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热爱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从中国本土语境出发来讨论中国当代艺术问题,用真情实感来思考和评论中国当代艺术,以专业和非专业的方式为推广中国当代艺术作出了贡献。
  对外国人来说,中国当代艺术正如中国一样神秘,强烈的好奇心驱动着他们漂洋过海拨开迷雾,领略这份“神秘”的真正魅力。在这过程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因为热爱和执着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尤其是1985年以后,少数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对于那些来中国短期访问的国外评论家,他们更具优势。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因此能够充分了解这个国家。这些外国人士通常都会说汉语,这对于理解中国的各种现实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他们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者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大概没有人不知道莫妮卡·德玛黛(Monica Dematte)。1985~1988年,为筹备第一届“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当代艺术的各路豪杰聚集在黄山脚下的屯溪,“亮相,比武,各显神通”有点像一个武林大会。1988年冬,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意大利姑娘莫妮卡出席了那次的黄山会议,第一次出现在众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眼前。从此,莫妮卡与中国当代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那时开始,莫妮卡像一只候鸟,每年都会在中国呆上三四个月到半年,至今坚持了20多年。只要来中国,她每天都外出跟朋友、艺术家们交流,策划展览,在高校举办各类研讨会。她跟栗宪庭、孟禄丁、徐冰、余友涵、耿建翌、张培力等是朋友;她在中国策划过“都是我——中国当代艺术家自拍像”、“引号,中国当代绘画”等展览;她在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学校开展当代艺术的相关讲座。她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撰写的评论文章深入、透彻,在她个人撰写的评论文集《艺术:各自为战的运动》中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莫妮卡只写自己喜欢和佩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她对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比如对于丁乙的艺术,当然会用冷静的视角去观察,因为他的作品就是冷静、克制的;但写到张恩利的《人性,太人性的》,就跟冷静没有关系了。她的文字风格会根据艺术家的风格来走。
  英国的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也撰写了许多相关著作和论文,但凯伦更重要的是以策展人的身份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了广泛的参与。她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如艾未未、刘小东等在国际上策划了一系列展览,不遗余力地向西方推介中国当代艺术。
  在90年代初期,香港的汉雅轩等画廊刚刚开始介绍部分来自大陆的艺术家。同时凯伦感觉到香港的艺术氛围很好,有很多现代美术馆和新水墨画廊,多元的风格令凯伦着迷并不解。中国大陆在1978~1992短短十几年,也发生了惊人变化。
  在香港为一家杂志写艺术稿件时,凯伦发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当代艺术研究是空白的,自己也完全不了解中国。“那时当我和外国人谈到中国当代艺术时,他们总是带着怀疑的态度,觉得中国的当代艺术,可能还不是很成熟,且没有什么自己的工作特点。” 凯伦在西方受到的教育告诉她,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在中国没有个人化的东西。因为在他们知道的毛泽东时代,所有人的教育,所有人的思想,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个性,而现实并非如此。在香港工作时,这让凯伦惊讶并想了解这一切。于是,她来到了大陆。一步步靠近东方艺术的核心。
  来到北京后,凯伦边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中文,边和北京的当代艺术家们交流碰撞。那是1992年,圆明园艺术村很活跃,凯伦和当时的青年艺术家刘小东、喻红等都成了朋友,她很乐意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她还发现根本没有用外语写的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书,如果不懂中文就更没办法了解中国当代艺术了。凯伦逐渐确立了把中国的艺术展览推向西方的想法。
  在1998年,她在英国策划了一次巡回展览——“代表人民”(Representing the People),带去了王劲松、宋永平、刘小东、郭伟等10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由于观看画作的障碍远远低于阅读文字的障碍,同时作品中蕴含的两国间社会发展中类似的情况,英国人更有效地认识中国当代艺术。1999年,她又在英国伦敦当代艺术学院举办了“北京——伦敦:创意之都”(Revolutionary Capitals),该展览同样得到了很多英国人的关注。到了2004 年,她又策划了“国人:中国当代摄影和影像艺术”展(The Chinese),把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带到德国去。
