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宁静致远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m19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10月12日,“宁静致远”马静舞蹈专场在无锡大剧院歌剧厅成功上演。本台节目以传统、当代、传承三大版块,不仅呈现传统古典作品,还汇集了当代舞作,作品均为原创,让观众真切感受了舞蹈艺术的魅力。本文试图从多角度来评析马静舞蹈专场的成功之道。
  关键词:马静① 舞蹈专场 成功
  马静,1985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普通职工家庭,舞蹈启蒙于11岁,当时任会计的母亲出于让柔弱的女儿强身健体的目的,送她去少年宫学习舞蹈,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之后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经历了6年刻苦扎实的专业学习,期间有过炽爱也一度有過报怨,但在母亲的鼓励下,以及自己永不服输的性格,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坚持了下来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历经四年的精湛打造,于2007年毕业并被江南大学舞蹈系引为专业师资。在教学之余,她又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科进一步深造,于2013年顺利完成研究生阶段学习,获艺术学硕士学位。综观马静的成长之路,可以看到在其二十余年漫长的舞蹈生涯中,她孜孜不倦,倾其心力,勤练善思,硕果累累。自2007年以来,她荣获了江苏省首届“莲花杯”舞蹈大赛“江苏省十佳优秀青年舞蹈家”称号;2009年荣获华北五省舞蹈比赛专业青年组表演一等奖,指导一等奖;2010年荣获了香港青少年艺术节舞蹈比赛专业组指导金奖;2011年荣获了新加坡音乐舞蹈大赛编创金奖,优秀指导奖;2015年荣获第四届江苏省“莲花奖’专业舞蹈演员大赛“组委会特别大奖”;2016年,荣获华东六省专业舞蹈大赛专业创作三等奖。
  身为舞蹈专业教师,马静身教胜于言传。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精准的示范是其最为生动、有效的教学手段。马静过硬的专业技能与优秀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学习的动能。同时,作为舞者,她始终不忘初心,执着坚守着对中国古典舞的挚爱。她做到了将教师与舞者两种身份融汇一体。“宁静致远”舞蹈专场充分展示了她的舞蹈才华及教学成果,折射出浓郁的人文情怀和艺术魅力。
  2016年10月12日,“宁静致远”马静舞蹈专场在无锡大剧院歌剧厅成功上演。本台节目包含传统、当代、传承三大版块,不仅呈现传统古典体裁的作品,还汇集了当代、现代舞作,作品均为原创,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舞蹈艺术的深厚魅力。在马静舞蹈专场获得了极大成功和好评如潮之时,也使人感受到学院派舞者对于舞蹈艺术有着一定的审美高度,对其内涵体现的把握有着独特的思考。整台节目的基调不急不躁,从容淡定,仿佛向观众娓娓道来,始终洋溢着恬淡、安静的氛围,很契合“宁静致远”舞蹈专场的主题。本文试图从多角度来简要评析马静舞蹈专场的成功之道。
  在舞蹈专场的第一版块“传统”中展示了《寻梅》《东林书魂》《西洋镜》三部作品。充满东方审美意境和美学特色的《寻梅》,通过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角色妙玉的踏雪寻梅,表现出她高洁、傲骨又不失质朴无华的品性,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空灵、幽远、留白、写意得以较多地展现;深具历史画面感与渲染性的《东林书魂》,表现了古代文人志士指陈时弊,锐意图新的人文情怀,编导以挥洒自如的技法将东林党人在遭受血腥镇压、打击迫害的情况下依然临危不惧、为了真理苦苦追求的精神气质入木三分地勾勒了出来;作品《西洋镜》选择海派旗袍为文化素材,着力体现出中国女性坚忍不拔、柔中带刚、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的优秀品格。三部作品中的中华艺术与中华文化之美的深邃底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舞蹈专场的第二版块“当代”中展示了《只为……》《安全区》《与你相伴》三部作品。《只为……》表达了舞者不忘初心、永远追逐梦想的信念;《安全区》表现了坚忍不拔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境界;《与你相伴》用肢体语汇令人品味内心深处的孤独。该版块与第一版块不同的是舞蹈的风格由古典转为更注重表达自我与内心挣扎的现代舞。身为“80后”的马静自幼接受古典舞的严格训练,其中国古典舞的表演意识深入骨髓,作为有着二十年舞蹈生涯的舞者,欣喜与伤痛交织着她对舞蹈的热爱与执着,而古典舞对演员的身体条件及技术技巧要求严苛,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对于舞蹈作品的驾驭有了局限性。如何使自己的舞台生命力更为久远,马静作了积极的思考。正如她本人所言,这是她在从事了多年的中国古典舞实践后第一次尝试一种新的表演方式,在这三部作品中不再拘泥于能力素质的展示或对人物的塑造上,而是突破自己,选择更为包容大度的现代舞方式去挖掘人物内心,真诚表达情感。总之这三部作品紧扣当代脉搏,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马静对现代舞的尝试与探索。
