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先小结当前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然后浅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应试教育使小学生写作时受到较多的限制,家长素质低或无暇管教使小学生失去家庭教育方面的促进力量,小学生缺乏关于培养良好作文习惯的引导;最后具体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首先教师和家长要转变观念;其次让孩子爱上阅读,教小学生做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参加并记叙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习惯;阅读;读书笔记;日记;实践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 作文教学效率低下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教与学基本在围着考试转,考试对作文的基本要求成了小学初中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为了完成这些基本要求而设计的作文训练,使得学生疲于应付,写作只是为了争取在考试中得到理想的分数,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空洞乏味,而因此产生的更严重的后果是大多数学生已经怕写作文,不想写作文。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觉得应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我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新课程标准等理论的指导下,反思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结合作文教学实践的案例,探索一般语文教师都能运用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基本教学策略。
  一、当前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小学生作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抄默范文;虚构过多,缺乏个性和创新;语言贫乏;模式统一,公式化。
  1.抄默范文。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多年,经常会参加镇或县的竞赛或小学毕业考试的改卷工作,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整本试卷25张卷子有21张是同样的题材——在课堂上,老师正激情澎湃地上课,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我”肚子翻江倒海,吐了,老师送“我”去医院,照顾“我”,给“我”补课。“不仅题材同样,连句子结构都一样。
  2.虚构过多,缺乏个性和创新。作文假话泛滥,内容虚构,反得高分。于是,老师喜欢什么孩子们就说什么,什么能得高分就写什么。如作家邹静之在《女儿的作业》中指出的那样:“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他们快乐地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
  3.语言贫乏。具体表现在:在词汇方面,错字、别字多;词汇贫乏,语句不通顺,不流畅;语言枯燥呆板、苍白无力,不善用修辞,缺乏文采。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文章的表现力。标点符号的使用更是“惨不忍睹”,不会用的有,整篇文章逗号一用到底的也有。
  4.模式统一,公式化。蜡烛、粉笔是老师的代名词;白衣天使是护士、医生;长城是解放军;园丁是老师,孩子是花朵;残酷黑暗的是黑社会,光明温暖的是社会主义社会;文章要写积极的,有意义的,正面的;甚至行文、结构,都是一模一样的。“结尾升华”是孩子们作文的又一个特征。有位家长说她的孩子小学时写作文一定要在结尾处加上一句“啊,我长大了!”或“啊,美丽的早晨!”之类的话。
  二、造成作文“难”这种现状的原因
  造成作文“难”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我觉得这个跟应试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作文习惯的培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应试教育使小学生写作时受到较多的限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完成升学目标、任务,多数教师寄希望于找到快捷的方法,通过短期的训练立竿见影,于是在作文教学中往往热衷于对学生进行机械的、模式化的训练,片面地对作文形式、结构、行文及笔法的技巧进行指导,强调文以载道,作文“人”“文”分离。更有一点,因为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许多农村学校的第二课堂没了,春游没了,甚至到敬老院慰问都只是几个学生的权利。再多的技巧离开了生活,离开了现实,都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二)家长素质低或无暇管教使小学生失去家庭教育方面的促进力量
  在农村,为了生计,不少家长远离孩子外出打工、做生意,无法对孩子尽到教育的责任,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有的家长本身对书就不感兴趣,宁愿砌“长城”,也不愿跟孩子一起读读书,外出踏踏青;有的家长缺少家庭教育的必要知识,只懂得拼命为孩子购买各种各样“优秀作文选”之类的参考书让孩子读、背、模仿,严厉制止小学生看课外书。这样,进一步加剧了习作的模式化,压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小学生缺乏关于培养良好作文习惯的引导
  人类80%的知识来源于阅读,它更能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在孩子小时候,如果家长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那么,在电视、电脑和书籍中选择的话,小学生更喜欢前者。从开学的小调查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的数量极少,更不要说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又不爱写日记,这样如何能积累写作素材,锻炼写作能力?
