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情思线,落实语用点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mengxi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粽》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统编教材在编排上采用双线结构,从人文主线看,本文与同单元的《静夜思》《夜色》《彩虹》共同的主题是“家人”,以吃粽子为主线把传统文化与爱国情怀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語文要素主线看,重点是“读好长句子”。从文体上看,《端午粽》是一篇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小散文,粽子是儿童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自家选用食材自做,也可以去商场购买。它的“小”主要是篇幅非常短,又是从儿童视角进行表达的。本文在叙述吃粽子这件事中,寄寓了作者对端午的情思,既有对外婆安排“我们”吃粽子的深情回忆,又有端午粽所寄寓的爱国之情,同时,在表达上句式长短不一,为课文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提供了合适的例句。对于这样的文本,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去把握文本呢?
  一、在字里行间体会粽子包含的情怀
  从物的角度看。题目中的“端午粽”显然与平时的粽子是有区别的。“端午”,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先看传统的韵味。粽子的主料是箬竹叶和糯米,这也是南方的特产(其实这些也是当年屈原所熟悉的),馅料有不同,以红枣为常见。箬竹叶让粽子闻起来有清香,糯米让粽子吃起来口感黏润,红枣则为粽子添加了丝丝甜味。这让外婆包的粽子,看起来可爱,闻起来可人,吃起来可口。这是地地道道的粽子味,有着千百年的历史;也是家里的粽子味,家乡的粽子味,或许外婆的外婆也曾经每年包这样的粽子给她吃,经过一辈又一辈的延续,粽子依然那么人见人爱。再品美好的情思。“美滋滋地吃”与“十分好吃”,既说明了一家人吃粽子的欢乐心情,又体现出“我们”对外婆包的粽子赞不绝口,也让外婆从中感受到与家人同乐的美好。“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分给邻居吃”,这一刻的外婆,心里装的不仅是家人,“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让外婆把“我们”的邻居也像家人一样看待了。外婆不仅让“我们”记住端午粽,还想让更多的人也能想起端午粽。也正是外婆的坚持,才让“我”把这样的事牢牢记在心上,“长大了”还把它写出来,以表达不忘外婆的教育。外婆当时说过什么都忘记了,但外婆的做法则深深刻进了“我”的心里。
  从人物的角度看,外婆无疑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文章有四个自然段,其中三个自然段都有外婆的相关信息,而且是主角。实际上,课文中的外婆既是家人的代表,更是家人联系的纽带。“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总会”一词,说明外婆已经习惯了这样做,接着一个“盼着”,更体现了外婆对儿孙辈的爱恋与牵挂。外婆盼着儿孙回来不是希望儿孙来孝顺自己,或者给自己带来什么方便,而是盼着与儿孙团聚,在节日的氛围里,在分享传统的美食中,享受天伦之乐,让儿孙记住粽子的味道,记住端午节的亲情聚会。由此可见,“外婆”实际上是长辈的代表,“我们”则是晚辈的集合。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各自家庭的实际,说说在传统的节日里,自己都与哪些长辈在一起,还有哪些人也参加了节日的聚会,有什么比较深的印象等,以达到在“家人”的主题下实现对亲情的进一步认识。
  文章结尾说“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并不是一句贴标签的话,而是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点到为止的方式,在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怀以及吃粽子与纪念屈原的关系,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讲清楚的,所以作者采用跳出儿童视角的办法,用“长大了”“据说”来作一种模糊的交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了解有这么一种说法就行了。这也是课文不借外婆的话来强调端午粽与屈原之间关系的用意。再者,爱国首先要从爱家人、爱人人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才符合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外婆没有对“我们”谈及端午粽与屈原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外婆没有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她是把爱国主义教育都放进了端午粽中。
  二、在仔细品读中落实长句子的学习
  “读好长句子”是统编教材第一次提出的语文要素方面的学习要求。首先要大致知道什么样的句子算长句子。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句子中间有多个停顿就应该看作是长句子:一种是句中有标点停顿,一种是句中无标点停顿。读好长句子需要以读通顺为基础,在朗读中进一步学会适当的停顿。句中有标点的停顿和没有标点的停顿需要适当区别。中间有标点的长句子,可以根据标点情况(顿号、逗号、分号等)在语气上断开;句中没有标点的长句子,应根据表达的需要作适当的语意停顿,但语气上是连贯的。两相比较,句中没有标点的长句子读起来会更难一些。再者需要理解“读好”的要求。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应该是学习读好长句子的要求。只是长句子是低年级朗读中的难点所在,学生毕竟还处在学习阶段,对此不宜提出更高的要求。
  《端午粽》一课几乎是由长句子组成的,比较复杂的是在长句子中间既有标点又有需要停顿的地方,如“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以及最后一句话,从语意上看都需要作适当停顿,这种既有标点停顿又有语意停顿的长句子,读起来难度自然大一些。要达到“读好长句子”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中的长句子,并试着互相读读,看看读得不够顺利的在哪个地方,以便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读长句子时,对不同的句子采用不同的读法。
  在指导学生读长句子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适当引导学生开展想象,达到在朗读中理解与感受的效果。如读“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一句,学生在明白这个长句子是讲吃粽子后,可以联系自己吃粽子的实际来读:想象一下“剥开粽叶”的情形,是用力撕开还是慢慢地去剥;“咬一口粽子”是大口咬还是小口咬,是用力咬还是轻轻地咬;“真是又黏又甜”的感觉是大声呼叫还是微微点头称赞。这样就能体会到作者用几个短小的分句来写吃粽子的情景,既可以放缓叙事的节奏,又可以表达慢慢品尝的意味。读出了长句子中的这些内容,也就达到了“读好”的要求。