  在舞蹈专场的第三版块“传承”中展示了《戏骨》《雁南飞》两部作品。 这两个作品选取了传统的素材并运用了现代的手法编排与当代演绎。马静表示,自己作为舞蹈教员,在日常教学中深刻体悟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培养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坚持在舞台上摸爬滚打也更利于专业表现能力的提高,她在自己站好讲台与舞台的同时,也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进行舞台演出实践,积累实战经验。《戏骨》通过两种结构方式,表现了戏曲演员的百味情感人生,学生刘洁在编创刘俊、马静的精心指导下,较好的展示出戏曲演员执着追求艺术人生的情怀;《雁南飞》取材于同名电影《归心似箭》,舞蹈通过不同时空的转换,颂扬了革命战士的思归之心。作品由马静及学生吉剑成等共同担纲,曾荣获江苏省第六届“莲花杯”舞蹈比赛专业院团组创作一等奖及组委会特别大奖。
  综观舞蹈专场,我们不难感受到马静多年来浸润中国古典舞的美学观念与现代舞技法所带来的敏锐细腻的感受与自己的人生感悟,在作品中完美地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原创舞蹈《寻梅》犹如一幅中国的水墨画,散发着淡雅的古典韵味。角色妙玉有着雅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而生活中的马静性格坚韧,为人处事认真又不失朴实,这为她寻求角色与自我的融合提供了良好基础。舞蹈一开始,演员处于舞台的后区,加上背景灯光的投射,观众在视觉上产生了空间感与纵深感,马静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清雅别致的舞姿造型,仿佛从画中走来,意蕴悠远,表演中动作简约而流畅,又不乏扎实的技巧展示,诸如旋转、腿部控制等,这是被情感化的技巧,贴切地塑造了人物性格,从舞台调度上呈现了繁复的线路,暗和了人物“寻”的心理轨迹。作品《与你相伴》突破了原有的创作理念,以无舞蹈结构、无舞蹈高潮、无实物表演、无纯舞蹈动作、无动作技巧的“五无概念”,尝试运用符号动作来表现孤独,从心而不逾矩的谋篇布局,动情而不斯滥的分寸把握,使观众神迷又动容,正如马静本人介绍,“其他作品是在跳角色,唯独这个作品是完全在跳自己,在缓缓的音乐声中安静地跳内心,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该作品的确体现了出神入化的强大能量,同时在经历古典舞的洗礼后,在对现代舞所进行的探索,为作者今后的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舞蹈《雁南飞》时长达7分多钟,作品的叙事脉络、舞段设计、框架结构、音乐运用等蕴含着进一步发展成舞剧的可能性,所以无论是身体条件、技术技巧还是情感表达对舞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马静在排练此作品时一波三折,中途遭遇脚部骨折,痊愈后令她对舞台有了更深的眷恋,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角色的诠释。按照编导刘俊的构想,“这个角色应该具有中国女性含蓄内敛又不失坚毅、刚强的品质”。舞者马静等揉合了多年的生活历练、对舞蹈的执着及恰如其分的情绪把控,令人物的生离死别的内心情感波澜铺陈突显在舞台上。从现场来看,我们能感受到马静扎实的技术技巧,尤其是干净利落的腿部动作,显得尤为专业而有质感,为舞蹈赋予了强烈的舞台感染力。作为马静的同事,深知创办一台个人专场的诸多不易,资金短缺、身体受伤、情感困惑等等,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压力、无奈、孤独感常侵袭而来等。其实,如果舞蹈专场准备的时间更充裕些,许多编排细节上可以更为细致。如果经费上更宽裕些,舞美表达可以更丰富,但瑕不掩瑜,我们还是能够充分感受到马静对众多舞蹈素材的有条不紊且尝试挖掘其内涵的驾驭能力。
  当下作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无锡分会场,每天有各路大师和艺术家们轮番上演,其吸睛能力不言而喻,当他们争芳夺艳之时,马静舞蹈专场的出现,彰显着学院派舞者的翘楚,努力将教学成果与艺术实践融为一体,表达对舞蹈的思考与关注,同样极具魅力。我们见证了坚守教学的高校舞蹈教师与舞台演员的流畅切换,相信未来通过她的身心磨砺修行,一定会拥有更广阔的前景与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注释:
  ①马静:硕士研究生学历,江南大学人文学院舞蹈系艺术教研室主任。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刚刚结束的2016全国师范类院校艺术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研讨会上,笔者有幸作为聆听者参与其中。艺术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作为起步较晚的专业,它与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的区别以及它的专业定位都是会上集中讨论的问题。笔者对于会上所讨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 培养 社会音乐  艺术硕士由2008年开始招生,2008年全国共有34所艺术院校获得招生资
期刊
摘要:中央民族乐团策划、编排的《又见国乐》民族音乐演奏会选取十首经典曲目,从舞台、编曲、编排、表演等多角度对传统器乐演奏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引用电影、话剧、舞台剧等多种演艺形式对民乐进行创新,开创民乐乐剧这一新表演形式;对民乐经典的再次创作,既为推广、普及传统音乐文化的需要,同时为开创新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之路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又见国乐》 民乐乐剧 民乐演奏会  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殿堂——中央
期刊
摘要:近年来,广场舞作为一种健身舞蹈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的喜爱,其发展势头和速度无不使社会和有关部门感到“始料不及”,特别是噪声扰民、场地不足、管理无序等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有城市发展的规划问题、有广场舞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有管理缺失的问题。因此,摸清广场舞的现状和底数,研究广场舞的引导和管理,对促进广场舞的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期刊