  2007年后,凯伦开始尝试在中国做展览。当时,她对在国外办展已经失去兴趣:“很多国内的作品一拿到外国就有点变样。作品在本文化的场景里才有自己的力量,拿到外国就没有语境了。特别是观念艺术,跟社会有明确关系,没有上下文,拿到外国,真的不一样,很难落实。例如玩世现实主义的作品,离开中国的背景,它会有一点点卡通的感觉,其实并不然。所以我觉得在国内做展览更有意思”。
  凯伦的这种做法保证了中国艺术界能够拥有自己的发言权,避免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歪曲解释,并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体系所具有的独特活力和艺术内涵。
  2013年,凯伦从独立策展人转变为OCAT西安馆执行馆长。这是她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担任中国艺术机构的核心职务,也是她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开始。
  罗伯特·伯纳尔(Robert Bernell)同样是长期居住在北京致力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外国人,但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办网站和做出版上。
  还记得尤伦斯对面那家永远人头攒动的东八时区书店吗?不过现在798里的东八时区书店已经成为历史了,现在它是家颇有艺术气息的日本料理店,基本上是艺术家和画廊经理人们的据点,在这里吃饭常常巧遇某位知名艺术家。这家店的创始人正是罗伯特。
  罗伯特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那是因为他在来中国之前就已经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学习中文,并且一学就是6年。后来,他就努力争取机会进入南京大学研修经济法。南京是当时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之一,学生都像发烧一样热情,一直深藏在罗伯特心底的艺术火花被学生的热情点燃,于是趁业余时间他经常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中国艺术,并决定把专业从经济法改为中国文学和艺术。就这样,罗伯特渐渐将事业拓展到中国当代艺术领域。   2001年之前,罗伯特通过跟几个同伴一起经营的网站“中国艺术网”把中国的艺术家和独立评论家推向世界介绍中国当代艺术。从2002年开始已经有22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题。当时网站被《伦敦艺术报》(Art Newspaper)选为世界五佳艺术网站之一,排名第三。网站的第一份印刷品,也是东八时区的起源——《千年末的中国艺术》,是由网站内容整理而成。随后,又在2001年出版了《中国艺术的抉择关头》。它们的成功,让罗伯特有资金和信心创立东八时区。
  “2001年我在伦敦的泰特现代书店,那时3000本书中只有两个是关于当代中国艺术的,而且两个都是旅外的艺术家。”罗伯特如是说。
  罗伯特创办的东八时区书店于2002年初正式开张。书店一开始就定位为艺术专业书店,出版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图录并专售中国及世界各地的艺术书籍、画册、期刊杂志等,主要面向艺术家、艺术院校教师、学生等特定人群。最初的经营状况比罗伯特想象的好,因为当时专门出售当代艺术书籍的书店并不多,并且在798院内的艺术家们不断介绍新的朋友来,很快就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顾客群体。10多年间罗伯特与他的合作者共为策展人、艺术家们出版了150多种书。东八时区也与艺术出版巨头合作,如施泰德尔出版社,分销网络遍布伦敦、纽约、阿姆斯特丹和香港,这都体现了东八时区在中国艺术图书出版商中的重要地位。
  时间转瞬即逝,回顾走过的路,罗伯特淡然一笑:“日子一天天很自然的过去,原本没有计划和打算,只是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好,通过我的艺术网站和出版的图书,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当代文化,改变海外对中化文华的死板观念,除了长城、宫殿或庙宇这些古老文明,应当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艺术的当代性。”罗伯特不仅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并且一做就是20多年。但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其中经历的困难有些令人难以想象。
  在中国出版外文图书,筹备资金是罗伯特首先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2002年北京的冬天,寒风萧瑟,罗伯特将自己收藏的全部艺术品卖给了比利时基金会,用所得的资金进行图书出版。“当时想继续收藏书画作品以及摄影作品,尤其是中国早期的摄影作品,如“南郎北张”的摄影,他们是解放前中国最优秀的摄影师,相当于当代的方力钧,可是由于资金限制,很多作品都没有收藏。”罗伯特不无遗憾地说,“书店面临的是另一个难题是出版问题。我们与香港出版社合作,由我们联系作者约稿确定图书内容,再请设计师设计排版,在香港印刷完之后进口出售,同时进口的还有其他一些外文书,因此严格意义上说是香港出版社出版”。
  正因为有舍弃和努力,现在人们在国内的外文书店都可以看到罗伯特出版的介绍中国文化和中国当代艺术的相关图书,如侯翰如编写的《中国美术全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合作出版的《中国对话》、邱志杰、徐家醇以及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编写的书等。除此之外,所有与798有关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书籍均为罗伯特的公司出版或合作出版。
  个人的热爱在大地上本像星星之火一般微弱,但因为执着和坚持,这份“火热”蔓延到国外。通过努力,他们在策展、评论、出版等方面让中国艺术家们更加国际化,起到了“铺路”的作用。他们从中国本土语境出发来讨论中国当代艺术问题,用真情实感来思考和评论中国当代艺术,以专业和非专业的方式为推广中国当代艺术作出了贡献。
