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n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园设置相关的种植课程,也是为了利用身边的植物帮助儿童形成相应的意识,让幼儿在亲自观察植物的生产状态中,了解相关的植物种植的知识,学会相应的种植方法,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快乐,此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幼儿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一、幼儿园设置农作物种植课程的目的
  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相对于更高年级需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的阶段来说,幼儿园这个阶段更加注重实践,帮助幼儿开启他们的初步学习。幼儿的本身的理解能力比较弱,只是抽象地进行描述是无法让幼儿学会相关课程知识的,因此,要用实践对有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种植课程在幼儿园的开设,其本身就是教育价值大于教育功能的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在于能够让幼儿学会多少专业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幼儿在亲自照料植物的同时能够对身边存在的事物有一种基本的感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在收获中获得快乐。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幼儿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的不同而出现一些学习进度的差异,所以课程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功能
  (一)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幼儿园相应的种植区域内,有许多种不同的植物,例如蔬菜、瓜果等,要想将种植课程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得到认同并得到大量普及,就必须让幼儿园随处可见各种植物,让幼儿每天能够看到幼儿园中存在的这些植物是怎样神奇地长起来,怎样结出果实的;我们还经常带领幼儿去种植园中开展观察活动,在种植园中,我们会将每种植物贴上相应的标签,标明植物的种类、名称和习性,让幼儿在熟悉了植物的属性后充当种植园的小主人,让他们亲自体验照料管理植物,让他们带着好奇的眼睛去观察茄子花是怎样结出茄子供人类享用的,牵牛花是怎样攀藤附蔓地向上生长,开出耀眼的花的。在种植园中,每一个幼儿都能充分体验到植物生长的欣喜与快乐,让幼儿园里的种植园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幼儿在此之中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到同样生长旺盛的生命力是怎样成为各自的心灵支柱,通过观察照料植物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的眼睛,丰富他们的情感,永远积极向上的成长。
  (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中设置一个专业规范的种植园,既能美化幼儿园的环境,提高绿化率,陶冶幼儿的性情好情操,又能让幼儿积极参与种植园中的各种和植物有关的活动,通过亲自照料植物,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和动手能力以及遇到问题能够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因此,幼儿园农作物种植课程的开设,既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幼儿多种能力的一种途径。
  三、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结合栽种,开发种植课程
  种植课程的重点应在于实践。因此,教师要在园内设置专门的实践区域,在教师的带领下,帮助幼儿学会观察区域内各种植物的生长状态,并且简单总结出这些植物的生长规律。这样,在让幼儿简单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和生长规律的同时,进一步感知植物生长的神奇,进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观察植物的時候,要注意各种植物的生长的季节性。由于各种植物的生长的季节不同,体现的生长状态也就不同。教师可挑选生长季节性差异较大的植物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还要根据幼儿所处的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观察对象。例如小班和中班、大班比起来,个子比较矮小,理解能力也比较弱,所以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应选择比较低矮,生长规律比较简单的植物。专门的区域设置为种植特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结合游戏,延伸种植课程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爱闹是他们的天性,他们通过玩乐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初步的感知。因此,在种植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课程的趣味性,也就是说,要在学习的时候增加一些辅助性的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开展种植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幼儿园的种植资源,开展多种有关种植的游戏。例如,利用种植园中有的特色蔬菜,来开展相应的比赛,例如装扮南瓜,给南瓜用其他的植物进行装饰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用南瓜壳装水比赛看谁先到终点,培养幼儿的体力。这样,既能够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还能够初步培养相应的意识和技能。
  深化幼儿对于各种植物的感知,在课程的体验过程中让他们了解到各种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从而感到喜悦,并且根据自己的了解和经验亲自对植物进行照料管理,能够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在此过程中,幼儿不断改进自己的方式,让植物得到更好的生长,幼儿园的种植课程资源,因此而富有特色,充满快乐,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其他文献
以V2O5粉末为原料,采用熔融-溶胶及冷冻干燥法制备钒氧前驱体,经氢还原处理制备纳米VO2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对纳米VO2粉末的理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跟不上现代的教学模式,知识的更新速度与时代的发展无不凸显当下教学改革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无疑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科,它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加强学生对各学科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明显改善,人们的思维也产生了巨大变化
结合国内铝电解基础设备20kg连续铸造机组接收机构电气控制特点及现场生产实际情况对20kg连续铸造机接收机构各部位动作协调的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计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的学科知识积累、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等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小学
自我管理,是社会情绪学习核心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班幼儿面临幼小衔接即将入学的准备,这是他们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他们进入小学后,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处理。有研究曾
小学英语学科的语篇部分主要是对话内容,它紧紧围绕日常生活交流活动而展开的语言表述,是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朗读,在朗读中让学生习得基本语法和句式,也能从中建立英语语感。为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要创新教学素材、采用更多的策略、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英语语篇朗读,以便让学生们对于语篇的学习更有深度。  英语朗读应该贯穿于各个教学活
小学数学“长作业”是基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充分经历探索、实践、拓展数学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花较长时间完成的作业。六年级数学“长作业”更加注重建构模型思想,关注知识之间的联通,有利于促进学生模型思想的初步形成,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六年级学生的应用意识。以下笔者将从实践型、探究型、拓展型的作业设计和实施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一、指向能力发展的实践型作业
自主学习是一种贯穿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手段,是新课改下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小学时期要注重开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发展能力。因此,
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PBDEs)209个分子进行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基础上进行了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PBDEs的色谱保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一种工具,自然成为现代小学教育教学的重点。在新课改实施的背景下,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提高,