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着神性光芒的日常之物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ac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慕群的艺术单纯、简约而饱含情感。作品以极强的形式感显示出特有的视觉张力,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没有明显的女性艺术家的细腻婉约,而是显出一种雄壮和肃穆。
  2000年之前国内美术圈很少提及贺慕群这个名字,即便她被誉为“继潘玉良之后最杰出的华裔女艺术家”。20世纪早期在法国学习、创作的华裔艺术家有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赵无极、朱德群、常玉、潘玉良,而稍晚于他们的贺慕群有着更加颠沛漂泊的人生经历,了解她艺术的人也很少。直到2002年,贺慕群结束了漂泊巴黎的生活定居上海后,她才渐渐为人所知。
  贺慕群1924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抗战期间全家为了躲避战乱逃到上海,为了分担家庭生活负担,她白天到工厂做工赚钱,晚上去夜校学习绘画,养家也兼顾理想。后来,她随朋友去往台湾,又于1950年移居巴西圣保罗,并在那里生活了10多年。贺慕群当时被圣保罗资历最老、实力最强的圣路易斯画廊(Sao Luis Gallery)所赏识,与之签约合作,并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次展览后,当地华人慕名邀她开班授课,使之安定,从而也坚定了她选择绘画作为自己事业的信心。
  1965年,贺慕群来到巴黎,并在此生活、创作达37年之久。上世纪60年代的巴黎是世界艺术的中心,各种现代艺术思潮层出不穷,但贺慕群在绘画创作上却没有追随任何潮流,她选择以独特而凝练的表现手法描绘现实生活中目之所及的各种寻常之物,画家虽以浓重的色彩、粗犷的笔触和简约的形式描绘静物或者孩子,画面却散发出一种特殊的生动和内在的力量。
  贺慕群的《玩偶》在1968年法国妇女沙龙上获得了大奖,这也是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时的法国正在爆发大规模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群众运动,但从艺术家的作品中不太能看不出彼时社会的风起云涌。由于获奖的缘故,1970年法国文化部专门分配给画家一间画室供其创作,艺术家在巴黎也一直使用这间画室直至回国。
  从风格上来看,《玩偶》完全是表现主义的,人物虽然是画面的主角,但却都省略了五官,并无具象写实的描绘,他们的身形仅仅是由一些单纯浓重的色块构成。他们或独自、或依偎,浓浓的亲情弥漫其间,却又带着些许苦涩与忧郁。可能是曾在巴西生活过的缘故,贺慕群的作品有一种南美艺术神秘、原始的韵味。这一特点在她的“蔬果”系列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贺慕群创作的静物画大致可分为“蔬果”系列和“花木”系列,她将笔下的苹果,大葱放大到非常规的尺寸,使得平凡的它们有了某种神性。简单的形式、巨大的体量和深沉的色彩是她这一系列作品的特点。她着力表现生活的拙朴与粗犷,以及本能的力量。贺慕群说她很喜欢高更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具有原始神秘主义色彩的作品。巴黎的37年,是贺慕群艺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她的绘画风格包括艺术个性的形成均与这段生涯有着密切的关联。
  随着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政策的变化,贺慕群也曾受邀回国参观考察。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任上海美协主席的沈坚柔在巴黎见到贺慕群的作品后,决定邀请她回国举办个展,才有了1996年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贺慕群作品展”,在这个展览之后,艺术家开始了往返巴黎与上海的生活。
  由于早期频繁迁移的生活,使得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其早年作品,目前留存至今的多是20世纪60年代也就是艺术家移居巴黎之后的作品。当时已经40多岁的她放弃了进入巴黎美院深造的机会,而是选择了做一名职业艺术家。潘玉良有一次看过贺慕群的画后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小妹妹啊,你走这样一条纯艺术的道路,以后会很苦啊。”可她还是常常手拿一瓶水出门,饿了就买些便宜的法式面包充饥,一画就是一整天。
  贺慕群的作品很难被归类,艺术家长期生活在西方,描绘的却是中国的对象,但表现手法又无法在中国的美学体系中找到坐标,她选择日常之物作为其艺术创作的主题,并反复地、不厌其烦地表现,创造出了一套只属于她自己的艺术语言,对这一点贺慕群曾说过:“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表现出艺术家的思想和感受,我画我熟悉的、每天都能够看到的东西,它只是我思想的载体。”
  贺慕群是自学绘画,故而她的作品没有被束缚在前人理性总结出来的作画规律里,而是完全从感性出发,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生命体验用自己独有的语言自由表达。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在她的作品中是失效的,她喜欢以逆光剪影式构图造型,形式构成略带夸张,充分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和整体平衡。而在背景处理上,似乎不经意地涂上几块颜色或抹上几笔顔色,却顿使画面空间充满生趣。这种看似随意性的涂抹,既有中国式的随机性的写意笔法,又具有现代艺术在平面构成中更重绘画性的特点。其次,她也不按常规的“摆放设计”来构图,她常常是让几根大葱突兀地横在画面中与同样巨大的苹果相呼应,这种不合常规比例的现象,在她的作品中比比皆是,在单纯中显岀奇崛。
  画家的艺术单纯、简约而饱含情感。作品以极强的形式感显示出特有的视觉张力,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她的作品没有明显的女性艺术家的细腻婉约,而是显出一种雄壮和肃穆。
