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育实现元人性——学与教的本体论意义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具有元人性。元人性作为原初本质,赋予人成为人的潜能,赋予人尊严,赋予教育培育人性的可能性。人在成为人的生活行动中理解元人性,反抗非人性,实现元人性,成为个人主体。元人性本身蕴含成长的方向。成长就是去拥有元人性、实现主体化。学与教贯通自然、文化、他者与人性绽放的关系,是人获得人性理解、成长为人的根本方式。学与教是相互合作的人文实践。每一个人只有参与到学与教的实践中,才能实现元人性,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主体性。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长聘教师制度改革作为一项核心发展战略。对八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调研发现,长聘教师制度改革在制度的合法性审查、导向功能、制定与调适、执行以及评估层面存在教师权益受损、学术功利化、利益多元化、资源配置失衡、评价标准异化的制度风险。为规避这些制度风险,我国高校长聘教师制度改革应做好制度移植与本土法治的平衡,借助有效的同行评议破除制度功利化风险,运用增量改革平衡新旧制度适用人群的利益冲突,在资源约束基本框架下推进制度实施,采用综合评价以阻止评估标准异化。
课堂教学革命是从观念、模式、内容、途径、方法、技术到制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变迁与再造,其中,教学本质观革新是实现课堂教学革命的先决条件。在本质上,教学不是单纯的认知性活动,而是通过知识解放和发展人,直面生活世界的交往和实践。政府、高校、教师、学生及社会是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的主体力量。应正确认识并把握不同主体各自的地位与作用,有效选择推进课堂教学革命的方式和路径。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何以构建?这是40余年来高等教育学人孜孜以求的重大命题。在诸多学科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科隐喻的独特魅力。这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既是学科想象力的表征,也是迁移能力在学术活动中的特殊呈现。这类隐喻散见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角落。我们应理解和把握学科隐喻的取向、限度、路线以及语境等问题,积极创造反映时代诉求、具有本土意义的学科隐喻,以实现高等教育学从经验体系向理论体系的"跃迁",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提供理论武器。
基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首都高校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项目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从学校、院系和个体层面考察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层级高校或学科分类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教学活动各环节对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影响有限,但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以及师生互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效果;高质量的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对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作用。因此,高校只有在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充分认识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次教育革命以来,知识量的剧增、对知识本质的认识和知识传播形式的演进都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挑战,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学的核心教育目标之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者特征突出表现为知识爆炸与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学习环境,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结合的学习风格,混合学习与泛在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广泛实践的建构主义认知模式。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本质特征是智慧学习,其智慧学习能力包括基础学习能力、适应和利用学习环境的能力、元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四个层级。
抗战之初为救济学生,国民政府要求各高校设置公费和免费学额。全面抗战爆发后,当局又开始对沦陷区学生施行贷金制度。然而,仍然有许多大学生因经济困难游走在失学边缘,于是设立各种奖学金成为必然。彼时,高校奖学金一般由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设立。它与公费、免费、贷学金互为补充,但同时又存在排斥关系,为覆盖广泛,学生大多只能领取其中一种。不可否定的是,奖学金给清寒优秀学生带来极大帮助,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留学生教育对当代英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与英国留学生教育的长期发展密切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留学生教育体现出较为明确的阶段性,在全费时代、品牌建设时代和品质提升时代表现出了不同的政策取向和侧重点。其间,由中央政府、高等学校、第三方机构以及其他国家所形成的动力机制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留学生教育系统也因此被重塑,形成了以中央政府为主、以学术权威为辅的"新英国模式"。
潘懋元先生简介潘懋元先生祖籍广东揭阳,1920年8月4日出生于广东汕头,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系,1951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学习,1952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潘懋元先生1935年任小学兼课教师,1943年任中学兼课教师和教导主任,1946年任厦门大学教育系助教并兼任附属小学校长,1962年任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1964年借调教育部工作,1978年任厦门大学副校长,1982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984年任厦门大学顾问并兼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1993年改任名誉
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主线和精髓。从梁家河时期人民意识的萌发,到冀闽浙沪地方领导的从政实践和教育思考,直至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观照下的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清晰呈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教育发展观产生的阶段印记和逻辑进路。习近平教育发展观有清晰的主体结构和基本内涵,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等要素构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和教育学价值。
时代的变革及其对人的能力的需求使教育转型迫在眉睫。首先,教育目标亟须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其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拥有能够立足未来社会且健康发展的心智。第三,社会对人的能力需求从原有相对稳定环境下的传统心智模式升级为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复杂心智。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和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复杂心智模式——和谐心智。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办学实践表明,融合教育是孕育复杂心智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