及做法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合作学习,坚定不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收听”,很多学生甚至不思考、不观察、不动笔、不张嘴。如此
期刊
摘 要:科学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启蒙性的课程,它启发学生对某一个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寻找出正确答案。在小学科学课上,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发现问题学会尝试着探索问题。小学教师也应该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促使学生在探索之中发现科学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本文就小学科学课中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引言:  学习科学可以促进
期刊
摘 要:小学四年级阶段,学生的英语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过多的积累。这对于英语口语课堂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英语口语的引导和教学极为重要。教师通过讲述如何来进行口语交流,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口语用语,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能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更流利,本文结合英语课堂口语交际的现状,对英语课堂口语交际的有效性进行了思考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思考分析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同时兼顾课内与课外,教师需要将阅读教学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将阅读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语文阅读的实践作用,让学生利用阅读来更好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学生能够尽快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整合  引言:  小学语文的课内外阅读教学不仅需要教师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让小学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广大数学教师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发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针对小学中段数学教学,展开研究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具体方法策略,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学;中段数学;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下,涌现出了快乐教学的理念。当前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各个科目的学习剥夺了他们很多课余时间,教师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也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不容置喙,这样的教学现象将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因此,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课,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接受,是语文教师需要及时解决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快乐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理念  引言:  纵
期刊
摘 要:与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现在的教育要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语文教学。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本文以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为例,分析在核心素养教育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核心素养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构建策略  引言:  真正喜欢语文,能够花时间钻研语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小学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能培养学生文化修养,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教师要结合本阶段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首先分析对低段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四点实施策略,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引言:  语文课程不仅能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