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文章情境之门——精心导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104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7-01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因体验性阅读的科学性,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必须。
  通过教师新颖生动的导入,深情的朗读,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创造文章所描述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入情入景入理,教学中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会提高学生体验性、探究性阅读的质量;对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导入是进入文章情境之门,至关重要。高尔基说:“开头的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多时间才能找到它。”倘若导入流于形式,不能掀起学生内心情感之潮,则语文教学“披文入情”的最终目标,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学生的个性化情感体验、情感升华,以及进一步的探究性学习都难以掀起高潮,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导语的艺术中的艺术,正所谓先声夺人。下面浅谈新课改下的课堂导入形式。
  一、故事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也都喜欢听故事。有些故事是不涉及心灵的,仅能够消遣或益智。有些故事则深深触及心灵,它们会导致心灵或生活的重要改变。它们从心底发出来,也能够进入另外的心灵。用这种简单的、朴实的却又滋养生命的故事作为开场白,效果很好。
  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表现了深挚朴实的父爱。情感性很强,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故事导入:有一个浪子,离家在外,挥霍了从父亲那里得来的所有钱,走投无路,又羞于回家,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如果父亲还接纳他回家,就在家门前的树上挂上一块白色的手帕。他用最后的钱买了车票,当车经过家门的时候,他想起怎样挥霍父亲辛苦积攒的家产,怎样惹父亲生气、头也不回的离开家的情景,父亲还会接纳这个不孝的孩子吗?可是当他看到那棵树时,这个冷漠的孩子不禁流下了眼泪,他看到树上挂满了白色的手帕,在风中飘舞着。父亲蹒姗地跑出来,紧紧拥抱着自己衣衫褴褛的回家的浪子,也将一顿最丰盛的宴席摆在儿子的面前。同学们,父亲的爱是永不改变的,他会永远张开双臂接纳他的儿女。他的爱深沉而坚定,今天我们就通过朱自清朴实的笔触,去感受伟大的父爱。
  导入的作用就是将学生从各种无关的思绪带入文章的情境中,故事因其新颖、情感浓郁和贴近人心,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更投入,深入的进入对文章的感悟、体验。
  二、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要力求形象直观,特别是新颖别致,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官能,提高学生观察理解能力,丰富了感性的认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朗读学习之前,可以出示几幅新闻图片,内容是近期战争中难民的悲惨生活情景,比如阿富汗难民,家园被毁流离失所的凄凉的情景。还有非洲生活在饥饿中的骨瘦如柴的儿童,消瘦的小脸上本应天真的大眼睛流露出的痛苦与无助令人不忍目睹。教师再此基础上充满感情的引导:“同学们,不知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何感想?老师每一次看到这些,心情总会很沉重和忧伤,多么希望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饥饿,人人都过得幸福美好的世界。希望我们为之而努力,一定会有的。其实很多的作家、诗人都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了他们的这种美好理想,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歌(天上的街市)就是一位关心社会民生的诗人郭沫若的著名新诗作品。”
  学生的心是敏感的,也是充满同情心的,有的学生在谈感受时说:我真希望那些非洲的孩子能像我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探究问题,更具有人文性。比起简单的出示几幅夜空星辰的图片,这个导入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社会的思考,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将图片可感性强,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刺激深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
  三、音乐导入
  给学生放一段跑调的钢琴曲,然后再放一段优美和谐的钢琴曲,让人想要逃跑的感觉和无比愉悦舒畅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有感情的讲授:同学们,这就好比一个和谐的家和一个不和谐的家,家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可是,我们却常常忽略我们的亲人,忽视我们家的和谐,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世界上所有的失败,都比不上婚姻家庭的失败。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和谐的家庭,看这个家中的成员是如何牺牲自己,给家人以爱的。让我们学习爱我们的家,使我们的家成为一首最美、最动人的乐曲。”(板书课题《散步》)。
  艺术是相通的,借助学生喜爱的、可感性更强的音乐形式使学生产生对美好家庭强烈的向往之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他们对文章情感的心理体验,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个人体验导入
  其实,导入的形式是次要的,关键是内容,激情启智是原则。决不能忽略导入,更不能使导入流于形式,随便找些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作为开场白,是没有意义的。精心选择,认真准备,用教师的激情与心灵之声将学生引入文章所显之情、之理、之志,以及文章所触动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是新型语文教学的必须。语文教师应从导入开始,实现大语文观念,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和谐。“诗在诗外”,使语文教学不仅培养优秀的“诗人”,更造就优秀的人格。
  
其他文献
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钼肥研究和应用起于该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豆科作物上,现已发展到禾该科作物、经济作物以及蔬菜作物。冬小麦施用钼肥,是中国钼肥研究和应用的一大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5-02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自主能
介绍了大型石英连熔钼坩埚的研制工艺及性能。结果显示,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国产化大型钼坩埚,其密度可达9.7g/cm3以上,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生产石英管的实践表明,该国产化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4-01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几十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