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校民乐团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ymoon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海市高校六个市级艺术团承担着发展和推广民族音乐的任务以及在高校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本文将以这六个市级民乐团作为科研对象展开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通过调研来清晰的展示几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学生民乐团现实状况,总结出亮点及建议,希望对综合性高校的民乐团发展具有现实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市级艺术团 民族音乐 民乐团
  “市级艺术团”的命名来自于2012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对各学校艺术团考核评估,有22所高校的43个社团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团分团,高校民乐团这一项分别评选出五个市级民乐团,他们分别是上海大学民乐团、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复旦大学民乐团、上海师范大学民乐团、上海中医药大学民乐团。为了在上海更好的发展民族音乐,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起的上海民乐联盟以及上海学生民族乐团于2015年7月正式成立。这六个市级艺术团承担着发展和推广民族音乐的任务,以及在高校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那么六个市级民乐团的现状如何?如何发展?这类问题需要及时对各乐团做一些横向、纵向的调研和总结。
  一、乐团概况
  1.上海大学民族乐团
  上海大学民族乐团(以下简称上大民乐团)成立于2005年,由40位民乐演奏专业学生以及校内民乐演奏特长生组成。民乐团不仅积极参加学校及各个学院的大型演出活动,还多次参加上海市级比赛及社会慈善演出,并获得了市级奖项。民乐团成立以来,在两位专职民乐老师的指导和团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演奏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专业演奏水准。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校际、国际文化交流的展开,上海大学民族乐团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国外高校以及孔子学院的巡演,2015年10月上大民乐团兵分两路代表学校参加国家汉办在巴林、格鲁吉亚、爱美尼亚等中东一带和美国肯塔基大学、密西西比大学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交流活动,均受当地大使馆、华人华侨以及外国高校的热烈喜爱。2014年民乐团学生随上大艺术团出访英国巴斯斯巴大学进行艺术文化交流,也给巴斯斯巴大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3年上大民乐团赴土耳其海峡大学进行演出。2012年6月民乐团受邀参加法国贝尔福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音乐节,两场音乐会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并被评为最受欢迎的金奖代表团,并于2012年春节再次出访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梅纽因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在当地举办多场专场音乐会,获得当地高校、孔子学院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
  目前乐团民族器乐演奏专业的学生已有40多位,演奏特长学生10多位,乐团规模在不断壮大,演奏水准明显提高,多次参加市级比赛且成绩显著,代表学校、上海市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收获好评,在兄弟院校的艺术团的观摩交流中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每年坚持举办乐团专场及新年音乐会的演出,成为了上海大学展示校园文化以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个亮点。
  2.上海师范大学民乐团
  上海师范大学民乐团全称为“上海师范大学民族管弦乐团”,此命名是2013年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后更名的(以下简称上师大民乐团)。乐团目前有专业学生65名,其中包括乐器表演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上师大民乐团的建设和发展十分突出了其定位的宗旨——“创建上海大学生一流艺术社团”的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采访、调研和总结,上师大民乐团在管理上从教师管理制向学生自治转变,乐团的建设也从内部扩充、完善建设向外部发展延伸。他们在演出形式以及音乐内容上大胆结合当代音乐新模式,展现了新时期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审美,并将这些与民族情愫紧密联合在一起。
  上师大民乐团近三年承接了多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如:走进上海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同时《我的祖国》《西北组曲》也成为上师大民乐团的经典曲目。上师大民乐团在2014年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长三角民族乐团展演”活动,并获得“最佳风采奖”。在2015年年初代表上海市赴天津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民乐专场获得第一名的殊荣,这也是我们其他高校民乐团学习的榜样和进步的目标。同时这些优秀的成果以及成功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3.上海中医药大学民乐团
