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德育课堂构建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兼顾语言素养的提升与德育资源的挖掘两方面,教师只有正确解读、使用教科书,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有机组合文意获取与育人目标,才能达到教书育人境界中更高的追求。
  关键词:勤;懒;小学语文
  教师首先树立学文育人的思想。依据课标、教科书、学情,充分发掘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德育资源,确立合宜的学文目标和德育目标,然后把握好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勤”与“懒”,构建出高效的语文德育课堂。
  一、 勤提示,懒小结
  学生触摸文本的前奏即读文句,解内容。在引领学生知文意这一教学流程中,教师要做到勤提示,懒小结。
  提示一,由题目粗知
  师生共同读课题《盘古开天地》,旋即出示“请大家轻读题目,找出题目中的人、事。”学生眼、脑、口并用,立刻举手:“人物是盘古,他创造了天地。”此时,教师不用费时小结(对,是远古传说中的巨人盘古,开辟了宇宙。),因为学生自己发现的,印象还能不深刻吗?更何况那份发现中还带有欣喜呢!
  提示二,入文本细思
  教师在学生粗知文本大意的情况下,趁热打铁,投影提示出“认真朗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标划出人物的思想、行为变化,评价人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注意力集中,文句如画,学生进入与文本对话的美好乐章,伴随着人物的一举一动,心目中涌现出一位力大无穷,敢于创新,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
  学生在交流读悟时,盘古让他们佩服、仰视、效仿。当文本中的人物带着他的美德占據了学生心灵的时候,教师的小结怎么会不阻挡学生的回味!
  所以,适当的教学流程中不可缺少的是教师的提示,而非小结。
  二、 勤授“渔”,懒示“鱼”
  当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时,教师的职责不是抛给他现成的答案,而是授给他实用的学习方法。
  教师以“渔”导学,事半功倍。教学《落花生》一文,提示“阅读发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花生前边加一字概括。”花生,学生自主读文,在上下文对照,反复读的基础上,学生甲回答议花生,学生乙补充论花生,这可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呀,令人珍惜。学生看着“议(论)花生”一词,被老师板书在黑板上,那几个字在他们眼里还不熠熠生辉吗?教师点拨,文章中落笔细述的段落是详写部分,它与题目衔接紧密,是表现中心的主要材料,大略叙述的是略写部分,辅助表达中心。比如,议或论花生是详写部分,那么——,教师一顿,学生立刻举手,争相回答种花生,收花生是略写部分。瞧,课堂上的无障碍交流才能生成高效。学生思路打开了,教师再引读对话中的详略、对比手法、借物喻人,又有何难。
  可见,勤授“渔”的教师比勤示“鱼”的教师高明——这也是教学策略。
  三、 勤抒发,懒说教
  众所周知,能打动小学生的是浓浓的情感,而不是枯燥的教导。《长城》一课,旨在让学生领悟这一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伟大工程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劳动人民。通读课文,理解文意后,教师设计的抒发带给学生一组饱含情感的画面:
  师:在那炎炎烈日下
  生:他们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峰。
  师:在那雷电交加的风雨中
  生:他们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峰。
  师:在那天寒地冻的雪地上
  生:他们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峰。
  师:在那崎岖蜿蜒的山路上
  生:他们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峰。
  在师生合作的诵读声中,在与劳动场景的热烈碰撞中,学生理解起句子“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还会觉得难吗?他们毕竟品味出长城凝聚着多少人的血汗与智慧呀!
  又如《孔子拜师》,深化读文后,教师带领学生聚焦题目中的“拜”,询问到“孩子们,你们明白拜的含义了吗?”孩子们说明白。教师抒情升发。这一拜,拜出了孔子的好学,这一拜,拜出了孔子的有礼,这一拜呀同学们,拜出的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呀!课堂至此,学生无不动容。
  四、 勤补充,懒挖掘
  无论学文前的补充,还是学文后的链接内容,都要服务、依附于课堂所学,因此应放手让学生思虑,教师不应“示鱼”挖掘。
  学习西雅图的演讲稿《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补充背景材料,学生读后能将西雅图的呼吁放在一个特定时期去感悟,也会带出对于现代人类与环境问题的思索。
  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补充链接文章片段《没有天堂》,引导学生深思,调整自己对于人类家园的再认识,树立起环保意识。
  补充,能启迪学生放宽视野,能帮助学生认真思索。教师要做的是提示、授渔、升发抒情。
  另外,在教学的每个流程中,评价性语言就像酵母一样催发着学生的思维,不管是课堂的坐姿、写姿,亦或是语言的表述、合作精神的肯定,这些源自教师、学生或自我的评价也是构建起语文德育高效课堂的有机要素。
  总之,语文德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还会生成很多,但归根到底要记住,定将德育渗透在学文的每个步骤中,达到一个流程一个目标。流程的进展过程,就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
  作者简介:王会杰,山东省滨州市,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所谓“后进生”就是指智力发展正常但受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影响,有不良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在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强调教育对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对太原市排球传统项目中学排球队的现状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太原市排球传统项目中学代表队数量少,区域分布不均匀;太原市排
期刊
我们不追求课改的轰轰烈烈,只追求课改的踏踏实实.为了使自己能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在假期中冷静下来,认真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同事们上学期的献课,结合学校课改的要求
高适是唐朝最负盛名的边塞诗人之一,而他的这首《燕歌行》又被近人赵熙称为他众多作品中的“第一大篇”,被列为盛唐边塞诗的杰作。大多数人可能只是对那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
摘要:文言文的故事性教学是一个由课内引申到课外的过程,可以是一个文言实词引发,也可以是一个文言成语引发,可以是一个文化常识引发,也可以是一个文中名人典故引发。文言文的故事性教学是一种把知识性融入到趣味性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课堂教学形式。  关键词:故事性;文言文;课堂教学  中学生对枯燥文言知识传授有一种由内到外的心理排斥,而对听故事却特别喜欢。美国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曾说:“故事讲述的
期刊
一、英语课要以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为先导rn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
江苏省洋思中学以其高效的课堂教学和以学生的学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新的教育理念,颠覆了传统的低效的课堂教学和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旧的教育理念,为新的课改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1例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65岁)冠心病患者,其中男69例,女22例,平均年龄(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