摘要:《死与净化》是施特劳斯最具有代表性的交响诗之一,是音乐借助诗歌、绘画等学科最好嫁接的作品。本文通过研究作品的缘由,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本体分析来全面解读《死与净化》  关键词:施特劳斯 《死与净化》  一、研究作品的缘由  整理西方音乐文献时,发现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三大乐派(浪漫主义、民族音乐、现代主义音乐)关于死亡主题的音乐作品很多,翻译成中文记录带有“死亡”这一主题的约有十四部——歌曲和声
期刊
摘要:区别于我国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艺术本科生教育以理论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注重工作室培养模式。在2016年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背后,我们看到艺术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借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艺术专业本科生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  关键词: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 艺术专业本科生教育 应用型人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媒体和学术界,有一个被频繁使用的词汇:原生态民歌;同时还有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保护。这也引发了“原生态”与“学院派”之争,本文从“原生态”概念,如何看待“原生态”民歌现处于的局面与存在的问题,民歌的表现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原生态”与“学院派”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原生态”与“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更加突出,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型人才,大学的扩招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学扩招增加了专业人才、提高了全民文化水平,而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却越来越成为制约人才成长的瓶颈,教师一味地关注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教育,致使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有所下降。虽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多,但全民的文化水平并不等于一个社会文明的水
期刊
摘要:上海市高校六个市级艺术团承担着发展和推广民族音乐的任务以及在高校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本文将以这六个市级民乐团作为科研对象展开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通过调研来清晰的展示几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学生民乐团现实状况,总结出亮点及建议,希望对综合性高校的民乐团发展具有现实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市级艺术团 民族音乐 民乐团  “市级艺术团”的命名来自于201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对各学校
期刊
摘要:G20文艺晚会促进了各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交流,并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将中西方音乐相结合表达了我国一向崇尚和平相处的对外交流策略,G20文艺晚会将整个峰会推向了一个制高点。  关键词:G20 政治 和平共处 音乐文化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至5日在中国杭州成功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讲话,确定此次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
期刊
摘要:结合本院教学实际,本文梳理了《儿童音乐童话剧排练》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关键词:儿童音乐剧 创新 整合复合  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它融戏剧、音乐、歌舞于一体,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音乐剧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始终处于探索阶段,1995年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招收第一届音乐剧专业学生,开创了中国高校音乐剧教育的先河。儿童音乐剧源于音乐剧,面对的欣赏对象或表演者本身主要是儿童(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