  上海中医药大学民乐团(以下简称中医大民乐团)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一群爱好民乐、有民乐演奏特长的学生自发组织的民乐社团,隶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团委。2003年中医大民乐团正式成为首批四个上海市艺教委所属大学生艺术团之一。现今,中医大民乐团是校级专业的演奏团体,有着完备的招生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体制。乐团各声部学生齐全,约有40多位团员,演奏水平尤其突出的是打击乐声部。中医大民乐团和其他高校民乐团特别是设有音乐学院的高校民乐团定期排练课程的设置有很大的不同。在乐团的管理制度中,每年在民乐团团员中选出2-3名专业与文化课成绩都优秀的同学,推荐免试直升研究生。近几年乐团的团员中有博士1名、硕士8名。在乐团的音乐文化背景中这些高学历的团员起到了带动本科生积极学习的作用,从而起到了“艺术培养和熏陶促进文化课的学习,文化课素养的提高也增加了艺术文化修养”的作用。在这三年里中医大民乐团多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以及上海“非遗高校行——上海大学生‘江南丝竹’交流展演活动”等。
  4.复旦大学民乐团
  复旦大学民乐团成立于1997年,是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领导下的一个知名的学生艺术团。建团以来民乐团一直坚持“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宗旨,依托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在校园内外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近两年复旦大学在专家和老师们的帮助下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教育成果,排练了一系列具有较高难度的曲目,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及国内外各项演出和比赛,充分展现了复旦师生的艺术水准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复旦大学民乐团充分发挥民乐在跨文化交流沟通中的特色桥梁作用,积极参与各类国际交流项目,通过艺术交流传播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展现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魅力并给复旦大学对外交流形象增添了民族特色。同时,跨文化的艺术交流活动也拓宽了民乐团学生的视野,也将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的滋养带给本校大学生。   5.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
  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隶属于校团委,近两年校团委为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探索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发展推进机制,上海财经大学各大艺术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在艺术课程、基地建设和艺术团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上海财经大学艺术团有四大艺术实践基地,民乐团是其中之一,民乐团依托四大艺术实践基地,系统规划着民乐常规课堂,邀请业内知名专家老师制定专业实践教学和培训计划,开展民族音乐系统教育课程,2014年度这四大艺术实践基地累积开展常规教学课程220个课时,为备战大学生艺术展演以及专场演出,集训教学246课时,参与学生高达三百多人,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效果。与此同时,加强对艺术实践团队的专业管理及引导,规范团内活动开展流程及考核,制定了《上海财经大学学生艺术团队管理考核办法》,结合学分认证,形成规范制度保障,探索了艺术教育实践教学的良好模式。
  6.上海学生民族乐团
  上海学生民族乐团成立于2015年,基于促进上海青少年民族音乐教育和普及事业的发展,提高学校和课外、校外民族音乐教育教学水准,充分发挥文教结合的平台作用而建立。旨在全面提升上海学生民乐艺术水准,力争建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上海名片。上海学生民族乐团从成立以来,已经多次参与了上海市学生夏季音乐节、上海学生新春音乐会等上海市学生重大演出项目。这个市级艺术团是民族音乐新生力量的代表,得到了社会和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上海学生民族乐团自成立起,采取集中训练的方法,每次音乐活动之前召集各个民乐联盟单位输送乐器演奏业务水平良好的学生进行选拔,然后参加上海学生民族乐团的集中训练。针对即将举办的音乐活动主题进行选曲、排练,最后呈现出一台精彩纷呈的民乐盛宴展示给上海以及国内外的观众。
  上海学生民族乐团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起设立,以上海民族乐团为教学排练基地,下辖上海市大、中、小学、少年宫等若干民乐联盟单位。上海学生民族乐团于2016年7月12日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办了“青春的乐章”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上学生乐团演奏了像民族管弦乐《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月光变奏曲与船歌》《西北组曲第一、第四乐章》等经典的民族管弦乐作品。2016年7月15日,上海学生民族乐团又与台湾新竹县立国乐团在杨浦区少年宫梦想剧场举办了“中华韵 两岸情”交流音乐会,此场演出以两岸乐团各演奏半场音乐的形式,其中体现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合奏《三六》、丝弦五重奏《天山之春》以及具有浓郁的台湾地方音乐风格的《台湾小调》《客家歌谣联奏》等乐曲在本次两岸交流音乐会上精彩呈现,通过中国的民乐音乐作为纽带,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以及两岸的民族音乐情怀。
  这支才华横溢、充满朝气的学生民族乐团在民族音乐的舞台上释放着他们的艺术才华和音乐梦想,用民族音乐表达中华民族博大的精神文化和丰富的感受,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与无限能量,为当代民族音乐的传承、提升民族音乐艺术教育和增强文化自信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各民乐团横向比较情况
  1.排练及专业课对比情况
  2.活动开展情况比较(2015年7月-2016年7月)
  三、对已调研的六个市级艺术团进行初步比较研究,概括每个乐团的亮点如下