  三、如何培養小学生的作文习惯
  (一)教师和家长要转变观念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应试“观念。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别给他们的文章戴上枷锁,要求他们的文章像士大夫的文章一样达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高要求,过分地强调“文以载道”,一定要歌功颂德。“真情实感”是对文章的基本要求,但并不是就等于“美好情感”,它不是经过纯化、美化、圣化的高尚情感。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要注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不良思想教师应该想办法加以引导,这远比让学生捂在心里要好。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小学一年级开始写话,让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中年级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从大纲的要求可以看出,“以人为本”是对孩子作文的最大要求。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任何文章首先要有真意,没有真意就不必写。真意从何而来?来自平常时候的积蓄。待人、处事、明理、察变,全都是积蓄。这些事项并不是为了写文章的需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本该如此。”叶老精辟地论述了做人与作文的关系:作文即做人,文品即人品。最不可取的是为了得高分而说假话,分数事小,孩子人格的培养事大。   其次,父母应该转变观念。家庭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启蒙老师和监护人,在小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也应承担责任,应该为孩子构建一个合适读书的家庭氛围,丢弃读课外书无用的想法。每天晚饭后或忙完事情后,别急着看电视,在柔和的灯光下,每人手捧一本书,看看书,讨论讨论,交流交流,这比家长说上千万遍的“快去学习!快去读书!”有用得多。有一次我到一个女学生家里家访,6点钟左右,大街上很多孩子在玩耍,这叫小花的孩子却在读一本传记。她的家是一居室,在镇上租来的旧房子,两孩子,妈妈无工作,父亲原来是镇上的一个民办教师,被辞退后,只能收破烂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墙壁上是两个大书架,摆满了旧书。据说这些书大部分是父亲收破烂时得到的。晚上父亲就给他们讲这些书上的故事,一家人极少看电视。到此,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孩子会有那么开阔的知识面,文笔又好,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孩子不是听我们在说什么,而是看我们在做什么。有的家长素质比较高,平时会跟老师讨论如何教育孩子,比较配合老师,他们的孩子在小考中的成绩跑到了班级前几名。但很多家长没有这种意识,孩子的家庭作业坚持了一两个星期之后就放弃了,孩子们有进步,但效果就没有那么好。
  (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1.让孩子爱上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广泛阅读是写作的起点。就像蜜蜂酿蜜一样,必须遍采百花,才酿得出芬芳四溢的蜜。学生只有在广泛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倾吐有法度,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为了给学生创造读书的良好氛围,除了建议家长在家里多跟孩子一起读书外,在班里我办了个图书角。图书来源:一是由学生带来,一人2-3本;二是由我到学校图书馆借来;三是我捐出自己买的一些书。每本书登记造册;小图书管理员负责出借和回收;两星期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可以交流读书的感悟,可以说名人小故事,可以欣赏美文,可以展示自己的小创作。这样,既可以得知学生读书的效果,又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2.教小学生做读书笔记。
  每年接手新的班级后我都会对整班学生进行一个小调查,调查的内容如下表:
  一、你读过多少本课外书啊?填填下面的表吧。不够表格的写在背面。
  阅读调查表
  书 名 作 者 主人公 主要情节
  二、选一选,请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平时大概花(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积极人生素养包括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管处于顺境和逆境都能保持理性、积极乐观,悦纳自己与周遭的一切。积极人生素养的积淀,学生需要通过主动参与去领悟、去反思、去积淀,“说教式”德育难以达成这一育人目标。班级活动体验能有效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逐渐教会学生积极面对他人;科学引导学生理性把握环境。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过程中,学会理性思考,善于反思总结,积极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高,在内在涵养和外在形体方面也有了更高要求。芭蕾形体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更是美育的范畴。通过芭蕾形体的训练能提升中职生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形体气质。好的形体气质使中职生在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阳光自信。  【关键词】芭蕾形体;审美意识;身心健康;职业素养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尤其女生由于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带来的心理起伏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教育理念也发生了转变。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重要教育指导方针。因此,教师应注重转变自身教学理念,通过开展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文化知识基础,更要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提升教学手段有效性,广大教育者不断研究与探索,情境化教学是目前被众
【摘要】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因此,教育的奥秘不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收了多少。历史作业创新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把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作业;创新;思维导图;漫画;音乐创编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就是在学习过程中,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汕尾市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  据悉,本次模拟小法庭真实地再现了法庭上的审判过程,法庭由12名小学生模拟组成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等庭审中的各个角色(剧中均为化名),从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到被告人最后陈述、宣判和法庭教育等几个方面,严格按刑事案件正规开庭审理案件的程序进行,整个庭审过程严谨、庄重、顺畅有序。参与“庭审”表演的学生个个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性学科,对于中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应当思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以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当下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也将是新的尝试,这能够对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予以补充,让中学音乐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其音乐素养方面带来更加有效的启
本报综合消息 1月7日至8日,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摘要】乐器作为辅助性的教学用具,是现今音乐教学的一大助力。小乐器以其物美价廉的特性,特别适合农村中小学。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有效地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难度降低。借助器乐的学习,引领学生领略音乐的魅力,走进音乐的世界。同时,小乐器音高固定,有助于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掌握视唱以及音值、节奏等乐理知识,解决唱歌时的音准问题,提高学习动力和欣赏能力。对嗓音条件差的学生,可以扬长补短,帮
【摘要】实验探究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方式,是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目前教学中实验探究教与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践行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从以下各方面进行阐述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
【摘要】小学数学小数除法计算,是整个小学数学计算学习中难度最大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在计算小数除法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1.除数是整数时,忘记在商中点上小数点;或某一位不够除,没有商0占位;2.除数是小数时,被除数与除数的小数点移动位数不一致;3.商的小数点没与变化后的小数点对齐;4.商的数位不对齐等情况。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旧引新、由新回旧、新旧结合循环教学以及讲练结合方式,把小数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