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积累素材的习惯。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观察、搜集、积累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毕竟有限,为了能让学生有一双慧眼,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些让人心动的东西来,教师要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并加以思考的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要多引导、多提醒,比如写一个人,就要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生活习惯等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写的作文才有血有肉。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
  通过不断地观察和练笔,这样慢慢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成为写作的源泉。
  二、培养学生接触生活,学会表达的习惯。
  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课外时间多接触生活,通过亲身体验,能够增长他们抉择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材料的有心人。 有了这些,学生写作时就不会再胡编乱造、生搬硬套了。而会把亲身体验的真实感受融入到写作中去,为作文服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接触社会范围也越来越广,生活经验积累多了,他们就有想法,有感受,有观点,就会引起倾诉和表达的欲望,教师应鼓励他们写出来。学生所表达的内容也许是零乱的、奇异的,甚至是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让他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办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1、关注生活,学会观察生活
  应该说,我們的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提高,我们孩子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无论是家庭的,学校的,还是社会的,这就为学生观察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抓住特点,也能找出它的细微的变化。作家冰心在《陶奇的暑假日记》里有一段对话很有意思:爷爷站了起来指着前面问:“前面那些花和树都是什么颜色呀?”我说:“松树、柳树和草都是绿的……”爷爷说:“绿色的深浅有不同,你看松树的绿多暗呀,这种绿叫做‘苍’;草的绿色浅多了,和那边卷着的美人蕉叶子差不多,这种绿叫做‘碧’;柳树的绿色,又比草深些,比松树浅些,这种绿叫做‘翠’……”我笑说:“爷爷你从哪儿来的这么多字眼呀?爷爷也笑说:“我是从书上学来的。”书上写的又是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没有仔细的观察,自然区分不清楚。
  2、开展活动,学会参与生活
  小学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所写的内容一般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但很多时候学生对原很熟悉的活动却感到没什么可写,或者无从下手。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于是,我经常选择各种活动场景,让学生亲临其境参与体验,在活动中引导观察、加强指導,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在让学生写一篇《我有一双灵巧的小手》的作文之前,我在主题班会上进行了“钉扣子”、“缝补丁”、“织毛线”等比赛,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常识和写作素材,待到写作时就会“言之有物”,而不会成“无米之炊”。如《第一次放风筝》、《种树》这类作文,假如不让学生亲自实践,他们理不出头绪,也谈不上感受。另外如《玩捉迷藏游戏》、《课间十分钟场景描写》也是如此。
  3、留心社会,学会体验生活。
  体验,是由自己亲身经历、感受和体味得来的生活经验,应当让学生懂得,在个人生活中蕴藏着一个取之不竭的作文题材的宝库。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自然就会生发出借助笔来表达的愿望。这些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极时将个人生活内容用条款式实用笔记文进行写作,成为作文毛坯。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有意将学生的视线从校内引向校外,引导学生不断走出校门,去寻找写作的“活水”。如,利用双休日和结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野外活动,带领学生走上田间地头,参观工厂车间,调查流经县城黄河的水质,考察文物古迹……通过系列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写作范围,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
  三、培养学生多阅读、勤思考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阅读对作文的重要性。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量作出明确规定,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要背诵的诗文不少于160篇(含课文),这一举措将为学生今后学习语文乃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在学生完成课内阅读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教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我经常以课文为范例,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教材中许多课文是名人名篇,有的是从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章,讲课时我把这些片断的前后内容给学生作简要介绍,激发起学生想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再把这本书介绍给学生,作为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课外书的任务。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吸收、积累的过程,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学觉中储存起来。具体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录好词、好句,为自己习作时能灵活运用。同时还提倡写读后感,对写得较好的同学和能灵活运用这些好词、好句的我都给予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爱读书、多读书,养成勤思考和多练笔的习惯。当学生作文时,他们就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生动、完美。
  四、培养学生多练习,多修改的习惯。
  俗话说:“熟能生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世上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不例外。写作训练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作文就难以达到一定的水平。写作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都要东拼西凑、生搬硬套。
  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叶圣陶老人曾一再强调:“学生养成了自己改作文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新的教学大纲也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我们一方面要向学生讲述古人锤字炼句的故事,讲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修改作文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反复修改,就能使他们的作文水平更上一层楼。那么到底应如何培养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呢?
