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追寻生命的成长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x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顺应学生的天性是成长的基石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好说、好问、好动、好模仿、好表现。因此,小孩就比大人活泼、可爱。如果希望他们和大人一样,在课堂上规矩、端坐、肃静,似乎不太可能。如果硬要这样,那就是在“束缚人、折磨人、摧残人。”孩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了解了孩子的天性,关注了孩子的感情,就能游刃有余地利用教学资源,生动地开展教学。
  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我让同学们自由朗读,去感受燕子的活泼机灵。正当大家读得起劲儿的时候,响起了“唧”的一声燕子叫。这一声即清脆又响亮,惊得大家一齐静下来,都瞧着正在挠头发,吐舌头的许彬。大家想笑又不敢笑,都在等着我训许彬呢!我正想板起面孔,转念又想:这一声不是很形象嘛!这让文字变成了声音,何不“将计就计”?我便微笑着说道:许彬读得很投入呀!他已经变成了一只燕子啦!那么燕子是怎样飞行的呢?谁来表演一下?这时很多小手举了起来。然后,我们班又飞来很多只小燕子:有的横掠湖面,有的翱翔蓝天,有的停歇在电线上……文字又变成了形象。就是许彬犯的一个“小错误”,让课堂里充满了学生智慧的灵光。
  二、贴近现实生活是成长的动力
  小学生通常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去解读课文、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自然的、生活的、形象的,这样才易于被他们理解、掌握、运用。如果他们学习的知识像空中楼阁,脱离实际,高高在上,谁还有兴趣、有信心去学习呢?更别谈用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其实知识真的有这个魔力的,就看教师这个魔法师如何用魔力棒点化、引导孩子们了。
  教材中口语交际的编排就很好。有的是学会赞美,有的是学会安慰,有的是学会倾诉,有的是学会请教……这些都是和孩子们的生活、成长息息相关的话题呀!他们能帮助孩子,能指导孩子,甚至改变孩子的生活。
  三、创建绿色课堂是对成长的呵护
  在大自然中,我们倡导绿化祖国,保护环境。在教学中,我们也倡导绿色课堂,保护的是孩子们那一颗颗稚嫩的童心。所谓“绿色课堂”,即课堂中的气氛是和谐活泼的、民主平等的、自然宽松的。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成为一个自信的、自尊的、自由的人。
  在学习“蚯蚓”一文时我问大家,蚯蚓为何要从泥土里穿出来?学生想了想,便纷纷举起了小手。一位学生说道:“这样能使土壤变松、变肥。”待他说完“标准答案”,我便想往下讲。只见还有很多只小手立在课堂上,我就好奇了,难道蚯蚓还有其他作用?我又期待地倾听着。
  “刚刚下了一场雨,他想出来看看彩虹姐姐。听妈妈讲,彩虹姐姐穿了一件世上最漂亮的衣裳。”
  “他大概和邻居鼹鼠吵架了,怪他偷吃庄稼,出来散散心的吧!”
  “他听说太阳花长得瘦弱,准备去她家,给她松松土,施施肥呢!”
  ……
  如果我在听到标准答案后,就戛然而止,哪能听到如许生动精彩的答案?你又能说孰对孰错呢?这里,既有科学知识的获得,又有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望,更多的是让我领略到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想象世界。在绿色课堂上,播下绿色的希望,定会给你带来金色的喜悦。
  四、拓展课堂的空间是成长的乐园
  孩子们的成长不只体现在课堂上,还渗透到自然、社会、生活的各个细节,各个场景,各个活动中,所以说,拓展课堂的空间,将课堂搬到生活中,搬到自然中,搬到社会中,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堂中,必然会促使学生多思维、多考察、多体验、多积累,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
  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文艺表演中讲个故事,演个课本剧,当回小主持,向自我挑战,并享受着挑战后带来的欢乐,总结着参与中的不足;多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多走进书店、图书馆,在这里,可以全凭自己的喜好,自主地,自由地,自发地,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目的地徜徉于书海,此时的阅读是最惬意的、最幸福的;多走向大自然,闻闻花香,听听鸟语,种一棵小树,将自己的足迹留在田野山林中,你的一举一动不就书写了一首动人的小诗……
  只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语文实践,就能将语文生活化,将生活诗意化,让学生充满灵性地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当基础底面作用有很大弯矩时,可使用带锚件的基础,借助锚件形成的反作用弯矩,减小外力产生的弯矩,从而达到减小基础尺寸、控制基础倾斜度的目的。通过现场实验得出有关锚桩基础的
【正】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教师觉得作文难教。在这里且将我从教以来对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以引起大家对作文教学的关注和
【正】 一、引言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而作为地理实体的标志和符号的地名的命名,则是有着一定含义的。在我国古代基本上是遵循下面两个
目的 探讨TNF—α对体外SD大鼠胰岛β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胰岛细胞经胶原酶P消化,Ficoll400纯化后,在37℃,5%CO2,RPMI1640培养剂培养7d,铺成单层,用不同浓度TNF
一、前言在本质上,法律属于一种国家意志,是一种意志的具体化形式,在同一个国家中人民都需要遵守一样的法律制度。而相应的道德是属于人们的一种思想意志,人们的观点不同,生
目的探讨甲醛对体外培养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模型,将8.5d龄昆明种小鼠胚胎移入含甲醛的即刻离心血清中培养48h,甲醛终浓度为0.000、0.726、7.260、72.600
【正】兴趣是人类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通过我近二
对于英語中考第三轮复习,部分教师存在认识误区。他们认为三轮复习意义不大;对于班级学情、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复习过程中无有效方法,对三轮复习阶段的习题无甄别,缺乏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训练,使学生置身于题海之中。为帮助教师走出误区,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分析该问题,并给出相应一些对策。  一、第三轮复习存在的误区  中考英语复习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主要任务是梳理教材,第二轮是将语法分模块进行
目的探求一种新的推断死后间隔时间(PMI)的方法。方法利用生物发光法检测两组温度(5-10℃,30-35℃)大鼠死后0-24h内不同时间点大腿骨骼肌组织中平均ATP含量。结果两组温度下平
【正】 由黑龙江省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黑龙江平头鸭咀恐龙》、《黑龙江蝶类》、《馆藏历代货币》三个展览,于八月一日在沈阳故宫正式展出。恐龙属于中生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