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思维的涟漪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q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上到底听什么?”当学生向老师这样质疑的时候,这意味着语文教学的失败,一堂真正的语文课绝不是学生单纯的听,更何况还不知所云呢?在素质教育切实地提出并逐渐以各种形式落实的时候,我们不妨探讨一下语文课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文字作为一种符号,是智慧和思维使它由单纯的符号升华为语言,语言作为智慧和思想的载体,也使学习语言的目的明确化了,即如何把个人的智慧和思想准确而形象地告知他人,这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如何接受他人的智慧和思想,从而完善和创新自己,这就要求有听和读的能力。
  语文教材的讲解可分为两部分:作者思想的讲解和语言形式的讲解,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如何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如何使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从而吸收并创新?教师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大家都比较重视启发式教学——设疑、提问、解惑,然而如何设疑又如何解惑呢?
  理清一篇文章的思路,就是探寻作者的思想,而一篇好文章恰恰体现着作者深刻的思想和高人一筹的智慧。思路教学是叶圣陶前辈所重视的,认为一篇文章“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是踏踏实实摸清楚”。然而如何把思路教学具体化呢?设疑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更主要的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设疑就是以问题的形式把这一过程反弹给学生,但是如何设疑?又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问题本身的价值
  首先,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问题过难学生受到压抑,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课堂压抑,适得其反;问题过易学生轻视,乏而无味。问题出得恰到好处,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让学生既能回答,然而不思考又别想答对。另外,同一堂课上的若干问题应难易结合,对应给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回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信心,积极思考,已达到用问题激活课堂的目的。例如:《山民》一文浅显易懂却哲理深刻,这就会出现懂了却未必深会的情况,不妨设置如下问题。从一个故事入手,
  在一个落后的山村,一个外来人问一个放羊娃:“孩子你为什么放羊?”孩子见外来人问他话,便兴奋地回答道:“娶老婆。”“娶老婆干啥?”“生儿子。”“生儿子干啥?”“放羊。”……
  ①大家笑了,在笑声过后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②诗中的他似乎要比这个放养的小孩和诗中的父辈们更清醒了,你是怎么看的?
  ③我们可否说从他开始意味着山民从落后走向进步?
  ④诗的题目是《山民》,诗中却只写了两个人物,以这两个落后的人物又怎么能够概括所有的山民呢?有人认为诗的题目不妥,你认为呢?
  整个课堂以问题推动,问题的设置紧扣全文,学生在思索中在笑声中体会作者的用意,文章深刻的哲理。
  其次,问题的推动作用,一堂课往往在若干个问题的贯穿中进行,这些问题应体现出作者的思维进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既连缀着文章,又推动整个授课的进程。例如《愚溪诗序》一课,就可以设如下几个问题进行:
  ①《愚溪诗序》是为《八愚诗》作的书序,一般用来陈述著作者的旨趣。本文对《八愚诗》作了哪些说明?“八愚”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以“愚”修饰?“愚溪”因何而愚?这一名字是谁命名的?
  ②愚溪和我是否真愚?从文中哪一部分可以看出?
  ③作者实赞却表面上自嘲,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④本文是为《八愚诗》作的书序,可题目为什么是《愚溪诗序》而不拟为《八愚诗序》?
