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两道习题的联动“自探互研”式教学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ong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中有一些典范性的习题,它们或者是重要的结论,或者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是某个一般数学命题的具体形式,以它们为起点进行变更、转化、引深、拓展、延伸,能充分挖掘出此类习题丰富的内涵,而以“学生课外自主探索、师生课内合作研讨”为主要特征的“自探互研”式的教学 There are some typical exercises in the textbooks. They are either important conclusions or embody a certain mathematical thinking method or a specific form of a general mathematical proposition. They are us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change, transformation, introduction,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Can fully dig out the rich connotations of such exercises, and the “self-exploration and mutual research” teaching is the main feature of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Autonomous Exploration, Teacher-student Co-curricular Cooperation Seminar”.
其他文献
1 问题提出rn某市高三年级“二诊”理科数学第22题:rn已知函数f(x)=ln(2+3x)-3/2x2.rn
文[1]中罗南星老师证明了一个“定理”,再举例说明了“定理”的应用.但罗老师给出的“定理”及证明却存在缺陷.为叙述方便,先将原“定理”及证明抄录如下:
权威的美国《科学》周刊评出2006年十大科技突破,位列榜首的是:最终解决了有关三维空间抽象形状的庞加莱猜想(《参考消息》,2006年12月23日报导)黎曼假设、庞加莱猜想、霍奇
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的研究,总结区域上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矿化蚀变等特征,归纳矿区找矿标志,不但提高了研究水平,而且
学生们的思维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备课中,我们强调“备学生”是很有道理的,但无论我们准备得多么充分,在数学课堂上,总有师生的思维不“合拍”的情形,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
期刊
铁矿湾硝酸盐矿床自从发现以来,研究较少。本文根据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总结了铁矿湾盐湖硝酸钾盐的形成环境、物质成分和沉积特征,探讨了硝酸钾盐的形成演化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