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空白于无字处读出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2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白”,原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形神兼备、虚实相映,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思维的空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作者由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在进行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时,有意地在字里行间或文章的结尾处留下许多有发挥想象余地的情节、情感或思维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想象。这些空间,我们称之为“艺术的空白”。挖掘并填补这些艺术的空白,不但可以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更加突出,而且能激活课堂,生成异样的美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利用教材空白,巧设对话情境
  教材中的有些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激起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开发空白处这块“黄金地段”,有意识地在教材空白处设立创设对话情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填补,道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如《嫦娥奔月》一文的第五自然段中,逢蒙乘后羿带着弟子出门的机会,提着宝剑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交出仙药。但“逢蒙是怎么威逼嫦娥的?”“嫦娥是怎样与逢蒙周旋的?“当时人物的语言神态各是什么样的?”教材中都没有详细描述,教学时,我抓住这一空白,先对学生稍作点拨,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活跃思维。学生各抒己见,在对话活动中,我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接着我创设了相应的情境,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逢蒙和嫦娥上台来,配上语言和动作演一演,学生非常投入。在想象和表演的结合中,进一步体会到了嫦娥的善良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及逢蒙的奸诈贪婪。
  由此可见,利用教材的空白处,我通过营造对话情境,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懂得应该惩恶扬善。
  二、巧用教材空白,体验人物内心
  心理描写是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之一,但由于行为节奏,感情抒发,详略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作者不可能连篇累牍地写出人物心里活动。因此无奈中形成了部分“心理空白”。
  《自相矛盾》一文中,当有个围观的人问那个卖矛的楚国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至于“这个楚国人为什么说不出话呢?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文章没有具体描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在教学这一片段时,便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纷纷活跃思维,并联系上文,体验着卖矛的人的内心世界。在交流时,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这个楚国人自己都傻眼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说法前后不一致了。”有的说“卖矛的人一定后悔不已,因为围观的人把他的谎言揭穿了,不会再有人相信他,买他的矛和盾了”……学生们畅所欲言,把他们体验到的楚国人的心理活动都表达出来了,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时再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人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
  教学时,教师若能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心理空白点进行语言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借用教材空白,开启思维潜能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中,谈迁“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告诉我们谈迁在编写《国榷》原稿时所付出的艰辛。那么这一百多里路途中,谈迁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为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这部原稿的来之不易,我设计了说话训练:“在这一百多里的路途中,他渴了,就 ;饿了,就 ;累了,就
  ;脚上起了泡,就 。来到目的地,他不顾 ,就 。”激发学生活跃思维,大胆想象。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思维潜能。在热烈的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到谈迁为了这部明史的真实可信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四、活用教材空白,延伸文本结尾
  例如教到《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的结尾时,我留给学生一个思考:儿子收到父亲的信,一定很高兴。他会怎样给父亲回信呢?这时,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又一次感受到父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以及高尔基对儿子的崇高的爱,也升华了本课教学的主题“给,永远比拿愉快!”
  由此可见,合理挖掘教材的空白,可以捕捉到丰富多彩的生成资源,犹如给语文课引进了一溪活水,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爱因斯坦指出:“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课文的内容和学生个体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形成新的表象。当我们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捕捉到“艺术的空白”后,就应当放飞孩子们的心灵,鼓励他们大胆地多角度地去想象,及时地挖掘、填补这些艺术的空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文本进行了一次的再创造。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拓宽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语文课堂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便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这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熟悉的困惑。应如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这是我们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
美国钻井数量下降速度超过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多数人预期。行业经理们表示他们不确定钻机市场何时I灰复。贝克休斯在四月末的周报告中报告的工作钻机数为975台。而去年问期的工
普通水深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向深水和超深水迈进必要的条件。随着电子技术、宇航技术、造船工业、机械工业等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海洋石油钻采平台逐年
众所周知,数学活动是一门以发展幼儿智力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它对幼儿进行的是数、量、形、时间、空间的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是一个智力因素培养的主要阵地。但它同时也是幼儿兴趣、态度、动作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数学操作活动更是蕴含了丰富的非智力因素,如谦让、分享、合作、挑战等社会情感和行为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围绕以上,进行了钻研和实践。根据各个数学活动操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教学方式生活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突出了以学生为本,所有的教学内容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笔者着眼于此,由一根竹竿突发奇想,给孩子们带来一节丰富而有趣的《合作跑》的实践课。  一、目标的确定  本节课的主教材内容是合作跑,是水平三跑的教学单元中一個知识点。围绕《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精神,本节课的目标是这样定义的。(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合作跑的方法,通过多种练习来提高学生合作跑的意识
实施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环节,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有活力、有思想、有创新的符合当前社会生活需要的新一代接班人,是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但放眼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循规蹈矩地坐着,麻木呆滞地看着,机械被动地举手,一板一眼地回答的局面,师生之间只存在单向的知识灌输,而缺乏和谐的情感交流。这种状况对小学教育,尤其是对英语这种语言类学科的教学非常不利,因此,创新方法,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还英语
Quantec Force系列钻头是美国贝克休斯公司新近开发的一种具有最新稳定技术,并配备了新一代耐磨齿的PDC钻头。该系列钻头在Barnett页岩、TravisPeak、花岗岩、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汽车逐渐成为日常消费晶。随着汽车新技术不断出现,对汽车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很想知道,课堂中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心理?他们在课堂上是不是真的在“混日子”?因此,我设计了问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1至5年级近200名学生进行了不具名问卷调查,了解了有关品德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心理。  一、调查分析  1、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品德课的,课文内容本身的丰富、生动、有趣吸引了孩子。品德课的学习过程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品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以品德课赢得孩子的心是有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