其他文献
对时间的体验并不是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而是个体本身所处的工作状态所决定的,并不是去了乡村就有多悠闲,在城市就有多激烈。  左靖  策展人,碧山计划发起人  采访时间:7月23日  采访地点:望京徳泮未来素质馆  在“碧山共同体计划”前言中写到,“在未来5~10年内,回归乡居生活、逆城市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潮流。”人们厌倦了单位时间密度过大的城市生活,将希望开始实践新的农业生活方式,左靖正是这种实践
期刊
当代水墨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体验之间找到了新的生长空间,艺术家的创新在于能否面对真实的生活,并转化为艺术形式表述出来。  采访时间:2014年7月11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普通公众对传统水墨和西方油画艺术逐渐理解,但对当代水墨一直以来并不是很了解,你认为当代水墨在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当代水墨与传统水墨之间的区分是很难量化去界定的,水墨在中国本土一直有承传和发展,当代性是在其发展中
期刊
假如我们把塞尚以后的形式自律的作品称为“看”的艺术,那么杜尚和马格利特的艺术更多地转向了“思”,准确地说他们的作品是针对人的“看”之“思”。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达主义艺术出现在瑞士的苏黎世。瑞士是当时战争的中立国家,一群交战国的青年们因躲避战乱而云集苏黎世从事艺术活动,借以发泄和抚慰紧张不安的心灵,他们反思战争的缘由,抵抗政府施加的社会意识形态,在面对着强大的国家机器时所给予的强力形式,反抗
期刊
自然而然地将骨子里的水墨功夫释放出来,凭着对生活与社会的独立思考打造自己的绘画世界,传统与当代的问题会消解在一个融合的画意中,更完美地被呈现。  采访时间:2014年7月14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如何理解新水墨的“新”?  新水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新”意在于整体上的包融性,相对于前辈艺术家们在“实验水墨”、“抽象水墨”、“都市水墨”等学术范畴的阶段性努力,新水墨没有过分明确的学术指向,但
期刊
“新水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画,不是主题性创作,虽有现代绘画语境却又不会放弃东方文化的滋养。  采访时间:2014年7月14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中国画的?  小学3年级时,看到获奖的孩子画国画,大胆落笔后宣纸的渗化,感到相当“神奇”。至于真正接触中国画则是上初一时参加兴趣小组。  纵观你的创作形式从写实到意象,你是怎么实现这一转换过程的?  1996年大学毕业后认为本
期刊
“你们毕业就等于失业!”7年前,面对一群怀揣艺术梦想、却像走错门般进了美术史系的新生们,年轻气盛的班主任斩钉截铁地说。  舒望是其中之一。为了避免“毕业就失业”,舒望考了本院美术史硕士,以期继续深造能找份好工作,一次性解决户口房子乃至小孩上学问题。当某国字头的博物馆发招聘信息时,舒望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投了简历。笔试、面试、复试,舒望凭着名校毕业证、专业对口、答卷优秀、表现出色,顺利进入复试,然后被
期刊
如果24小时营业只是为了提倡阅读,似乎不一定非要是夜晚,我们不如把它定位为与书为伴的夜店更为合适,这里不只是书店。  今年7月18日,青岛的首家24小时书店试营业,这家书店位于青岛书城二楼,面积约200平方米,当晚9点左右,店内差不多有七八十名读者在阅读,据统计从9点到次日早晨9点,该书店共迎来送往500多位读者。仅从首日的数据来看,人气还算不错。  同在7月试营业的24小时书店还有广州的1200
期刊
新水墨的“新”是以图像为支撑的样貌之新,以自我表达为重的观念之新以及以年轻画家为主的创作主体之新。  采访时间:2014年7月11日  采访形式:邮件采访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当中,你为什么选择水墨画作为主要的创作方式呢?  自然而然的事,我并没有刻意选择。当意识到可以选择的时候,已经没得选择了。  为什么偏爱以人物作为主要的绘画对象呢?  表达更直接,更容易切入当。  传统和当代这两者在你的创作中
期刊
对艺术史家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值得仔细研究的。这个问题和艺术批评或者艺术鉴赏常常被混为一谈,我觉得这是和艺术史完全不同的问题。  ——柯律格  本期专题所提及的这些老外们在最初接触到中国当代艺术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查不到任何相关的资料,于是他们参与到“资料”的创建中去。对许多外国人来说,中国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国度,他们为中国的文化所着迷,其中不乏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者,他们的学术态度令人敬佩。  201
期刊
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还处于朦胧的睡梦之中,一批来自国外的有志之士率先在这片土地上举起了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旗帜。他们带领着自己的画廊亲眼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萌芽、发展与繁荣。  灰暗凝重的明砖,红色深沉的木门,海蓝日红的雕梁,一切都显得古老而静谧。这个屹立在北京旧城东南城门上的灰筒瓦顶小角楼,在经历了五百余年历史猎猎之风洗礼的沧桑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最早得以窥见当代艺术的一扇窗,成为了如今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