  1.上大民乐团在评为市级艺术团之后的短短三年里,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不管是乐团的演奏水平还是在传播中国民族音乐方面都有显著成效,特别是结合上海大学这所综合性高校的通识课教育以及音乐素质教育这两个重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不可替代的贡献。2.上师大民乐团,成立时间久、师资力量强、演奏水平高以及校际交流活动范围广都是该校亮点。特别是与上海市民文化的结合,如上师大民乐团与徐汇区文化馆是共建单位,他们多次参演了徐汇区文化局和街道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这样切实的将民族音乐文化送到基层的活动,着实值得其他市级艺术团借鉴,也为将高校大学生民乐团更好的结合上海市级层面的文化做出了成效。3.中医大民乐团,由于团员都是非专业的具有乐器演奏特长的学生组成,因此该校指导教师力求追求声部特色,如打击乐就是中医大民乐团的特色,并且也切实的取得了好的成绩。4.复旦大学民乐团:在选择排练乐曲方面比较有特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传承传统曲目,复旦大学坚持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排练了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曲,如《梅花三弄》《新翻羽调绿腰》等。二是演绎时代声音,在坚持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复旦大学民乐团尝试改编当下较流行的音乐,通过民族乐器再演绎,如由乐团学生成功改编并演奏流行音乐《忐忑》《甩葱歌》等,获得了校内外观众的喜欢和好评。三是乐曲坚持“以老带新”,乐团在日常排练中除了合奏曲目训练以外,也挑选了一些经典的协奏曲类,如何占豪先生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蒋国基先生的笛子协奏曲《水乡船歌》等,通过个别演奏技术很好的学生担任独奏角色,带动整个乐团的演奏技术和音乐情感的进一步发展。5.上海财经大学民乐团,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进一步推广到广大市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如在人民广场的地铁站里、四平社区、五角场社区等地方都举办过音乐会和讲座。这样的大众文化艺术普及让学生感受到了社区群众对民族音乐的好奇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坚持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信心。6.上海学生民族乐团,上海学生民族乐团自成立起,采取集中训练的方法,针对每次开展活动的主题选曲,并从各民乐联盟单位中选拔优秀演奏学生参与排练和演出,力争建设中华传统文化的上海名片。在排练方面,聘请上海民族乐团演奏家进行各声部专业指导,并能将中国民族器乐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良性循环。上海市学生民族乐团通过各学生民乐联盟单位的参与,打破了各个学校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文教结合的平台作用。
  四、针对上海大学民乐团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对于上大民乐团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和引导;2.上大民乐团是在上海大学这样一所综合性高校的氛围下成长的,与上海音乐学院这样的专业类高校不同,上大民乐团一面开展音乐专业的教育,一面承担着全校的音乐素质教育重任,在这里建议上大民乐团能够根据自身现状扬长补短,激发乐团学生现有的长处和综合素质能力,将乐团的发展计划和高校的要求以及大学生所期盼的学习目标对接上,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达到基本吻合,从而形成音乐文化教育的良性循环,将上海大学这面旗帜一步一步的呈现出来。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好几个市级高校民乐团在平时的训练和管理机制上非常重视核心人员团队的培养,这一点也很值得上大民乐团借鉴,将愿意为民乐团这个集体服务的团员团结在一起,形成骨干,将每一次乐团的音乐活动做到精益求精,将民乐团的融合精神充分的展示在高校校园里,受到全校师生的关注就带动了整个学校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从而传承和推广民族音乐文化;3.在乐团排练的专业计划中选择合适的曲目,根据乐团的演奏水准因材施教,也可以加强几个声部小组的分部练习,充分展示学生才华,在每场音乐会中充分显示乐队成员的主人翁精神,而不是被动的听从指挥的手势和要求来演绎音乐。
  五、本课题经过为期一年的调研、采访和分析,针对高校民乐团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要认真学习全市民族音乐教育的工作布局。特别是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成立上海学生民族乐团和上海民乐联盟以后,各市级高校民乐团应更积极响应市级民乐联盟的工作安排,克服各校困难,努力参与市级民乐推广活动。
  2.在高校里做好民族音乐的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普及活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民乐教育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开始,在深受民乐感染的同时持之以恒的学习,形成专业演奏水准和民乐演奏特长,使学生们进入高校也能得到民乐团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地锻炼和成长,使民族音乐文化成为大学生自身修养的一部分,最后才可以在高校展示出中国大学生魅力以及热爱中国民族文化的真挚情感。这样的文化链,不可以在大学这个阶段受到阻碍甚至中断,这样的民族音乐文化成长链要在高校民乐团继续成长下去并开花结果。
  3.各高校艺术团要积极寻找机会,这个机会主要包括每年的民乐演奏专业学生的招生名额以及艺术特长生的名额。乐团只有在团员数量的基本保障下才能正常开展排练,因为音乐演奏技能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样的语句总结舞台上的音乐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所以具有演奏专业的学生或者特长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高校在艺术测评招生的时候是否可以结合艺术学习规律给予艺术专业测评一些倾向性或扩大招生比例,让一些优秀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高校成为民乐团的骨干,真正在大学里完成他们从小学到大的民乐梦想。