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多糖对细颗粒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障碍加剧的抑制作用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b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党参多糖(CPP)对细颗粒物(PM2.5)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M)吞噬功能障碍加剧的抑制作用。

方法

60只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阻肺组、PM2.5组、PM2.5慢阻肺组、CPP慢阻肺组、CPP+PM2.5慢阻肺组各10只。采用烟草烟雾暴露法建立慢阻肺模型,PM2.5组、PM2.5慢阻肺组、CPP+PM2.5慢阻肺组给予PM2.5(770 μg/m3)雾化吸入90 d,CPP慢阻肺组、CPP+PM2.5慢阻肺组给予CPP(300 mg/kg)灌胃90 d,余各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造模结束后即采用小鼠无创体描箱检测肺功能,吸气峰流速(PIF)和呼气峰流速(PEF);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平均肺泡间隔(MLI);采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AM,流式细胞术检测AM吞噬荧光素异硫氰酸酯标记的大肠杆菌(FITC-E.coli)的能力,用平均荧光强度(MFI)、吞噬E.coli阳性细胞百分比(吞噬%)表示。分别用菲罗啉比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改良Hafeman法检测肺组织匀浆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

结果

正常对照组、慢阻肺组、PM2.5组、PM2.5慢阻肺组、CPP慢阻肺组、CPP+PM2.5慢阻肺组MFI和吞噬%分别为:10 267±1 358、4 817±399、8 469±240、3 176±501、5 886±516、4 067±453和(69.0±5.4)%、(30.7±3.0)%、(51.5±2.4)%、(20.4±3.5)%、(38.7±2.6)%、(28.7±4.3)%;慢阻肺组和PM2.5组MFI和吞噬%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PM2.5慢阻肺组均显著低于慢阻肺组,CPP慢阻肺组、CPP+PM2.5慢阻肺组分别显著高于慢阻肺组、PM2.5慢阻肺组(均P<0.01)。各组TAC和GSH-PX分别为:(17.99±0.09)、(6.83±0.36)、(13.84±1.12)、(3.61±0.29)、(8.80±0.26)、(5.43±0.30)U/mg蛋白和(84.3±5.7)、(46.5±2.6)、(62.0±2.2)、(32.4±3.8)、(53.4±4.0)、(42.4±4.0)U/mg;慢阻肺组和PM2.5组TAC、GSH-PX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PM2.5慢阻肺组均显著低于慢阻肺组,CPP慢阻肺组、CPP+PM2.5慢阻肺组分别显著高于慢阻肺组、PM2.5慢阻肺组(均P<0.01)。各组MDA分别为:(1.74±0.37)、(2.73±0.22)、(2.01±0.13)、(3.55±0.33)、(2.22±0.28)、(2.72±0.44)nmol/mg蛋白;慢阻肺组和PM2.5组MD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PM2.5慢阻肺组显著高于慢阻肺组;CPP慢阻肺组、CPP+PM2.5慢阻肺组分别显著低于慢阻肺组、PM2.5慢阻肺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基础状态下、PM2.5干预、CPP干预及PM2.5联合CPP干预后,慢阻肺小鼠MFI和吞噬%与TAC、GSH水平均呈正相关,与MDA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PM2.5加剧慢阻肺小鼠AM吞噬功能障碍,恶化氧化应激;CPP对此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口服补充乳清蛋白制剂对儿童重度肝损害的安全性和营养治疗作用。方法病理确诊为重度肝损害患儿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4~14岁,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完善伦理和知情同意后,对照组服用自然食物,试验组予自然食物+乳清蛋白粉,2组热量换算保持相同。分别于治疗前1 d和治疗后4周内,观察2组耐受性、营养治疗、肝细胞损伤指标和体质量变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SPSS
目的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手部常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具有特异、敏感度高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应用引物设计软件以海、鸟、堪萨斯、偶发分枝杆菌的特异靶序列构建多重PCR方法,用上述非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的DNA检测每一细菌的单一PCR和构建的多重PCR特异性,并测序对比评估验证多重PCR引物的特异性。用该方法鉴定26份临床标本。结果检测26例临床标本,阳性检出达7/8以上,鉴定时间较传统
目的探讨环孢素(CsA)与胆酸减轻受α-鹅膏毒肽(α-AMA)攻击人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本课题前期研究确定的人肝细胞生存的最小α-AMA攻击质量浓度(1.4 g/L)将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损伤组、甘氨鹅脱氧胆酸组、CsA组、CsA联合胆酸组(CsA+牛磺胆酸、CsA+鹅脱氧胆酸、CsA+甘氨胆酸、CsA+甘氨鹅脱氧胆酸和CsA+牛磺鹅脱氧胆酸),每个组均设立3个时间点:攻击24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索T1期膀胱癌二次电切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及二次电切阳性发现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室从2008至2015年因T1期膀胱癌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re-TURBT)的患者共计72例。分析re-TURBT阳性率的影响因素,并对re-TURBT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比较re-TURBT阳性或阴性发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re-TURBT阳性率为33.3%。T1期膀胱癌re-TU
目的分析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大片段缺失突变的类型及分布情况。方法2006至2014年北京协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和甘肃省医学遗传学中心共对953例PKU患者进行了PAH基因诊断,对其中43例经Sanger测序仍存在未知突变的PKU患者采用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MLPA),进行PAH基因的外显子缺失或重复分析,并采用间隙PCR(Gap-PCR)及测序技术确定缺失突变
目的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弹力素(Elafin)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评价IBD疾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7月1日至8月15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IBD患者23例,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15例,克罗恩病(CD)8例。其中缓解期5例(UC 3例,CD 2例),轻度活动期6例(UC 3例,CD 3例),中度活动期3例(UC 1例,CD 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