其他文献
对艺术史家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值得仔细研究的。这个问题和艺术批评或者艺术鉴赏常常被混为一谈,我觉得这是和艺术史完全不同的问题。  ——柯律格  本期专题所提及的这些老外们在最初接触到中国当代艺术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查不到任何相关的资料,于是他们参与到“资料”的创建中去。对许多外国人来说,中国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他们为中国的文化所着迷,其中不乏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者,他们的学术态度令人敬佩。  201
期刊
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还处于朦胧的睡梦之中,一批来自国外的有志之士率先在这片土地上举起了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旗帜。他们带领着自己的画廊亲眼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萌芽、发展与繁荣。  灰暗凝重的明砖,红色深沉的木门,海蓝日红的雕梁,一切都显得古老而静谧。这个屹立在北京旧城东南城门上的灰筒瓦顶小角楼,在经历了五百余年历史猎猎之风洗礼的沧桑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最早得以窥见当代艺术的一扇窗,成为了如今北京
期刊
贺慕群的艺术单纯、简约而饱含情感。作品以极强的形式感显示出特有的视觉张力,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没有明显的女性艺术家的细腻婉约,而是显出一种雄壮和肃穆。  2000年之前国内美术圈很少提及贺慕群这个名字,即便她被誉为“继潘玉良之后最杰出的华裔女艺术家”。20世纪早期在法国学习、创作的华裔艺术家有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赵无极、朱德群、常玉、潘玉良,而稍晚于他们的贺慕群有着更加颠沛漂泊的人生
期刊
5月底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推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展览——“戴汉志:5000个名字”,该展览遵循时间顺序展出大量戴汉志的信函、文件、照片、曾编辑的书目、曾策划的展览, 以及关于他的生平的详实资料。通过讲述戴汉志的故事,折射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  自中国当代艺术产生至今,短短的30余年间有许多外国人偶然与中国结缘,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发端的那些年,这些外国人敏感地发现了当时不受待见的艺术家
期刊
在商场策划艺术展在目前的阶段并不容易,所谓艺术与生活的结合是“无界”的,也只是一种较为乌托邦的愿景。  在一个消费至上的商业社会中,随着各大集团对资源整合与品牌塑造的重视,集团旗下的各大购物中心已不满足仅仅作为一个购物的场所,而开始尝试搭建跨界平台,以呈现多元的消费体验,并借以阐释品位的文化理念。而把艺术展搬入商场是时下新兴的这种对品位诠释的途径,并已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风靡开来。  6月
期刊
如果入市者还在关注着当代艺术中的F4,就太OUT,买家手中的名单正在悄然变化。  历时两个月的春拍如今也差不多接近尾声了。和往年相似香港佳士得(“Asia+”专场)和香港苏富比依旧于4月份率先起拍,其中佳士得人气颇旺,51件拍品全部成交,曾梵志的《浴室》以550万港币的价格成为该专场落槌价最高的作品,而在苏富比夜场,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最终以9420万港币的价格落槌,创造了其个人最新的价格
期刊
正是这种孤行于世的状态,使他伏得很低,尽可能地贴近大地;使他更为统一地投入自己的绘画,更加专情于自己的世界。孤行者的路有寂寥,亦别有风光。  ——许江  早期赴日研习西画蔚为风潮,以关良、丁衍庸、陈抱一为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都在20世纪初便东渡扶桑,学成回国后又大多返回国内或从教、或创作,但这其中林达川却自去国后居留日本将近20年,是这一群体中经历颇为独特的一位。  1935年林达川进入东京美术学校
期刊
我们卖掉、捐掉,等于是传给更高一层的保护者,毕竟艺术品永远都在恒温恒湿的地方流转。当价格越来越高,艺术品受保护的程度越来越大。大家都可以玩艺术,但是那些最有价值、历史意义的,最终是有钱人保护它们,最终捐给美术馆。  ——余德耀  近几个月,上海有两个大展与海外收藏家有关。一个是将展出至7月20日的“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15年”,这是CCAA这个由瑞士大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创立的奖项
期刊
冯法祀自从拿起画笔就再也没放下过,去世前一天他还在创作苏州古镇的风景系列,那会儿天非常热,儿子一直劝他好好休息,等热劲过去了再画,只可惜他没能等到。  1957年5月24日,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举办了结业展览,前来参观画展的朱德元帅提议大家合影留念,当时作为合影背景的正是冯法祀的结业创作《刘胡兰就义》,照片中依稀可辨冯法祀、詹建俊、靳尚谊等先生年轻时的相貌。今年6月27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艺为人
期刊
在这个繁华而虚空的世界,它们的美可以永恒。  北京798艺术区壹梵画廊举办了“浮世今生——木板浮世绘真迹展”,展出的作品来自瑞典私人藏家以及画廊珍藏。精美的浮世绘木版画让我们得以窥见日本江户和明治时期市井文化的繁华,得以体味带有浓厚大和审美趣味的虚浮世间之美。  “浮世”一词来源于佛教,意指繁华而虚空的世界。浮世绘的最初形式是手绘,木版画由中国传入日本以后,在世俗文化迅速发展的江户时代,浮世绘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