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著名的歌剧《白毛女》以中国革命为大背景,向人们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状况,剧中采用音乐创作手法将其中的人物形象的各个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该剧的最大特点便在于将民族歌曲与我国的古典戏曲、西方的歌剧相融合,展现了多元素的民歌新形态,为我国的歌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我国歌剧的发展历史,并不悠久,但就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来说,尤其是以音乐手段来刻画人物方面,具有较多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山东省章丘市漯河崖村、三德范村"扛芯子"仪式的田野调查进行梳理,并客观地从仪式过程、参与人员、乐器配置及芯子道具等各方面进行浅描。该文的写作,将由小见大,通过仪式看文化存亡,将人们的意识提升到对非遗的保护中去。  关键词:“芯子” “单芯子” “转芯子” “祈福”  笔者生于山东省章丘市,这样的身份有利于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芯子”进行田野调查。来自家乡的艺术形式,利于笔者用
期刊
摘要:本文以YAMAHA PT-A1为例阐述其在调律技术教学中从检测方法、失点计算、曲线绘制、问题判断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与调律技术教学实践的对接,分析其对教与学的促进和帮助。  关键词:检测软件 听音 失点 曲线  调律技术主要包含有击键、听音、操扳三个技术要领。击键主要是提供拍音;操扳是对弦轴转动的控制;听音则是在击键、操扳良好配合的基础上分辨音准。虽然三者的配合缺一不可,相互影响,但听音环节是
期刊
摘要:在刚刚结束的2016全国师范类院校艺术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研讨会上,笔者有幸作为聆听者参与其中。艺术专业音乐教育专业作为起步较晚的专业,它与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的区别以及它的专业定位都是会上集中讨论的问题。笔者对于会上所讨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 培养 社会音乐  艺术硕士由2008年开始招生,2008年全国共有34所艺术院校获得招生资
期刊
摘要:中央民族乐团策划、编排的《又见国乐》民族音乐演奏会选取十首经典曲目,从舞台、编曲、编排、表演等多角度对传统器乐演奏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引用电影、话剧、舞台剧等多种演艺形式对民乐进行创新,开创民乐乐剧这一新表演形式;对民乐经典的再次创作,既为推广、普及传统音乐文化的需要,同时为开创新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之路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又见国乐》 民乐乐剧 民乐演奏会  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殿堂——中央
期刊
摘要:近年来,广场舞作为一种健身舞蹈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的喜爱,其发展势头和速度无不使社会和有关部门感到“始料不及”,特别是噪声扰民、场地不足、管理无序等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有城市发展的规划问题、有广场舞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有管理缺失的问题。因此,摸清广场舞的现状和底数,研究广场舞的引导和管理,对促进广场舞的健康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期刊
摘要:《死与净化》是施特劳斯最具有代表性的交响诗之一,是音乐借助诗歌、绘画等学科最好嫁接的作品。本文通过研究作品的缘由,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本体分析来全面解读《死与净化》  关键词:施特劳斯 《死与净化》  一、研究作品的缘由  整理西方音乐文献时,发现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三大乐派(浪漫主义、民族音乐、现代主义音乐)关于死亡主题的音乐作品很多,翻译成中文记录带有“死亡”这一主题的约有十四部——歌曲和声
期刊
摘要:区别于我国艺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艺术本科生教育以理论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注重工作室培养模式。在2016年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背后,我们看到艺术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借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艺术专业本科生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  关键词: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 艺术专业本科生教育 应用型人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媒体和学术界,有一个被频繁使用的词汇:原生态民歌;同时还有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原生态民歌的生存与保护。这也引发了“原生态”与“学院派”之争,本文从“原生态”概念,如何看待“原生态”民歌现处于的局面与存在的问题,民歌的表现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原生态”与“学院派”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原生态”与“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更加突出,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型人才,大学的扩招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学扩招增加了专业人才、提高了全民文化水平,而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却越来越成为制约人才成长的瓶颈,教师一味地关注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教育,致使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有所下降。虽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多,但全民的文化水平并不等于一个社会文明的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