  以上几个问题就是由浅入深,既连缀着文章,又推动着整个授课的进程,层层深入,浑然一体。
  (二)解惑,提出问题最终要解决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有疑到释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有问必答,也不能先让学生陷入困境而后揭出“谜底”,更不能隔岸观火,听任学生在迷宫里瞎碰乱撞。解惑同样需要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心理活动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心理学原理和高度的教育机智,审时度势,进行巧妙的激励、诱导、点拨,进而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
  首先,学生质疑问难或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多给鼓励性评价。哪怕所提问题微不足道,或者答案未必中的,也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或从问题的价值,或从提问的角度,或从思考的方法等方面加以肯定和鼓励。其次,教师解惑时的技巧性,学生向教师提问时,对教师往往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把问题反弹回去,不正面回应,而是推波助澜,进一步挑起矛盾,让学生的注意中心重新转向自己,思维变为活跃的动态。例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学生问:“‘小乔初嫁了’为什么不写成‘小乔出嫁了’?”我说:“那你比较一下这样两个句子‘他来了’和‘他刚来’有什么不同?”学生很容易得出了答案,这样教师不作直接的解答,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设疑、解惑教学中的情形是很复杂的。疑问的价值和难度,学生的心理和水平,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教学机智,点拨时机和突破口的选择,教学进程和目标的控制,等等,都是多变的因素。真正地把语文教学推进一个更高的进程,需要每一位教师切实的努力和实践。
其他文献
苏教版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第六专题有一篇钱钟书的散文《论快乐》。这篇课文语言的哲理性很强,思维也很开阔,理解有一定难度。我在备课时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最后我把重点放在整理课文思路和鉴赏语言片断上。钱老的语言简洁幽默,深刻睿智,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多有警句,那么在课堂上应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鉴赏语言呢?我除了让学生朗读、评点之外,还设计了一道仿写练习。  课文第十三段有这么一段话:“快乐在人生
期刊
情感是个体对客体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和预期所产生的一种体验,是情绪、感情和情操的综合反映。学生的情感是构成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总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独特的色彩,绘染出这段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生历程和生动画卷。教育之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所以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境,教育者的情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倾注真情    “
期刊
什么是线索?线索是把作品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  分析、研究、清理和掌握记叙文的线索,既是搞清结构、把握文章故事脉络的需要,也是掌握人物性格特点、挖掘作品主题思想、领会其审美意义的必要途径和手段。线索,是文章的纲,纲举则目张;线索,是衣服的领子,挈领则袖顺;线索又是一根主干,无论是直贯结局的顺序,还是枝蔓扶苏、旁逸斜出的穿插补充,它都把情节的绿叶与鲜果一一串连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有
期刊
爱情是人类社会普遍和永恒的内容,也是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咏唱赞美的主题。中国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之一舒婷,她在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致橡树》就是一首备受人们推崇的优美的爱情诗。诗人通过带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组合,大胆而热烈地表达了她作为新时期女性对爱情的理解和对理想爱情的不懈追求。以下就是笔者在解读舒婷《致橡树》时所领会到的种种不同爱情观,纯属个人的浅陋之见,或许有失偏颇。  舒婷在《致橡树》中对爱情作出了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文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政治寓意等诸说,面对扑朔迷离的诗歌意境和一大堆纷纭异说,一时不知如何理解,但细加琢磨,却在迷离中有踪迹可循。此诗约作于唐宣宗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经历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蒙眬,
期刊
在高考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应试心理意识的培养,以在高考中能得到满意的分数。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如钱梦龙老师的善导型教学风格,魏书生老师的民主型教学风格,于漪老师的情感型教学风格。或严谨,或轻快,或深奥,或灵动,或幽默,或踏实。因为个性和知识层面的不同,每个教师的课堂魅力也因人而异。在我看来,每个老师都是各种风格的综合体,但也总有个大体倾向,在这之中,我认为,做好一名
期刊
众所周知,作文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因而成为古今所有高级考试借以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更是决定高考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高考作文与平时的习作大有不同,它有紧张的临场氛围、严格的时间限制和规范化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书面语言能力,即完整的心理结构。虽然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良好的作文心理意识和应试技巧还是能帮助学生解决临场应试的许多具体问题
期刊
昆明旅交会召开前,市内街头出现这样一条引人注目的标语——“您昆明了吗?”,对于这条标语,争议颇多。有专家认为其“是一个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病句,表达意思不明确。”①而《春城晚报》就这句话在昆明街头作的一个随机采访却显示“大约5成以上市民表示能够理解”②。据笔者调查的资料显示,这类句式在目前报刊杂志上、网络空间里,甚至生活口语中却是频频露面的。比如:“今天,你动画城了吗?”“今天,你彩信了吗?”“你
期刊
现行中学教材选入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新课标背景下的古代诗词阅读鉴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志趣、品格、情操等方面的熏陶。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时,平仄对仗、锤词炼字、绘景状物、意象意境、言志抒情等思想艺术方面的分析鉴赏固然是重点,而修辞的品鉴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此浅谈常见的“叠字”这种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所谓叠字,就是把某些字重叠起来使用。严羽《沧浪诗话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容置疑地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了“师”的首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曾说过:“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可见高尚、正直的情操对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是学生全部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