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进入角色的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h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心理调整问题。有针对性地排除新教师的心理障碍,才能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 教师心理障碍的种种表现
  
  新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都有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主观上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熟悉教材内容,把握教学大纲,搜集教学参考资料,认真编写教案,以良好的愿望准备完成第一次课堂教学任务。但客观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存在着理想愿望与现实结果的反差。其原因在于新教师存在以下一些心理障碍。
  
  1.准备性心理障碍
  新教师上课,都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过程。如,上课前试讲、听课、教学观摩等。但是,教学的素材准备不能代替教学的心理准备,许多新教师心理准备不足,心理调整不到位,没有形成教师的主动意识,其思想、观念、意识和行为等方面都还没有从学生时代消极被动的适应型转变为教师积极主动的创造型。所以,尽管很多新教师上课前教案的编写非常认真、详细,但是一到课堂,就乱了阵脚,弄得紧张慌乱,不知所措。
  
  2.教态性心理障碍
  许多新教师一进课堂,往往非常紧张,言行拘谨,上起课来,不知手往哪里放,不敢正视学生。有些时候弄得课堂气氛非常紧张,令学生莫名其妙。
  
  3.语言性心理障碍
  流利的普通话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有的新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语言障碍,但是一到课堂,往往出现语言混乱现象。有的语无伦次,条理不清,逻辑思维混乱;有的在普通话中夹杂着地方方言;有的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讲解缺乏严密的逻辑,甚至出现错误;有的则是开场白后,把所想说的话一口气说完,下面无话可说,出现冷场现象。这些都是语言性心理障碍的突出表现。
  
  4.发挥性心理障碍
  课堂教学的脱稿讲授和突出性发挥是教师教学效果优异的共同特点,而这方面,是新教师普遍缺乏的。有的在开课前准备充分,教案写得非常认真,详细,但是到了课上,就变得无话可说。有的在开课前想好很多有利于课堂教学组织的方法,但是一到课堂就把那些很好的教学素材忘得一干二尽,最后只好东扯西拉平铺直叙。这是发挥性心理障碍的表现。
  
  二、 排除心理障碍的对策思路
  
   作为初次接受教学任务的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一旦新教师的某些不良行为方式定型,矫正就非常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做好新教师的心理调适工作,有针对性地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对此提出以下对策。
  
   1.适应角色变化,实现四个转变
  新教师从原来的学生身份变为教师身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在这个转折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有意识地促使新教师实现由学生时代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教师的主动状态,由学生时代的仿效状态转变为教师的表率状态,由学生的放任状态转变为教师的严谨状态,由学生时代的从众状态转变为教师的独创状态四个转变,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树立教师形象,以良好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2.搞好摸底调查,熟悉教学对象,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俗话说“熟能生巧”,对新教师来说,“熟能生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熟悉教学内容,二是熟悉教学对象。只有实现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的有机结合,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排除拘束感,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新教师在开课前,了解、熟悉学生,是排除心理障碍的基本途径。
  
   3.确定合理的心理调整适应期,为新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开课环境
  一般来说,新教师要上好课,在开课前必须有1~2个学期的准备、调整过程。在这期间,一是熟悉教学内容,如教材体系、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等。二是了解、熟悉教学对象。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在具体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基本要求。
  4.确定一对一的以老带新、对口帮扶的培养策略
  
  要选那些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承担一对一的传、帮、带培养任务。对年轻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培养,不仅要组织他们学习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当好教师的基本要领,掌握教学艺术。此外,在新教师开课后,教学管理部门和承担传、帮、带培养任务的老教师要进行跟踪听课,及时发现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矫正,把新教师不符合教师要求的那些不良行为在成为思维定势之前,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5.重视新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
  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必须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因此,作为教学管理部门来说,必须对新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督促他们在开课前花一定的时间看书,同时指定阅读一些有利于教学的书籍和参考资料,不断充实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巩固和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补充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技能。这样新教师进入角色的心理障碍就会在较短的教学实践中消除,为做一名合格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普及,化学成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学科。但是由于教学进度、实验器材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的次数屈指可数。为了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化学实验的
设计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电机耐久试验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研华USB-4711A数据采集卡及继电器(电磁继电器及固态继电器)组成。采集卡采集与执行电机相连的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确定电机
校园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如果不能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就失去了教育对象,更谈不上教育的价值。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是居于教书育人之上的责任和重托。因此,校园安全必须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处处把关。  一是门卫值班关。学校应建立健全门卫制度,精心安排值班人员,严格执行夜间值班和巡查制度,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实行来访人员登记手续,杜绝社会闲散人员进入校园,来访者若不履行登记手续,企图强行闯入时
困惑一:学生的质疑成了“作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乎,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们大兴质疑之风,审题初读精读总结各个教学环节,几乎都能看到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每到这一时刻,学生们兴致都很高,思维活跃,大大小小的问题提了不少教师频频点头,末了,则将学生所提问题弃之一边,“抛”出了自己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大约也猜出
汽车动力性能分析是汽车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结合越野车的整车设计参数,采用MATLAB编制汽车动力性能的运算程序.计算出该车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坡爬能力三大性能指标和性能
反思是一种学习习惯,它跟认真书写仔细审题细心检验等一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样,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也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系统工程,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我想课堂是主阵地它需要教师立足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全程的每个细节,有意识地加以培养这里仅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谈一点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着眼迁移,引导学生在“猜想新知”处反思    某些数学知识点之间总是存在着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