  指导学生读长句子,还可以通过在比较中体会的方法进行。如教学“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这一句时,可以出示“粽子是用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糯米,中间有一颗枣”和“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与原句进行一层层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添加、叠词的运用的效果所在,从而懂得这个长句子需要用欣赏的语气来读,用爱不够的心情来读,读着读着,那种舒缓、上扬的语调就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流淌出来。
  由此不难看出,“粽子”是课文的关键词,在教学中既可以抓住“粽子”通过不同板块组织生字、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包括读好长句子),又可以在朗读中体会粽子所联系的家人与爱国诗人的情思。
其他文献
【摘要】长课文由于篇幅大、文字多,阅读时间较长,理解难度大,对老师来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全面落实教学任务,极具挑战性。长课文“如何教”“如何学”是统编教材全面使用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长”与“短”、“深”与“浅”、“详”与“略”三个方面,浅谈长课文教学的辩证思考。  【关键词】统编教材,长课文教学,辩证思考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统编教材的选文具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一些课文的篇幅比较大
摘要:基于UDDI技术的普遍的Web 服务发现、匹配、执行平台有可能产生严重的速率及服务响应延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与分布式缓存技术的服务组合的体系结构,分布式缓存可以提供一种高效的搜索方式,进而比较安全、快速的满足用户请求。文章的最后探讨了Web服务组合的发展趋势以及有待于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关键词:代理;上下文信息;服务组合;蚂蚁算法;信息素   中图分类号:TP3
【摘要】阅读方法、阅读技能与阅读策略的意义重叠之处在于三者都是试图解决“如何阅读”的,但三者的内涵却存在根本性差异。从理论背景来看,阅读方法是基于学科理论的阅读方式,阅读技能则是基于经验背景的阅读方式,阅读策略是基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阅读方式。三者虽都是指向“如何阅读”的工具性概念,但原理完全不同。理解了三者理论背景的差别,能让教师对自己所教的阅读方式进行反思和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力。  【关键
大年三十的晚上   你领命去了武汉   带走了八旬老母亲的牵挂   带走了女儿满目泪水的期盼   还有我埋在心底深深的爱   于是每日清晨   手机上的那句一切安好   便是我们最美的相见   妈妈一直守候在电视旁   看到八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   还坚持奋战在第一线   他因日夜操劳而红肿的双眼   让妈妈心疼得泪水涟涟   紧裹着防护服的医生和护士   我中华民族的勇士   实在是累了 倦了 
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话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误读并用偏狭的理解来指导中学作文教学,以至作文题目过多过滥地指向“当下”的“生活”,包括“我”的“生活”,其结果会如何呢?曾宣伟的新著《人字作文法》(2012年7月,文心出版社出版)就列举出种种负面的事实。究其原因,正如曾老师所说,作文内容过多地指向当下的“生活世界”,“其必然忽视了学生阅读中获得的经验,限制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手工锁的常见类型, NOLOCK、 HOLDLOCK 、UPDLOCK、 TABLOCKX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使用。  关键词:手工锁;SQL;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828-02  Lock Table Applied in SQL SERVER  TONG Li-ting  (Heilongj
汉字是表意文字,古人在造字时把汉字的“形”与“意”和表达物的“象”联系起来,并且在取客观之“象”为汉字构形时,取什么样的“象”、怎樣造“象”达“意”都含有人的主观看法,并能映射当时社会背景和风俗习惯,所以从汉字中总能“窥见”古人的一些生活图景。本文通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一》中“男”“女”“婚”“夫”“妇”“冠”“安”“家”“父”“母”“保”“孝”12个字来阐释汉字中蕴含的古代家庭文化现象,
本次讲坛按照“气韵”为“气”“韵”之合,“气韵”分为“气”“韵”,先文字理性论证,后图像感悟旁证的逻辑顺序展开:  从2004年至今,我一直从事谢赫“六法”与“气韵”的研究,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出版了《谢赫“六法”义证》(25万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气韵——隋唐以前梵汉艺术精神之会痛与融合》(41万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两本专著,在学术研究方法上主要强调回归原境,拓展、深化乾嘉考
近日,笔者在网上观摩了于永正老师于大约15年前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一课的视频。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性童话故事。于老师通过艺术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活泼,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尤其令人难忘的是,于老师的教学情与趣交融,使课堂绽放出无穷魅力,让人陶醉其中,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仍有启示意义。下面结合于永正老师这节课中的几个经典教学片段进行简要赏析。  一、品读课题,
摘要:软件工程失败,通常是由于协同工作的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软件课程的学习成效,也不纯是技术难度或学生基础知识的薄弱与否。软件课程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学习相关软件技术的同时作为一个大规模小组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吸取小组软件开发过程初步TSPi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可以更好的调动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软件课程;软件工程;小组软件开发过程初步;TSPi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