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加法交换律》必须用“不完全归纳法”吗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片段:
  1.课始出示课题:运算律。
  师:对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你们有哪些问题想提?
  生:什么是运算律?学习运算律有什么用……
  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其实我们还可以想一想:我们准备怎样去寻找运算中的规律?
  生:从运算中找;从实际问题中列算式找……
  2.出示情景图,引出两个算式:28+17=45(人),17+28=45(人)。结合情景图分析算理相同后建立等式:28+17=17+28。要求学生再写出几组这样的等式。
  3.反馈学生列出的一些等式。
  师:你们怎么知道等号两边算式的和是相等的呢?
  生1:算出来的。
  生2:不用算,都是把两个相同的数加起来,只是顺序不同,结果是一样的……
  师:看来这里是藏着一些规律的,我们来仔细观察这些等式,谁来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概括: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4.用字母表示。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符合这样规律的等式是写不完的,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所有符合这个规律的等式都概括地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反馈各种方法(图形、字母、文字……)
  教师介绍通用的方法:a+b=b+a
  揭示: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运算律的一种——加法交换律。(板书课题)
  ……
  这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评课时,老师们特别欣赏课始的三个问题,认为这是引导学生体会认识新事物的方法,尤其是在全课结束时,又回到这三个问题上,学生说:我们是从生活问题中列出算式,然后经过观察、比较和思考,找到这些运算中的规律的。这反映出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这种体验远胜过知识的获取。
  在加法交换律的教学环节,老师们认为: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思考,基于加法意义的理解,明白了“和为什么不变”的道理,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在“变”(加数的位置)与“不变”(两个加数;和)中去探索、发现规律。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概括规律中,体会到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性,培养了符号感。
  但也有一些老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加法交换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所以在这里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掌握不完全归纳法。按照这些老师的思路,教学应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在建立等式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不是任意写两个数,都符合这个规律呢?
  (2)那么我们要多举一些例子,这其中既要有加数是不同位数的,如一位数、三位数乃至多位数;还要有一些特殊的例子,如其中一个加数为0的,两个加数相同的;
  (3)因为我们是无法穷尽所有符合“加法交换律”的等式的,所以在收集了大量的正例之后,还要让学生尝试去寻找不符合此规律的等式。当学生找不到这样的反例之后,方能作出结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其实在我试教之初,就有老师提出了要凸显不完全归纳法的建议,我也同意这些老师的意见:平日里我们在探索一个规律时,仅凭七八个例子(现象)是不能够下定论的,这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但是,最终我还是没有按照不完全归纳法的程序来教学,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情分析告诉我:学生从一年级上学期学习10以内加法时,就从“看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中总结了经验:无论是“左边+右边”还是“右边+左边”,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结果是相等的。到了二年级学习加法验算时,我们又反复告诉学生: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如果和与刚才相等,就说明计算正确,反之则说明有错误。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对于“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并不是基于课堂上所举出的那几个例子得出的,而是建立在第一学段大量加法计算的基础之上的,是有着丰富的感性材料作支撑的。
  2.站在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如此明显的事实,还要他们提出猜想: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和都不变呢?似乎是有些难为孩子们了。事实上,我也看到,但凡按这类思路教学的  课堂上,学生根本提不出这样的问题,于是,老师只能说:我有一个问题,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另外,即使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之下,找完正例找反例,按照四年级学生的认数范围(万以内的整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学生列举的数是没有本质差异的,无非在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里转圈圈。这样的尝试归纳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让学生经历建立猜想—提出方案—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体会“不完全归纳法”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笔者认为,不一定要在每一节探索规律的课中都照搬整套流程。如果是这一节课,学生完全可以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加法(一步计算)的意义——把两部分合起来,来理解“为什么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又何必走“形式主义”的路呢?
  因此,本节课在整体设计上,我让学生在看到课题时就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最后仍回到这三个问题,替代了以往的全课总结。这样做的目的即“教学不仅仅为了教知识,更要在引导学生面临一个新课题时,该如何去确定研究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我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七八个等式进行观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在“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归纳规律。
  在小学数学课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数学课变得有“数学味”,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努力追求的。但是,是否只要一涉及探索规律的教学,就必须经历猜想、验证等环节,必须使用不完全归纳法,这样才具有数学味了呢?笔者认为: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论教。应该根据学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切不可僵化教条地去走环节。
其他文献
“以学定教”就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做出教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学定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实践与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一、做好学情分析,找准教学起点  要把握教学的起点,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所谓“起点”就是按照课标的规定,按照教材的进度,在多
1.世界之旅日本时装品牌Sacai去年年初在巴黎开启的“Boniour Sacai”系列主题限时店于近日来到北京,登录SKP-S百货三层的StationS概念空问,以“NIHAO Sacai”之名,呈献多个品牌全新系列,及与Eragment Design、A.P.C、Canada Goose等品牌的特别合作系列。  2.闪耀时刻今年9月初,Yilan Jewelry登陆纽约地标式建筑纽约时代广场纳
近日读了《中国教师报》第398期刊登的《开学,你排座位了吗?》一文后,颇有感想。文章认为:随着社会对学校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也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学生的座位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近些年来,社会上不断出现“订座”电话、“买座费”等不良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了正确对待学生座位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座位也逐渐成为学校和教师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给学生排座位,本是班
一、确定研究个案  他,眉清目秀,给人的印象纯真可爱。这是班上一个长得挺俊的学生给我的最初印象。可随着语文教学的开始,这种印象完全不复存在。他上课很少关注老师的教学,常常整节课自顾自地在课桌里玩一些小玩意儿。作业速度极其缓慢,一节课写不了几个字,每一次几乎不能完成,回家作业需要家长全程陪同,到很晚才能勉强完成,家长苦不堪言。考试也常常写不完,也常常不及格。因此,老师对他的判断是,这个学生不要好,学
红唇,作为美丽的标志之一,永远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红唇,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女性接纳了自己的美,悦纳自我,不仅让形象迷人,更高调彰显着女性独特的气质。因此,美人们的红唇形象也经久不衰地在银幕上流转,成为一代又一代的美丽传说,演绎着红色的不同可能。优雅矜贵  缎光的红色与美式复古的优雅完美融合,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饱和度的美式复古美学体系下,每天只以妆后形象示人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同样偏爱这一抹
写景类文本主要是指写景状物类散文。这类散文把自然山水、人文景观、民俗风貌当做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从而实现唤醒审美感悟、传递作者情意、体察生活美好的散文。这里的景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虚拟景物、人造境不同,写的是真景真物,真社会,真自然。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写景状物类文本占有相当多的篇目,而且每篇课文在它所在的年级和单元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何上好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界牌经济的飞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我镇共有学生近2800人,其中外来民工子女约占全镇学生总数的70%。目前,中心校38个班级共有学生1900余名,大成桥小学发展到12个班,500多名学生,立新小学6个班有330名学生。饱和的生源一方面造成了村小硬件严重不达标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两所村小100%的外来生源,60%以上的代课教师,给学校的内涵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尤
众所周知,在小学数学众多的课程设置中,“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师生一起参与数学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它常常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之后,用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提升的,既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而生本课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的理念,就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笔者曾经接手过一个班级,起初,学生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班级管理困难。我将阅读作为突破口,选择了《童年·成长》这一主题,推荐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真可谓是“一本书改变一个班级”!学生的阅读水平越来越高。课外阅读是能够走进学生心灵的“人”,能够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发展个性。笔者认为,它是润物
《有余数的除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要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并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初步感知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一、突破思维定式,引出有余数除法  1.利用已有经验平均分  老师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