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几点体会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多年来我在数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尝试,现就这一年的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2、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化,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 “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3、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后阅读两个方面浅谈了自己在语文创新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质疑 自主探索 阅读 积累    当今时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和发展速度,而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又依赖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教育能否顺利实现。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有着深远意义。下面我浅谈一下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培养
摘 要: 本文将在新学科背景下以2005~2014年十年间国内知名期刊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期刊的题目、摘要及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商务英语翻译在商务英语学科前后的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的趋势。文章将对十年间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最关注的热点、新学科前后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关注热点的变化情况及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一定的分析,为以后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学科 商务英语翻译 研究热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与价值评价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本文主要论述了价值与价值评价的含义及其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的新思想、新论断,提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
期刊
摘 要: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内不足课外补”现象仍为数不少,基于此,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物理课堂 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一段时间了,但从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课内不足课外补”现象仍为数不少,这种做法带来的往往是负担重、效率低。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根据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凭借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开掘学生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学实践活动。“高智商并不必然带来高创造性。因此,必经由思考水平的教学达到创新水平的教学。创新型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思
期刊
摘 要:学习任何知识技巧,心理的踏实,诚恳,热爱代写论文是很重要的,心里怎样的观点,位置,就直接影响到学习过程,学习的成果。钢琴学习亦是如此。儿童是个特殊的年龄层,他们的许多智力与生理与心理上都未发展成熟,也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所以孩子们的家长的言行,家长的素质水平都会影响到孩子。通过钢琴课堂出现的问题,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个人观点。  关键词:儿童;钢琴教学;教学方法  近年来,“儿童
在儿童时期让幼儿接受良好的教育对幼儿今后的生长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良好的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生活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因此,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从如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加强原型积累,奠定创新“基石”  古往今来,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原型的启发。如飞机的发明,是莱特兄弟根据鸟的生理解剖与飞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