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lwl20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这点明了审美教育在个人发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美育包括社会美育和学校美育,其中学校美育又包括各学科课程中的美育、环境的美化以有美育活动等方面。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从某种角度看,它的美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它的作用也许会更重大、更深刻。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积累审美经验,提高审美鉴赏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这文教学中的德育的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地看问题和付诸实践,才能使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的特点,还能获得更为广阔、更为深刻的意义。在语文学科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下面本人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引领小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美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记叙类文章"事"中含情,说明类文章"知"中有情,应用文中也常含情,这无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学生知识的贪乏、阅历的短浅、时代的隔膜、年龄的差异、心理的障碍等诸多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很多制约,很难企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微妙之处。也由于儿童的情感具有情景性、激动性、易受感染性等特征,因而从作者的情感到学生体验到其情感,其间不可缺少“中介”。其“中介”即是教师情感的“投入”和“外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与作者悲欢与共,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巨澜。
  二、联系实际,教师要善于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使学生从中感受美。
  语文教育的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马上就生动活动起来。譬如,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可以得之于心而应之于笔。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途径。那么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并在感受的同时构造起有情感依附的文章。
  作文教学往往从观察描写入手,这实际上就是审美情趣和审美感受能力的训练。抓住这一环节,可以培养学和准确的审美指向和良好的审美心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的芸芸众生,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在我们的身边演绎,我们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评价,如何去选择?这就需要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情趣。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处于一个不稳定阶段,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审美情趣比较肤浅也容易游离,老师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而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一关还在于要学生能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按这种审美标准,彩虹可以不再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是通向幸福的桥梁,白杨树倔强的挺立着,俨然北方农民的化身。由于这种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事物之外在完形的相互渗透,于是,便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
  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丰富情感世界,陶冶性格情操。有了对美的世界的感受,学生笔下的文章才能渐渐地有了声、形、色、情感也会有了依附。他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构思,用心去写。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角度和审美情趣。创造美要靠丰富的想象。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一个更高的境界,小学生不仅有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样,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也能有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创造美呢?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创造美的活动。
  三、 逐渐提高小学生的理解力与审美观
  教材中有些课文很生动,很感人。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的形象、感人的事迹去打动学生,使学生通过思考、品味,去挖掘主题和中心。例如学习《我看见了大海》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制作教学课件:波澜壮阔、海天一色、船影摇曳,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再通过逐层朗读:第一次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河子的成长源于一个美好的故事;第二次读让海的美丽景象浮现于学生的眼前;第三次读使学生理解在海上生存有许多危险;第四次读让学生找到自然中的海洋与生活中的海洋之间的联系;第五次读使学生感受到继父对河子深沉的父爱,这种崇高的思想使他的形象崇高而伟大,成为我心目中最尊重的亲人,有了这样的好父亲,我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学习至此,学生不但把握了文章的主题,而且使继父的形象得到了升华,同时自身也受到了美的教育。
  四、在生活中体现美,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指的是审美上的格调和趣味。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文化教养等不同,就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需要、爱好和情感体验,这些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景,赞颂了人类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和崇高品德,揭露和批判了落后和丑陋的东西。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活动的时候,勿忘“教书育人”,要及时引导他们鉴别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帮助他们养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审美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对比的方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小学语文课文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讲的是有一只花公鸡,长得很漂亮。它先后去和啄木鸟、小蜜蜂、小青蛙等比美。啄木鸟忙着给树治病,小蜜蜂忙着去采蜜,青蛙忙着捉害虫,它们都不跟公鸡比美。公鸡不明白为什么,去问老马。老马告诉它: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公鸡听了老马的话,再也不去比美了,它从此以后每天早起给人们打鸣报晓。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的好教材。教学中可以进行两次对比:一是把爱夸耀自己美的公鸡与爱帮人们做事的啄木鸟等比一比,看谁的行为美;二是将公鸡以前的表现与后来的表现比一比,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只有努力钻研,既教书又育人,通过美育调动学生的心理愉悦因素,用美的形象感染他们,用美的意境陶冶他们,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美,体会美,从而以美的眼光发现美,展示美的人。挖掘学生的认知再创潜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自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自我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
其他文献
【摘要】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阅读就是攀登知识高峰的过程。小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学习认知养成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
对于任何一篇文章来讲,教学价值都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全部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就会造成课堂教学的臃肿不堪。课堂教学面面俱到,只会造成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实则面面未到,这样做显然是不可取的,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也是不现实的。而如果提供给学生的有效教学信息较少,则学生可能因此目光无神、心不在焉,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避免教学容量过大或过小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力求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改革开放至今,伴随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小学是孩子重要的发展阶段,而小学汉语文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与进步更是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非常有必要认真地考虑如何才能教好小学汉语文。本文中对小学汉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小学汉语文的教学实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1汉语文教学的改革  1.1不断地提升教师自身的品德与素养  教师只有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与较高的素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阅读,学生能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激趣;图文结合;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 鼓励质疑 ;展开想象;大胆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面临教学中学生厌学的尴尬的境地。本文拟从课堂教学入手,探讨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能力结构特点,采用多种策略变学生不愿学为想学,主动学习。  【关键词】教学策略 教法 处理教材 课堂设计  当下,很多老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纠结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
摘 要:《新课标》在课程实施方面,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所以,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使学生不仅在课堂内学得主动,而且在离开教师、离开教材、离开课堂的情况下
摘要:诗歌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我们应该改变现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本文就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字:初中语文 诗歌教学 浅析策略  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有着太多太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诗歌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是其内涵却十分的丰富。一方面,如果教师教的好,师生会一同品味出古人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体会古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摘要:“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确,语文这门学科是充满美,充满诗意,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欲望”。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怎样渗透新课改理念,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