  1、让学生认识到一篇好的习作不是一次成文的,而是经过了反复修改而成的,促使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习作。
  2、修改贵在新知,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逐字朗读、推敲,参照习作要求,认真思考,获得新知。
  3、重视对学生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鼓励用更新更好的语言表达。
  4、鼓励学生讨论,相互启发、相互提出修改建议。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可以逐步养成认真思考、修改自己习作的好习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生有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写作不但不是一种负担,而且还是他们的一种乐趣。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能绽放光彩,我们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妙笔佳作。
  作者简介:赵彦文(1982—),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文笔镇,小学教师,本科,河曲县黄河路小学,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承载了社会和家长的很高期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学校的广泛关注,时代的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对策,从而使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策  前言:大学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会面临很多新的问
期刊
【摘要】:英语教师在平时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而且要教会学生写作方法,要引导有术,激发有方,让学生多写多练,这样学生才会在考试的写作中游刃有余。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错误;改进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题是初中生学英语过程中的绊脚石,学生很难得高分,很多学生感觉此类题太难,在写作时,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动词形式用不对,还经常写错单词。因此,书面表达可
期刊
【摘要】:《史记》是第一部有意识写侠的著作,最早开始为侠士立传,在表现侠义精神上最具代表性。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来分析这种侠与侠义精神。  【关键词】:《史记》;侠;侠义精神  中国自古就有着浓厚的侠义崇拜意识,自春秋战国以来,侠义之气一直绵延不绝。侠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象征,侠义精神是民族生命意志的自然流露,人民群众对侠义精神有着很深的情感。  一、侠的总体特征  1.侠士普遍有着对平等的渴望,追
期刊
【摘要】:面对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自由观培育的困顿之势,重点在于重塑大学生自由观的理论系统,明确大学生自由观的理论来源和生成逻辑,厘清大学生自由观的基本内涵。找出困顿之因,是为了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能够针对性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落实对大学生自由观的培育及矫正。如此,本章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主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意义为依托,针对大学生自由观的误区与成因,探究大学生自由观的科学内涵与培育路径
期刊
【摘要】:受目的语文化主导的教学理念影响,当前英语写作教学“母语文化失语症”现象严重,教师对母语文化引入的不足使得学生写作时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较弱。本文从不同文体写作角度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输入进行了探索,旨在丰富写作素材,激发写作热情,从而真正实现双语文化发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英语写作;文体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
期刊
【摘要】:鄂伦春族音乐属于少数民族中最具特色的音乐之一,其中包含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本篇文章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特点来开展鄂伦春民歌教学,分析鄂伦春民歌创城的重要性和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让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重视鄂伦春民歌,让这种音乐永远流传下去。  【关键词】:鄂伦春民歌;地方性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一、鄂伦春民歌传承的重要性  音乐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自历史以来,音乐见证了民族文
期刊
【摘要】:克劳特—莫奈(1840——1926)法国印象画家,他是印象主义绘画运动的发起者、领导者和坚定不移的支持者。莫奈致力于大自然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莫奈善于运用了灵动的色彩来表现他的情感,巧妙丰富的色彩观念瞬间唤起人们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通过对其一生的艺术风格构成元素的探究,揭示其对现代艺术作出的贡献,以此说明对莫奈的历史价值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印象派;莫奈;光与色;特色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音乐教学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音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应当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挖掘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歌唱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教
期刊
【摘要】: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彝族传统建筑是彝族民俗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符号。凉山彝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失去了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感知。本文通过对彝族传统建筑文化中建筑民俗的文化内涵进行浅析,以凉山州美姑县四吉村为个例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四吉村传统建筑文化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让彝族传统建
期刊
【摘要】:平面构成是设计类学科中重要基础课组成的一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仅是动手操作,描绘图案。本文结合创新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并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出改革措施以及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新思维;抽象思维;课堂教学模式  一、传统平面构成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平面构成是由造型元素点、线、面,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组合与构建。相对于素描色彩的基础学科,它的形式更为直接,具有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